-
1 # 峰峰說史
-
2 # 風吹下的洛夜
唐朝官銜制度:
一、正一品
唐朝正一品銜一般授予,三公(司空,司徒,太尉),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以及天策上將(唐朝只有李世民一人擔任)。
二、從一品
從一品銜授予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三、正二品
尚書令(李世民之後一直空置)、大行臺尚書令。
四、從二品
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護(此三地皆是皇家居住處,因此一般由地位顯貴之人擔任)。
5、正三品
中書令、侍中、六部尚書、皇城十六衛大將軍、太子賓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護。
由上面可見,一二品官銜主要是榮譽的象徵,或者皇親國戚之人擔任,所以正三品在唐朝已經是很高的官銜了。
唐朝繼承的是隋朝的體制,一直沿用三省六部制。
三省指的是:中書省(負責起草詔書)、門下省(負責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三省最高長官就是宰相。在三省制中,皇權被相權分解,造成虛君實相現象。
為了加強皇權,限制相權。唐朝規定宰相可以從正一品到正五品之間選擇,並加相應的頭銜,才能行使宰相權利。頭銜即同中書門下三品(武則天時稱:同鳳閣鸞臺三品),該頭銜一般是尚書出任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則天時稱:同鳳閣鸞臺平章事),該頭銜一般是由侍郎出任宰相。
當時狄仁傑官職是鸞臺侍郎(門下省侍郎),頭銜是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以侍郎之職,行使宰相之權。
-
3 # 初柒丶
狄仁傑一生前後總共做了差不多四年的宰相,是執掌要務之人,雖然只是正三品官員,但是為宰相,但實際上在狄仁傑任內史的時候他已經是位極人臣了,加上武則天時期一品二品基本上形同虛設,有名無實,狄仁傑也算得上位高權重的人了,也不枉費他的一生才華和一世清廉為國為民。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看過電視劇《神斷狄仁傑》的人想必印象最深的都不是具體斷案的劇情,而是狄仁傑那些五花八門的頭銜。什麼內史、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等等等等。
電視劇中狄仁傑的這些頭銜到底是個什麼官?就以前面說到的內史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例,內史到底是什麼?司馬遷幹過的太史令?非也非也!所謂內史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中書令。說到這裡想必大部分人都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內史其實就是唐王朝中書省的主官中書令,宰相之一。隋唐不同時期對中書省和中書令的稱呼也有所不同,中書省有時也叫內史省,中書令則叫內史。僅僅是稱呼上的差異而已,二者並沒有本質區別。
所謂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和內史的情況差不多,其實它就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另一種稱呼,是武則天時期搞出來的新名詞。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一個官職,那就是同中書門下三品。唐高宗在位期間規定,原官職為四品以下而知政事者用加“平章事”銜的名義,於是在同中書門下三品之外又多出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眾多頭銜的統一稱呼——宰相前面提到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頭銜,搞得人暈頭轉向。其實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稱呼,那就是宰相!唐王朝出於權力平衡的需要,實行分權的群相制,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的主官皆為宰相,中書省的主官就是前面說到的中書令(內史)、門下省的主官叫侍中。
唐王朝的尚書省比較特殊,其主官原本應該是尚書令,但是因為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出任過這一職務,所以武德之後便一直虛置,除個別皇太子兼任過尚書令之外,尚書省一直以左右僕射為事實主官,左僕射為尊、右僕射次之。
唐太宗即位之後,為了進一步對宰相進行分權,在三省主官之外有增加了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個職務。為什麼叫同中書門下三品呢?因為中書令和侍中是三品!其實,這個職務就是“和中書令、侍中平級”的意思,說白了就是用來跟中書令、侍中分權的!後來又出現了為更低級別官員進入中樞系統而準備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總之,就是從中書令、侍中碗裡挖出幾塊分給其他人……
為什麼宰相只有三品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宰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必須是“一品大官”!可為什麼唐王朝的宰相只有三品呢?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準確,唐王朝也有超過三品的宰相,如尚書令、尚書左右僕射都是二品,一個正二品、一個從二品。但是,整個唐王朝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品的宰相!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唐王朝宰相的權力很大,門下省甚至有權駁回皇帝的旨意!所以,為了防止相權過重倒逼皇權,唐王朝選擇了對宰相進行分權、實行群相制。同時,人為地壓低了宰相的級別。任你來頭再大的宰相,最高也高不過二品,絕大部分只是三品……
不過,唐王朝依然還是有一品存在的,而且正一品、從一品齊全!那麼,到底誰才有資格擔任一品高官呢?其實,還是那些人……只不過一品、二品的官職大多都是勳官虛職,通俗點講就是位高權輕,主要是用來給大臣提高待遇的虛銜!如三師、三孤等。值得一提的是,唐王朝的國公也是一品(從一品)。換言之,如房玄齡、杜如晦這些二品、三品的宰相,其實其國公本身的品級遠高於所擔任的宰相。但是,宰相本身的品級不變,那些三師、三孤,包括國公爵位不過就是一張“飯票”而已……
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搞明白沒有?為什麼狄仁傑位居宰相卻只是一個三品官?因為唐王朝的三品和清王朝按察使的那個三品根本不是一回事,唐王朝的一品、二品大多是一些勳官、虛銜而已……所以,彼時的人寧可擔任三品的宰相,也不願意掛個一品太師的虛銜!你懂的。當然,當宰相的這個人未必就是三品,他或許還有更高的品級。如唐太宗擔任尚書令時,雖然尚書令職務是正二品,可秦王、天策上將在彼時卻是實打實的正一品!
-
5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在唐朝一般人取得的最高官銜也就是一品,唐朝和明清不同,王爺是一品,而不是超品。二品官有尚書令和特進,尚書令李世民當過,所以唐朝的尚書省從來就不設這個官職,一般設定為尚書左僕射和尚書右左僕射。特進是給退休老臣的榮譽官銜,只有這個官職的人可以在10天或5天內內上朝充當特別顧問,李靖晚年幹過這個。三品宰相在唐朝很正常唐朝產生兩品和一品宰相時,恰恰是唐朝進入藩鎮割據時代的事情。
回覆列表
其實這並不是狄仁傑的問題,而是唐朝的官階制度相當複雜,這主要是因為唐朝皇帝為了確保皇權的獨立與至高無上,對於官員們的權力實行了嚴格的分割。
秦漢時期的丞相權力非常大,有的甚至能夠與其他大臣合謀廢立天子,唐朝皇帝有鑑於此,就將原本的相權分割,所以唐朝會出現同時間有多位宰相的現象,最開始是以正三品的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右僕射為宰相,但是從唐太宗李世民時開始,這些職位就漸漸成為虛銜。李世民喜歡用擔任其他職位的官員來履行相職,並且專門給其一個“同中書門下三品”的頭銜,所謂“同”就是與宰相職權相當的意思,後來狄仁傑也正是擔任了這個權位而成為宰相。至於為何宰相的官職也只是三品,主要也是因為他們的權力已經分割開來了,彼此之間互相合作也互相制約。所以號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都只是三品,那麼唐朝有沒有一二品的官職呢?那自然也是有的,不過在開國功臣之外,就主要是一些皇親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