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霞vlog

    有改變就是對我們越來越體貼,越來越擔心我們的生活,一天一個電話,問你在幹嘛呢,吃飯了嗎?孩子聽話不,學習怎麼樣,夫妻關係還好吧!不要吵架哦,要負相擔待點,還要剋制自己的脾氣,這樣婚姻才會長久,缺什麼跟大人講,我們會盡量幫忙的。

    相反我們自己恨不得個把月才想起給父母打個電話,即使打電話大人多囉嗦幾句,你就不耐煩了,哎呀媽呀,你們好煩人哦,我知道了,刷的一下掛到了電話,等時間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過,不知不覺他們都老了,有的父母甚至去世了,這時你才想起對不起爸爸媽媽,不管多忙我都會給你們打電話,即使你在囉嗦我也覺得好聽,甚至都聽不夠。

    假如時間能夠到流,我一定多回家看看爸爸媽媽,跟你們談談心,撒撒嬌,可是我在也沒機會了,我媽媽去年去世了他才56歲,天都不知道他還這麼年輕,我們從來就沒有網這方面想過,對不起我的媽媽,望您在另一個地方無病無災,我會抽出時間回去看望爸爸,或許把他您接下城來玩,

  • 2 # 弛哥說

    父母在我婚後對待我的態度有很大變化,當然不只是主觀態度上的,還有客觀環境的變化。

    主觀態度方面

    我是標準的“獨生子女”,父母生我時趕上了計劃生育,從小雖然不算嬌生慣養,但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小太陽”,家裡全都是以我為中心。

    與此同時,不缺吃不缺穿,需要錢就和父母伸手要,這個習慣養成了我成年以後的致命弱點:不懂得儲蓄和理財的重要性。

    上學時,直到高中畢業都沒有自己管理過錢,全是“遇事伸手要”。甚至到新疆部隊服役期間也都是一樣,津貼不夠花就每月定期父母匯款給我,甚至當時的手機都是父母匯款給我買的(當時絕對是“奢侈品”)。後來日本留學,學費生活費都是跟從前一樣,由父母透過匯款進行支付。

    婚前父母在經濟方面對待我的態度是“事前管理”,而婚後轉變成“事後補救”方式,這就是父母在婚後對我態度的最大轉變。

    婚前,父母總是在月底或者看到我有困難的時候問我“錢不過花了吧?需要多少?”,而婚後卻都是我找到他們說錢不夠花,能不能“支援”點。

    客觀環境方面

    母親身體不好,在我回國的第二年到北京協和醫院做的小腸囊腫的切除術,當時因為有出血點需要輸血,且不能乘飛機,高鐵還沒有開通,所以只能乘坐53次列車進京。長時間的輸血對母親的肝臟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所以到2013年初就出現了肝功能完全喪失的症狀,最後清明節後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做的肝臟移植術。

    這兩次手術費用高達近100萬,術後還要終生服用“抗排斥藥物”(醫保改革前每月需要小一萬的藥費),所以整個家庭在經濟方面受到很大影響。

    所以,客觀環境的變化也導致了父母婚前婚後在經濟方面對待我的態度。

    結論

    反省自己,雖然稱不上“啃老族”,也絕對不是一個省心的兒子。自己雖然有著“海歸”的光環,卻不能在經濟方面完全獨立,除了父母教育方面的缺失的因素外,主觀上還沒有完全成熟也是我接近“巨嬰”的主要因素。

    所以,儘快成熟起來就是我接下來最大的課題,這與婚後父母對待我的態度完全沒有關係,我會自立起來的!為了妻子兒子,我要改變自己!為我加油好麼?

