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臥龍村116

    對“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蘇軾自已的解釋是“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實際意義遠不止此。蘇軾一向是新法的反對者,為此,他遭到了變法派的無情打擊,甚至在“烏臺詩案”中,有人主張要殺了蘇軾。蘇軾被貶放黃州,當個團練副使。滿以為這一次蘇軾會一蹶不振,哪料到他在黃州寫出了《前後赤壁賦》,哲理充沛,情景交融,達人胸襟,了無纖塵。人生的價值已然超邁生死掛礙,正是竹葉常青,竹節常勁方能比擬的。

    神宗崩,蘇軾還朝,太后召見,說到先帝屬意蘇軾時,蘇軾嚎啕大哭,涕不可抑,知己已去,天下誰復知我?因而掉轉頭維護起新法來。

  • 2 # 使用者4485392005807

    補嘗!身體!七個層面的能量支援!

    肉於粗濁的意識形態,分解,及合化!

    ‍♂️

    沒有植株!光 的光表之 直補而無遺……‍♂️‍♂️

  • 3 # 小蘇語文

    原句出自《於潛僧綠筠軒》,是借於潛縣寂照寺內的綠筠軒,抒發人生俗雅之見的詩作。

    原文如下: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什麼意思呢?寧可一日三餐沒有肉吃,但所居之地必須有竹相伴。沒肉頂多人瘦一點,但沒竹子,人就俗氣了。人瘦,尚可有法變肥,而俗氣了卻無藥可醫。有的人聽聞此言,不知是笑我議論高超,還是痴人說夢,但細細想來,對著竹子而吃著肉怎麼可能?世間哪有像腰纏萬貫,騎鶴揚州那樣兩全其美的事呢?

    蘇軾在這是詩中,至少表達了這樣幾個意思:

    第一,物質的匱乏其實不算什麼,人應該追求精神上的豐裕。

    第二,物質匱乏尚可補救,但精神貧瘠、庸俗卻無藥可救。

    第三,世上也沒有對著竹子吃大肉這樣俗氣和高雅並舉的事情。

    所以,綜合來看,題主所問,蘇軾在此詩中所展現的是一種清新、高雅的文化品位,一種脫俗、堅貞的人生境界。

    一般而言,人們常說吃飽肚子才追求文學藝術,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事實上,有時候不是這樣的。比如顏回,孔子曾讚揚他“一簞食一瓢飲,身在陋巷,回也不改其樂”,這種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人生境界,一直是儒家追求的。所以,哪怕三餐不飽,依然境界不頹,精神高蹈。蘇軾在這裡,不過在此重申了一下而已。

  • 4 # 山中之水971

    謝謝邀請,看到提問讓評價蘇東坡的境界,我內心真是誠惶誠恐,從頭到腳先將自己審視了一番,似我等“屠狗賣漿”之輩,評論蘇東坡的境界豈不是笑談。說到蘇東坡我首先想到的竟是東坡肉,據說這道菜是蘇軾所創,他自稱東坡居士,因而得此名,雖然這道菜的來歷眾說紛紜,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蘇東坡號稱一代文豪,不僅精通書法、繪畫,詩詞歌賦的造詣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當時他的文才便聞名天下,每當提到宋詞我腦海裡第一個出現的名字就是蘇東坡。論人品他剛直不阿,為官清廉且勤政愛民,孝敬父母,善交朋友,一生仕途坎坷,但不改初衷,有古代文人的風骨,卻也願意親近普通百姓,有傲骨卻無傲氣。

    我的理解蘇東坡的“寧可食無肉”,表示他是願意追求物質上的滿足的,但不只僅限於此,“不可居無竹”才是更高的追求和境界是精神上的,內心希望自己能達到一個異於常人的完美境界。

  • 5 # 亦心Excel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表達的是一種對高風亮節,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出處

    這句話出自宋代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譯文:

    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沒有肉吃不過人會瘦掉,但沒有竹子就會讓人變庸俗。原因是人瘦還可變肥,人俗就難以醫治了。 旁人若果對此不解,笑問此言:“似高還似痴?”。那麼請問,如果面對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獲甘味之樂,世上又哪來“揚州鶴”這等魚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竹的文化象徵

    自古以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文人墨客把竹子的四季長青、挺直、空心等特性賦予了剛直、有節、虛心、純潔、高雅等人格化的精神文化象徵。竹與“梅、蘭、菊”合稱四君子;竹與“松、梅”合稱歲寒三友。竹有十德:

    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正直;

    雖有竹節,卻不止步——奮進;

    外直中通,襟懷若谷——虛懷;

    有花深埋,素面朝天——質樸;

    一生一花,死亦無悔——奉獻;

    玉竹臨風,頂天立地——卓爾;

