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說MAXIMA沒勁,連著Murano一起吧。
東風日產其實造了兩臺有勇氣、有誠意的車。在日產產品線早年一貫求穩、一貫追求中庸之道的情況下,引進這樣兩臺車型,是不容易的。
MAXIMA: 北美的Maxima,一直定位C Segment,高於Teana(北美叫Altima),和別克Lacrosse、雪佛蘭Impla、豐田亞洲龍等車款競爭。 但是這一代作品,日產覺得C segment這些年萎靡不振、日漸衰敗,全球轎車運動化風潮到了,於是大膽創新,做了一款轎跑風產品。 MAXIMA造型流暢有風格、用漂亮形容都嫌“漂亮”二字太俗氣。內飾精細多層次,用料捨得,大沙發的舒適也沒丟。底盤調教、隔音各方面都不錯,只可惜:一臺運動中級車,百公里加速沒跑進十秒。。。
這就好比有個NBA後衛,身體不錯、技術優秀、頭腦靈活、態度認真,看起來前途光明,唯獨投籃命中率20%,且不具備任何改善空間。比隆多、盧比奧偏科還嚴重,這讓哪個教練敢用?砍鯊戰術分分鐘就來了。
Murano:把上面這番話,套一遍。基本適用。 一款非常有風格、造型前衛凌厲、內飾精緻優雅,配置豐富合理的中大型SUV,除了比HIGHLANDER實用性差一些,有很多地方其實都要強過。 只可惜:轎跑級SUV的外觀,百公里加速卻要11秒以上。
這都歸結於東風日產在國內的動力總成問題。就像劉曉說的,日產缺一個2.0T! 華人買車,整體上,是不追求動力的,但小型車緊湊級車和中級車以上的客戶,畢竟不同。 作為20萬以上的車型,MAXIMA和Murano動力確實有些“木桶的短板效應”。 如果發動機能改善,MAXIMA應該可以做到3k左右的月銷量,而Murano完全可以做到5k以上。
日產的小排量發動機沒問題,目前是夠用的。 但是中大排量發動機發動機,只佈局了2.0L和2.5L自然吸氣。捉襟見肘。(讓我們忽略Murano的2.5機械增壓混合動力吧,這東西就像餐後甜點,點綴可以,當主食就算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對渦輪增壓的排斥和電氣化的渴望 首先,日產不愛渦輪增壓,自吸是它們的成熟技術,需要最大限度發揮餘熱,然後日產早就準備好了電氣化改造的動力總成更新計劃。在大車企中,最早規模化的打出Leaf純電動車這張牌,就體現了日產對電動車的積極渴望。 除了電動、還會準備插電混動、混動之類的技術。 但就是不想做渦輪增壓。 這就好比,你手裡有一把牌,雖然不完美,但你想先忍一下,等老K到手,就開始進攻。在牌不好和老K來到之間的時間,需要忍受一下。
關於日產為何不做渦輪增壓?補充一點。 一個因素是日產堅持了CVT變速箱。 這個技術路線的變速箱和渦輪增壓搭配的效果,是相對較差的。配合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好是DCT或者AT。 CVT相對較低的轉數特性會讓渦輪增壓的動力大打折扣。
2 美國沒有排量稅,但中國有 日產這個打法,在美國問題還不算嚴重。 雖然老V6在油耗和排放上沒有優勢,但至少在效能上不拖後腿。 可是在中國,V6的巨大稅費成本,讓這臺發動機沒有機會登場,等於被政策徹底封殺。 日產一直在最大限度使用2.0/2.5自吸,可是隨著對手動力總成的進步,特別是各種“油耗低、動力強、平順和靜音不弱的2.0T”開始層出不窮的時候,老技術終究不敵新法寶。 發動機畢竟是汽車技術的關鍵,這對產品競爭的局勢,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
那如果你問,日產緊湊級車也是自然吸氣,為什麼賣的好?原因就是緊湊級排量在2.0L以內,排量稅不高,比對手的1.4T之流,稅費要麼打平要麼劣勢極為有限,況且緊湊級經濟車使用者對動力是很寬容的,所以這個劣勢並沒有最大化暴露。 但是,即使在緊湊級車,未來兩年也很難說。時間的趨勢,對日產是不利的。 為什麼Golf能夠大火常青,為何CIVIC能夠萬人迷,這兩臺都是量價齊高的產品,優秀強大的動力總成,是決定勝敗的關鍵之一。
東風日產會怎麼做? 可能性有幾個。 1 佈局2.0L+HEV或者PHEV,代替2.5L動力的產品線。 拍量稅不高,油耗降低,動力改善。
我們不要光看到2.0T現在是市場的黃金動力方案,但更要預見到,2.0+HEV/PHEV是2020-2025年時間段的黃金動力方案。
而且日產擅長的CVT和HEV技術是絕配哦。
2 跨國車企間合作,但這個難度很大。日產如果是個小公司,別人反而更有可能與之合作。就像豐田和馬自達。 和英菲尼迪一樣用賓士2.0T?首先賓士不會給,給了也會成本偏高。
3 本土化解決方案。在中國本地,找人採購。其實我覺得這個是可行的。本土品牌現在2.0T的能力是有的。
4 自己開發。這是最不現實的。可能性基本為0。花一堆錢,中國產落地要花時間,造出來的機子,打算給幾臺車用呢?打算用幾年呢?
