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釋義: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勸酒,吟誦《明月》中“窈窕”這一章。不一會兒,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在鬥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
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水光連著天際。放縱一片葦葉似的小船隨意漂浮,越過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風凌空而行,並不知道到哪裡才會停棲,飄飄搖搖好像要離開塵世飄飛而起,羽化成仙進入仙境。
擴充套件資料:
蘇東坡的《赤壁賦》分前後兩篇,兩篇文章透過同—地點(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飲酒),同—題材(江水高山清風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時令季節,描繪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發了不同的情趣,表達了不同的主題。
前賦主要是講述人生哲理與情感態度的轉變,後賦卻是以敘事寫景和欲超然而不得為主;前賦描寫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後賦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時間為孟冬;兩篇文章均以"賦"這種遊記散文的文體,一樣的赤壁景色,境界卻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詩情畫。
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後賦卻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節的山水特徵,在蘇軾筆下都得到了生動、逼真的反映,都給人以壯闊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前賦以敘事佈局全篇,其詳與略、顯與隱、斷與連、抑與揚的處理,具有詩的結構。詳略性體現在略寫了自己被貶黃州時政治上的失意,行動上的不自由以及生活的困苦,但詳寫了黃州的山水,而後在客的對話中觸景生情地傾吐了自己對前輩英雄(曹孟德)的欽慕,同時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業的壯志。
顯隱性則體現在 隱藏了憂鬱苦悶的心情,但顯現了豁達淡然的人生態度以及;斷連性主要是句式,它是駢散文交雜,長短錯落,從而達到敘事上的詩興與斷連;抑揚的敘事性則是體現在殘酷的政治鬥爭面前,蘇東坡抑於自己的苦悶、鬱郁不得志以及沉重的精神壓力之下。
但東坡內心有著深刻的感發,他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紛憂與虛無,但卻不僅僅是“入乎其內”地感嘆人類的滄桑,東坡先生揚就揚在善於“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脫”的曠達。
前賦以寫景構成意境,其開頭的寧靜之景、詩歌的悠遠之景、幽思的沉鬱之景、說理的清曠之景,具有詩的意象。本篇意象連貫,結構嚴謹,景物的連貫在於開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物化。
“扣舷而歌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產生;最後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景物的反覆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複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完美統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釋義: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勸酒,吟誦《明月》中“窈窕”這一章。不一會兒,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在鬥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
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水光連著天際。放縱一片葦葉似的小船隨意漂浮,越過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風凌空而行,並不知道到哪裡才會停棲,飄飄搖搖好像要離開塵世飄飛而起,羽化成仙進入仙境。
擴充套件資料:
蘇東坡的《赤壁賦》分前後兩篇,兩篇文章透過同—地點(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飲酒),同—題材(江水高山清風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時令季節,描繪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發了不同的情趣,表達了不同的主題。
前賦主要是講述人生哲理與情感態度的轉變,後賦卻是以敘事寫景和欲超然而不得為主;前賦描寫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後賦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時間為孟冬;兩篇文章均以"賦"這種遊記散文的文體,一樣的赤壁景色,境界卻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詩情畫。
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後賦卻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節的山水特徵,在蘇軾筆下都得到了生動、逼真的反映,都給人以壯闊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前賦以敘事佈局全篇,其詳與略、顯與隱、斷與連、抑與揚的處理,具有詩的結構。詳略性體現在略寫了自己被貶黃州時政治上的失意,行動上的不自由以及生活的困苦,但詳寫了黃州的山水,而後在客的對話中觸景生情地傾吐了自己對前輩英雄(曹孟德)的欽慕,同時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業的壯志。
顯隱性則體現在 隱藏了憂鬱苦悶的心情,但顯現了豁達淡然的人生態度以及;斷連性主要是句式,它是駢散文交雜,長短錯落,從而達到敘事上的詩興與斷連;抑揚的敘事性則是體現在殘酷的政治鬥爭面前,蘇東坡抑於自己的苦悶、鬱郁不得志以及沉重的精神壓力之下。
但東坡內心有著深刻的感發,他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紛憂與虛無,但卻不僅僅是“入乎其內”地感嘆人類的滄桑,東坡先生揚就揚在善於“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脫”的曠達。
前賦以寫景構成意境,其開頭的寧靜之景、詩歌的悠遠之景、幽思的沉鬱之景、說理的清曠之景,具有詩的意象。本篇意象連貫,結構嚴謹,景物的連貫在於開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物化。
“扣舷而歌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產生;最後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景物的反覆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複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完美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