    雖曰卓爾,卻不似松——善群;

    質地猶石,方可成器——性堅;

    化作符節,蘇武秉持——操守;

    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擔當。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人生境界

    寧願不吃肉,也不可以讓居住的地方沒有竹子。人不吃肉最多就是變瘦,但是沒有竹子人就會變的庸俗。人瘦了還可以再胖起來,但是人庸俗了就很難改變了。這些其實都是在比較美德與美物,精神與物質的價值。

    “食無肉”不過是“使人瘦”,而“居無竹”卻會“令人俗”,這是對風雅高節的讚頌,也是對那些沒有傲骨之人的警示。“人瘦可肥”,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很高思想覺悟和良好精神修養,有了高尚的品格,人才會不畏強權,勇往直前;“士俗難醫”,則會過於在意得失,世俗諂媚,而這種自視甚高,不聽奉勸之人,往往也改變不了他的秉性了,這就會成了蘇軾口中的“俗士”,已經醫不好。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就是在告誡我們要努力提高思想覺悟以及精神修養。

  • 6 # 紹興李珍

    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

    “三蘇”之一蘇軾作《於潛僧綠筠軒》: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揚州鶴”明瞭,就整詩都明白,“揚州鶴”典故:有四人論人生快意事,一人喜多財,一人神往騎鶴做神仙,一人希望“煙花三月下揚州”做太守,最後一人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得了個全部,哈哈……真乃情性中人啊。

    在熊掌和魚,不可兼得之下,還是選擇做個雅士比較好。

    雅士有風骨,與竹可媲美。

    秀竹青白眼,不敢俗相謔。敬奉!

  • 7 # 產業觀察者

    抱歉遲復。這幾日一直奔波,等我安頓下來發現已經有好幾個不錯的答案了。

    至於出處、境界我就不重複了。

    不過我認為蘇軾這樣一種重視精神可以犧牲物質享受的境界蠻值得我們反省的。

    這幾天參加一個處境商考團,其中有一個身家300多億的老闆每天誇誇其談,活動不守時,眼睛裡流露出浮躁和淺薄,一個深切的感受是有錢買不來教養。

    這段時間學習寫作也遇到一個非常心痛的問題,自媒體的文章大多關注“爆款”,而最精煉最能凝聚思想情感的詩則越來越沒有“市場“。儘管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有文化泡沫,我也深知深邃的思想總是掩藏在“河流”的最深處,但還是不免為文字的過度的功利而擔憂。

  • 8 # 狂喜淡墨a

    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什麼人生境界?

    這句話實際體現了人對物質與精神的追求的不同。有人喜歡物質豐富,也有的對物質追求的淡泊,而不可無精神追求的人精神,對於藝術人,一般都是不以物質而享受,重要的是以精神層面的以饗。

    蘇軾的寧可不食百味食物之饗,主要是對自己喜歡的文藝之追求之樂。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蘇軾喜竹,寧不吃肉,須竹子作伴.居之雅的品味,,自古就有梅,竹,菊,蘭歲寒四友.把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著超凡脫俗,清新高雅.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無肉則缺力氣,無竹之居則令人落入俗人之列。可見蘇軾脫俗的境界,值得回味。縱觀蘇軾的詩詞,還是書法藝術,以及蘇軾畫竹,都有著一種超脫的境界,成為著名豪放派詞風,書法藝術為宋“四家”之一,也是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成績卓著。

  • 9 # 百姓講壇詩書吟田園

    “肉”實在講,高能食物,他是真是的物質,而“竹”他屬於精神層面。由此可以證明,蘇軾是一位高度追求精神享受,而對物質享受並沒有過高的追求。@贇贇5688 @初心微視界 @蕭寒ZXQ802090 @CCTV微視直播間 @新華社 @野山楂7072

  • 10 # 阿生701

    蘇軾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名句,就是一代文人高雅氣節的真實寫照。一生飽經憂患磨難,仕途極不順達的蘇軾先生,以超乎常人的寬闊胸懷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坦然面對接踵而至的一個個迫害打擊,毅然倔強地挺立在人生的低谷與懸崖。在極其艱難困苦的環境條件中,蘇軾仍與百姓同甘共苦,那"為報傾城隨太守,左牽黃,右擎蒼″的出遊盛況,正是他與民同樂深得民心的鮮明體現。杭州民眾把當年適居該地,親自帶領大家修建的西湖堤壩,親切地稱之為"蘇堤",也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對蘇軾這位優秀地方官的衷心愛戴及深厚情感。在節操高潔氣質超雅的蘇軾看來,"食無肉"的物質生物睏乏不足為道,與"竹″相伴充裕雅緻的精神生活,卻是極其重要不可或的。豁達樂觀的蘇先生,在被髮配到極偏遠困苦的海南任小官時,還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的千古名句,讓人們對這位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大文豪(還兼政治家哲學家養生家等等),不禁油然而生敬意,以至頂禮膜拜奉為聖師哦。