光說MAXIMA沒勁,連著Murano一起吧。
東風日產其實造了兩臺有勇氣、有誠意的車。在日產產品線早年一貫求穩、一貫追求中庸之道的情況下,引進這樣兩臺車型,是不容易的。
MAXIMA: 北美的Maxima,一直定位C Segment,高於Teana(北美叫Altima),和別克Lacrosse、雪佛蘭Impla、豐田亞洲龍等車款競爭。 但是這一代作品,日產覺得C segment這些年萎靡不振、日漸衰敗,全球轎車運動化風潮到了,於是大膽創新,做了一款轎跑風產品。 MAXIMA造型流暢有風格、用漂亮形容都嫌“漂亮”二字太俗氣。內飾精細多層次,用料捨得,大沙發的舒適也沒丟。底盤調教、隔音各方面都不錯,只可惜:一臺運動中級車,百公里加速沒跑進十秒。。。
這就好比有個NBA後衛,身體不錯、技術優秀、頭腦靈活、態度認真,看起來前途光明,唯獨投籃命中率20%,且不具備任何改善空間。比隆多、盧比奧偏科還嚴重,這讓哪個教練敢用?砍鯊戰術分分鐘就來了。
Murano:把上面這番話,套一遍。基本適用。 一款非常有風格、造型前衛凌厲、內飾精緻優雅,配置豐富合理的中大型SUV,除了比HIGHLANDER實用性差一些,有很多地方其實都要強過。 只可惜:轎跑級SUV的外觀,百公里加速卻要11秒以上。
這都歸結於東風日產在國內的動力總成問題。就像劉曉說的,日產缺一個2.0T! 華人買車,整體上,是不追求動力的,但小型車緊湊級車和中級車以上的客戶,畢竟不同。 作為20萬以上的車型,MAXIMA和Murano動力確實有些“木桶的短板效應”。 如果發動機能改善,MAXIMA應該可以做到3k左右的月銷量,而Murano完全可以做到5k以上。
日產的小排量發動機沒問題,目前是夠用的。 但是中大排量發動機發動機,只佈局了2.0L和2.5L自然吸氣。捉襟見肘。(讓我們忽略Murano的2.5機械增壓混合動力吧,這東西就像餐後甜點,點綴可以,當主食就算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對渦輪增壓的排斥和電氣化的渴望 首先,日產不愛渦輪增壓,自吸是它們的成熟技術,需要最大限度發揮餘熱,然後日產早就準備好了電氣化改造的動力總成更新計劃。在大車企中,最早規模化的打出Leaf純電動車這張牌,就體現了日產對電動車的積極渴望。 除了電動、還會準備插電混動、混動之類的技術。 但就是不想做渦輪增壓。 這就好比,你手裡有一把牌,雖然不完美,但你想先忍一下,等老K到手,就開始進攻。在牌不好和老K來到之間的時間,需要忍受一下。
關於日產為何不做渦輪增壓?補充一點。 一個因素是日產堅持了CVT變速箱。 這個技術路線的變速箱和渦輪增壓搭配的效果,是相對較差的。配合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好是DCT或者AT。 CVT相對較低的轉數特性會讓渦輪增壓的動力大打折扣。
2 美國沒有排量稅,但中國有 日產這個打法,在美國問題還不算嚴重。 雖然老V6在油耗和排放上沒有優勢,但至少在效能上不拖後腿。 可是在中國,V6的巨大稅費成本,讓這臺發動機沒有機會登場,等於被政策徹底封殺。 日產一直在最大限度使用2.0/2.5自吸,可是隨著對手動力總成的進步,特別是各種“油耗低、動力強、平順和靜音不弱的2.0T”開始層出不窮的時候,老技術終究不敵新法寶。 發動機畢竟是汽車技術的關鍵,這對產品競爭的局勢,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
那如果你問,日產緊湊級車也是自然吸氣,為什麼賣的好?原因就是緊湊級排量在2.0L以內,排量稅不高,比對手的1.4T之流,稅費要麼打平要麼劣勢極為有限,況且緊湊級經濟車使用者對動力是很寬容的,所以這個劣勢並沒有最大化暴露。 但是,即使在緊湊級車,未來兩年也很難說。時間的趨勢,對日產是不利的。 為什麼Golf能夠大火常青,為何CIVIC能夠萬人迷,這兩臺都是量價齊高的產品,優秀強大的動力總成,是決定勝敗的關鍵之一。
東風日產會怎麼做? 可能性有幾個。 1 佈局2.0L+HEV或者PHEV,代替2.5L動力的產品線。 拍量稅不高,油耗降低,動力改善。
我們不要光看到2.0T現在是市場的黃金動力方案,但更要預見到,2.0+HEV/PHEV是2020-2025年時間段的黃金動力方案。
而且日產擅長的CVT和HEV技術是絕配哦。
2 跨國車企間合作,但這個難度很大。日產如果是個小公司,別人反而更有可能與之合作。就像豐田和馬自達。 和英菲尼迪一樣用賓士2.0T?首先賓士不會給,給了也會成本偏高。
3 本土化解決方案。在中國本地,找人採購。其實我覺得這個是可行的。本土品牌現在2.0T的能力是有的。
4 自己開發。這是最不現實的。可能性基本為0。花一堆錢,中國產落地要花時間,造出來的機子,打算給幾臺車用呢?打算用幾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