  • 3 # 我的來吧

    以前總是看著爸媽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的工作,自己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經常鬧脾氣、任性,想要什麼就要什麼,根本不體諒父母的痛楚,不懂父母的這樣艱辛幹嘛?不知道這個錢好不好掙?不知道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艱難?父母每次都說結婚後你就明白了,然而長大後才知道結婚意味著兩個家庭的組合,要更好的去處理好雙方家庭所帶來的問題,承擔起該有的重擔,孝順父母;即將孕育子女有自己的下一代,也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新的壓力和責任越來越大;自己將失去所有的依靠,因為自己就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誰都可以倒下,自己不行。所以婚後父母對自己改變非常大,經常從旁邊幫助我、鼓勵我、教導我怎麼去扛起家庭的重任,怎麼去當一名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爸爸;父母經常下來幫自己照顧孩子,家裡有什麼好的東西(蔬菜、雞蛋…)都拿來給我,自己經常跟父母說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注意休息,但是不管天氣多麼惡劣,父母都捨不得休息,每天還在不斷工作。在父母心目中我們永遠都是他們的孩子,父母經常對我說我們多努力一點,你們壓力就小一點。父母對子女的愛無法補償,唯一能做的是孝順,多陪陪父母,有空多帶他們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4 # 倔強小彬

    父母在我婚後對待我的態度有很大變化,當然不只是主觀態度上的,還有客觀環境的變化。

    主觀態度方面

    我是標準的“獨生子女”,父母生我時趕上了計劃生育,從小雖然不算嬌生慣養,但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小太陽”,家裡全都是以我為中心。

    與此同時,不缺吃不缺穿,需要錢就和父母伸手要,這個習慣養成了我成年以後的致命弱點:不懂得儲蓄和理財的重要性。

    上學時,直到高中畢業都沒有自己管理過錢,全是“遇事伸手要”。甚至到新疆部隊服役期間也都是一樣,津貼不夠花就每月定期父母匯款給我,甚至當時的手機都是父母匯款給我買的(當時絕對是“奢侈品”)。後來日本留學,學費生活費都是跟從前一樣,由父母透過匯款進行支付。

    婚前父母在經濟方面對待我的態度是“事前管理”,而婚後轉變成“事後補救”方式,這就是父母在婚後對我態度的最大轉變。

    婚前,父母總是在月底或者看到我有困難的時候問我“錢不過花了吧?需要多少?”,而婚後卻都是我找到他們說錢不夠花,能不能“支援”點。

    客觀環境方面

    母親身體不好,在我回國的第二年到北京協和醫院做的小腸囊腫的切除術,當時因為有出血點需要輸血,且不能乘飛機,高鐵還沒有開通,所以只能乘坐53次列車進京。長時間的輸血對母親的肝臟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所以到2013年初就出現了肝功能完全喪失的症狀,最後清明節後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做的肝臟移植術。

    這兩次手術費用高達近100萬,術後還要終生服用“抗排斥藥物”(醫保改革前每月需要小一萬的藥費),所以整個家庭在經濟方面受到很大影響。

    所以,客觀環境的變化也導致了父母婚前婚後在經濟方面對待我的態度。

    結論

    反省自己,雖然稱不上“啃老族”,也絕對不是一個省心的兒子。自己雖然有著“海歸”的光環,卻不能在經濟方面完全獨立,除了父母教育方面的缺失的因素外,主觀上還沒有完全成熟也是我接近“巨嬰”的主要因素。

    所以,儘快成熟起來就是我接下來最大的課題,這與婚後父母對待我的態度完全沒有關係,我會自立起來的!為了妻子兒子,我要改變自己!為我加油好麼?

  • 5 # 小圓臉的幸福生活

    感謝邀請,我來說說我的感受吧,我老家湖北的,我家有四個小孩都是女兒,我最小,結婚後變的更擔心了吧,因為只有我是遠嫁的,嫁到了上海崇明,我爸媽在我結婚的時候來我老公家參加婚禮,從我老家到我老公家,坐車轉車花了10幾個小時,我媽就說的這裡太遠了,哎呀,以前想來也來不了,當時沒有很深的感觸就覺得以前在廣東上班一年也就回去一趟,反正現在我每年就可以了,可當我有了小孩後,想法完全不一樣了,爸媽在小孩滿月的時候來過我家第二次,沒人給你帶小孩以後有的你受的,你自己要照顧好自己噢,爸媽以後都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自己當了媽媽,才真正理解父母的擔心,只希望以後我女兒不要遠嫁,

  • 6 # 亞雪心理話

    不在當孩子一樣看了,要求也不一樣了,多了責任和擔當的要求,還有我們兩人吵架時父母通常不向著我了。當時不理解,後來覺得父母還是蠻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與人之間的有趣的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