  • 11 # 真空妙有無量壽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當然表達的是一種能雅勿俗的精神境界。先秦諸子中就有人言"肉食者卑″,這個"肉食者″指代的是權貴人物,卑即俗濫末流,雖身居高位,實乏善可陳。生活優渥,卻易下流。

    蘇軾,可謂歷史人物中優秀之尤。詩詞不讓李丶杜,文列八家之內。廟堂施政丶地方策略,置身何地,無不出色。只是"滿腹的不合時宜"罷了。

    其"寧可食無肉",實則是不願與卑俗濫汙之官僚輩同流之慨也。所謂宦海浮沉,的確是其一生的寫照。雖然屢遭貶謫,但不改雅正之操守,不隨波逐流。遊離超脫於司馬光丶王安石之舊黨新黨之政見所爭,決不為個人的地位安危計較而趨炎赴勢。

    居之有竹,賞心悅目。竹是有節操,有風姿,虛懷直心之象徵。蘇軾的生活中的確與竹有緣,墨竹畫法即是起始於文與可丶蘇東坡。後世文人發揚光大,詩文書畫之"四君子″,尤以竹為重。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以物喻情,託物言志,集中表達了蘇東坡之文人雅懷,官場政見。此為人品之清正,趣味之高華,思想之脫俗的人生境界。

  • 12 # louanhuamingyouyicun

    竹者,品味高雅,與環境相得益彰,賢人雅士.文人墨客無不以竹修繕其庭院。竹枝杆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華民族之喜愛。與【梅】【蘭】【菊】合稱【四君子】;與【梅】【松】並稱【歲寒三友】。其雅品妙性在中華文化中可見其重要。

    竹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寧折不彎,是曰【正直】;竹雖有節,但不止步,是曰【奮進】。而唯節被譽為【高風亮節】;竹直中空,虛懷若谷,是曰【虛懷】;竹雖有花,素面朝天,是曰【質樸】;超然獨立,頂天立地,是曰【卓爾】;雖卓爾但不似松,是曰【善群】;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是曰【擔當】;一生一死,無怨無悔,是曰【奉獻】;質地猶石,方可成器,是曰【性堅】;化作符節,蘇武秉持,是曰【操守】;……諸多唯美之善品,無限良秀之高節,豈有善良賢者不傾拜乎?固正能以喜竹,高風以亮節,以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飲】也!

    所以中國文明文化中有許多成語與竹相連,李白“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的【青梅竹馬】;親情牽掛之【竹報平安】;穩固茂盛之【竹苞松茂】;攻勢凌厲之【勢如破竹】;勝券在握之【成竹在胸】;妙音Carens之【管絃絲竹】;…………更有峨皇.女英之古老美麗傳說的【斑竹一枝千滴淚】。

    是故竹多美德,所以賢人雅士多以養竹陶性冶情;人生若以竹之美德而居之,豈不高風亮節,品行崇高,定能現凌雲之志,精彩人生;定能虛懷若谷,完美人生。人間正道是滄桑,陶情冶性修為上;伴竹皆以固美德,高風亮節耀輝煌。

  • 13 # 幻羽紫薇

    謝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人生境界。顯而易見的勾勒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竹之優雅,虛懷傲骨,有種破天地之清音的清淨。能讓人神清氣爽,並且有種預示節節高的精神面貌,我們做人也應該如此。而餐桌上無肉,並不能代表什麼,反而,像現在這個社會,少食點肉更健康。如今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窮人吃肉”,富人拜佛。而竹正包含著這種難得的清淨與純樸。是大家所向往的寧靜。

  • 14 # 高天興1

    給題所問:“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什麼樣的人生境界?

    站在當下的今天,去解讀距今遷千年宋代詩人蘇軾的這句詩,我們不能斷章取意,一定要回望當時詩人所處的時代和背景,全文閱讀和思考才能得出準確的詮釋,全面的理解,深刻的感悟。對於給題所問,我從三個方面作答。

    (1),原詩的出處和背景;(2),蘇軾的人生境界;(3),留給後人的啟示。

    <一>,原詩的出處和背景。

    (1),蘇軾,是宋代詩詞大家。“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出處於蘇軾《於潛僧綠筠軒》。是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距今己946年)春,蘇軾出任杭州通判時,入於潛縣境“視政”與僧惠覺遊綠筠軒時所寫。

    (2),詩的原文。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是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哪有楊州鶴。

    (3),原文解讀。

    自己寧可吃飯沒有肉,也不可居住的地方沒有竹子。不吃肉可以讓人瘦,但是居住的地方沒有竹子,會讓人變俗。人瘦了可以變胖,而人變俗了,就沒有辦法醫治了。有的人聽聞此言,不知道是笑我議論高超,還是痴人說夢。若細細想來,對著竹子而又吃著肉,怎麼可能!世間哪有腰纏萬貫,又騎鶴揚州那樣兩全齊美的事呢?

