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杳杳無歸期
-
2 # 文體知道分子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辯證的看待,首先要要確定兩個問題,第一穩定可持續指的是時間概念還是什麼,若以時間概念來講,就以100年為標準來說,第二,統治長城內外是指什麼區域的問題,筆者就簡單以秦,漢,明三代長城界限論述。
首先,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漢人王朝的一個重點國策就是以農耕為本,這與北方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立國基礎本來就存在衝突。所以長城才會應景的出現,長城也才有了它基本的作用,防禦。漢人王朝大多都是開始時強大,後期逐漸腐敗化,堆長城的邊塞區域逐漸失去控制,再加上朝代不斷更替,因而統治不能持續。
其次,長城區域本來就是邊關,本來就是戰爭區域,是兩種文化和生活方式衝突的區域,也是首當其衝的變革之地,比如漢代的玉門關,陽關地區,比如明代山海關,大同地區,都是主要戰場,因而要想在戰鬥地區求穩定,還是不太容易的。
第三,漢人王朝與遊牧民族戰爭的劣勢。這種劣勢倒不是謀略等方面的劣勢,而是在戰爭形式,生活方式上的劣勢,遊牧民族天生生活在馬背,弓馬嫻熟,騎兵軍團威脅巨大,天生扮演進攻角色,而漢人王朝則大多依靠長城堅守,想找人打仗又無處可尋。即便像漢武帝時期有那麼強大的國力,軍力,也是終其一生都沒有完全消滅對手。
綜合以上,長城內外作為兩種文化衝突的主戰場。本身就決定了其不穩定性,再加上漢人王朝的更迭,政權的腐化,逐漸失去對長城內外區域長久的控制權也就不足為奇了。
-
3 # 品點歷史
在中國的地理學上,有一條四百毫米降雨線,大致與長城走向吻合。以四百毫米降雨線為準,以外是草原植被,以內是森林植被,分別對應的是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那麼漢人王朝沒什麼始終沒有對長城外建立過直接有效的統治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難以取得軍事優勢
我這裡所說的軍事優勢,不單單是指軍隊的戰鬥力,還包括和遊牧民族軍事力量長期的戰略拉鋸。事實上,一個處於上升期的統一的中原王朝,很容易打敗遊牧民族的軍隊。漢,唐,明這個純漢人王朝都證明了這一點。但是,由於遊牧民族強大的機動性,使得他們很容易在戰敗後逃脫,從而免受毀滅性打擊。像中原王朝更迭中,出現的一戰問鼎天下的現象,在遊牧民族中很少出現。漢朝雖然在衛青,霍去病等傑出將領的指揮下,主動出擊,深入草原尋找匈奴主力決戰,而且也取的很大戰果,但始終未能徹底解決匈奴問題。唐朝,在對周邊突厥,吐谷渾等民族軍事上佔優勢時,也僅僅是對他們實行羈糜政策,並沒有直接統治。而明朝,雖然太祖,成祖對殘留的蒙古勢力主動出擊,但也僅僅是將他們擊退到長城一線,之後,不得不依靠九邊防禦體系來維持大明的安危。
二統治成本過高
農耕文明的土地產出,遠遠要大於草原文明,這就使得,在草原上,中原王朝很難長期保持軍事力量的存在,說白了,就是在草原上駐軍不划算。草原上的稅收,遠遠填補不了駐軍的開支,只能依靠中央從內地調撥糧秣。這對於鼎盛時期的王朝而言,還具有可行性。比如,漢朝,唐朝在強盛時期,長期在帝國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設立都護府,維持大規模的駐軍。但是,一但衰落,甚至出現衰落跡象,首先裁撤的,肯定是在外的駐軍。中央王朝的駐軍一走,各個少數民族的勢力勢必要填補進來,結果多年辛苦又打水漂了。
三文化輸出困難
其實,以上兩個原因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文化。以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文化就被歷代王朝奉為圭臬。儒家文化和農耕文明是相輔相成的,農耕文明是滋生儒家文化的溫床,而儒家文化也為農耕文明提供了更牢固的思想體系。比如,耕讀傳家的理念,千百年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中原王朝底層穩定的基石。但是,由於草原文明與農業文明固有的區別,使得生活於草原的遊牧民族好難接受儒家文化,或者說草原上根本就沒有儒家文化滋生的基礎。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而惡劣的生存環境,使他們養成了崇尚力量,鄙視弱小的文化氛圍,這於儒家中提倡的仁,是格格不入的。還有很多類似的,不一一列舉。
總結:
歷史上,漢人王朝沒有持續的,穩定的統治長城以外,原因一是好難徹底殲滅遊牧民族的抵抗力量,二是統治成本過高。第三,也是最本質的原因,因為文化的差異性,儒家文明很難都草原文明形成向心力,也就不能將他們同化。
回覆列表
最直接的原因——長城外的草原不適合耕種!大漢人民只對能夠種地的土地感興趣,因此諸夏花了千年時間,征服了東亞幾乎所有適合耕種的土地,東至東海,西到西域,南及嶺南,北到草原。其實我覺得如果不是喜馬拉雅這個傻大個攔著,中國很可能早就進入並且征服印度地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