    僅從字面上解讀此詩,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從詩人的筆端裡,找出蘇軾內心深層潛在的思想意境,才能全面得到真正的意含。

    <二﹥,詩人蘇軾的人生境界。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蘇軾《於潛僧綠筠軒》詩中經典的開篇主題句。詩人借物喻情,睹物生情,以竹託物,以竹寄情,話物言志來抒發自己的感慨和情懷,是蘇軾夢想超然物外的情懷使然。同時,又鮮明的表達出自己志遠的胸懷,清正的人品,趣味的超華,人格脫俗的人生境界和自己對人生追求與自身品性的高潔。這就是《於潛僧綠筠軒》的真實內在,更是蘇軾一生所信奉的人生境界。

    我們都知道,竹是向上挺拔,寧折不彎,優雅虛懷傲骨,有著破天地之清韻,是節操和風姿的象徵。所代表的是超凡脫俗,清新高雅。自古以來就有梅蘭竹菊歲寒四君之友一說。文人墨客,將四物崇尚到了人性化。所以,蘇軾更是對竹達到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思想境界。蘇軾是很喜歡吃肉的,東坡肘子就是以他命名的,可見他對肉的嗜好是怎樣的情懷。寧可不吃肉,放棄嗜好,也必須和竹子作伴。因為他將竹子的品格視為自己,也是他做人的信念和嚮往。

    <三>,留給後人的啟示。

    從蘇軾《於潛僧綠筠軒》這首詩中,就個人來講,得到了兩個啟示。

    (1),做人一定要人品清正,胸懷志遠,以先天之下憂而憂,以後天之下樂而樂為己任。

    (2),人生過度的追求自己的高風亮節,是不接地氣的,最終會造成人生受挫的。象才高八斗的蘇軾,正是因為個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和現實格格不入,才讓自己的政治仕途坎坷,屢遭貶謫,只能一生懷著無限的壓抑和鬱悶,透過詩作寄情于山水之間,釋懷於大自然行雲流水之中。空談人生,何用?

    大丈夫能縮能伸,好漢不吃眼前虧。其實,這些話也是充滿哲理的。向歷史上楚漢相爭的韓信,能受人胯下之辱,最後成為齊王。再如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一生三上三下,該伸的挺起胸,該縮的時候彎下腰,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最後透過改變開放,實現了富民強國的偉大夢想,這樣的人生才叫真正的人生境界。

  • 15 # 文字的二三事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全文如下:

    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詩的大意是:

    寧可餐桌上無肉,不可沒有竹子的陪伴。不食肉人會瘦,沒有竹卻使人俗。人瘦還可長肉,一旦變俗就無藥可醫。俗人嘲笑我的言論,你是清高還是白痴?如若種竹又吃竹,世間哪有兩全其美之事?

    詩意賞析:

    蘇軾在杭州做官時,和於潛縣寂照寺僧人慧覺在綠筠軒遊玩時,發現周圍種滿竹子,於是起興作出了這首議論詩。

    “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 竹文化,想必大家都有耳聞。竹子是虛心,高潔,氣節,風雅的象徵。竹與梅蘭菊合稱“四君子”,與梅花,松樹合稱“歲寒三友”。寧可食之無肉,不可無竹之相伴,是蘇軾對僧人慧覺的稱頌,也是在讚頌高潔風雅的氣節,這是一種遠離世俗,擇地而居,種竹為伴的高尚境界,常人很難做到。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不食肉人會瘦,而缺少了竹人會變俗。這是對精神與物質,高雅與低俗之間的議論。“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人瘦了還可以長肉變肥,但是一旦世俗,就算是華佗再世也無可救藥了。世俗好似一種能夠使人上癮的東西,一旦習慣,再也戒不掉,譬如名利,財富,地位。“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旁人”指世俗之人;“此言”指詩人有關竹的議論。世俗之人聽到此言論可能會嘲笑“我”清高或是罵我白痴,但是,那又怎樣呢?“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此君”指竹子;“揚州鶴”出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典故,意為兼得財富,名利和成仙。如若以竹自詡其氣節高雅,同時還想品嚐竹之甘味,哪有這麼美的事。正如孟子的“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因此,高雅和俗氣是不能共存的,必須舍一取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借讀辦理需要準備哪些手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