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玄燁的這個玄字不是指中國古代哲思的玄妙的玄字,而是指從西方傳來的包括天文、曆法、機械以及天主教信仰在內的、為順治皇帝深深服膺的一套學說。在這個期間,順治帝是很重視“玄”這個字的,甚至將自己兒子的名字也冠上了這個字。2、至於玄燁的“燁”,那更好理解了。“燁”字的基本意思為,火光,日光,光輝燦爛。也代指光明,盛大。以玄燁二字作為康熙的名字,可見順治帝對康熙給予的美好期望。3、很多人聽到玄燁的“玄”字,第一反應多半是玄妙。正如老莊所說“玄之又玄,重妙之門”。實際上大家可能都猜錯了,康熙的這個玄字是和當時一種重要現象掛鉤的。那就是西學東進,許多西方的傳教士來到東方傳教,將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帶到東方,大大開闊了華人眼界。4、在順治帝時期,就有這麼一位傳教士,來到大清,帶來了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這個人就是湯若望。這個外華人在順治帝時期所佔的分量絕對不清,他被孝莊皇太后,尊為義父,順治帝更是親切的稱他為“瑪法”,在滿語裡“瑪法”的意思即為爺爺。5、另外他還是中國欽天監第一個洋監正,他官居一品,三代榮受皇封,並且可以世襲。這個人對順治帝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在順治帝人生的前一大半都是信仰天主教的,在死前兩三年才開始轉信佛教。6、在康熙出生的前後幾年,順治帝經常使用“玄”這個字。順治皇帝為湯若望御撰《天主堂碑記》一文,並賜“通玄佳境”堂額,賜予湯若望“通玄教師”之封號。擴充套件資料:1、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2、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3、成年後康熙帝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臺灣的明鄭政權;三徵噶爾丹,並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4、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籠絡漢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標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另外,眾位皇子因為廢太子事件而爭奪皇位,對康熙帝晚年政治產生了不良影響。5、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曆十一月十三日崩於暢春園,終年68歲。廟號聖祖,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傳位於第四子胤禛。
1、玄燁的這個玄字不是指中國古代哲思的玄妙的玄字,而是指從西方傳來的包括天文、曆法、機械以及天主教信仰在內的、為順治皇帝深深服膺的一套學說。在這個期間,順治帝是很重視“玄”這個字的,甚至將自己兒子的名字也冠上了這個字。2、至於玄燁的“燁”,那更好理解了。“燁”字的基本意思為,火光,日光,光輝燦爛。也代指光明,盛大。以玄燁二字作為康熙的名字,可見順治帝對康熙給予的美好期望。3、很多人聽到玄燁的“玄”字,第一反應多半是玄妙。正如老莊所說“玄之又玄,重妙之門”。實際上大家可能都猜錯了,康熙的這個玄字是和當時一種重要現象掛鉤的。那就是西學東進,許多西方的傳教士來到東方傳教,將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帶到東方,大大開闊了華人眼界。4、在順治帝時期,就有這麼一位傳教士,來到大清,帶來了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這個人就是湯若望。這個外華人在順治帝時期所佔的分量絕對不清,他被孝莊皇太后,尊為義父,順治帝更是親切的稱他為“瑪法”,在滿語裡“瑪法”的意思即為爺爺。5、另外他還是中國欽天監第一個洋監正,他官居一品,三代榮受皇封,並且可以世襲。這個人對順治帝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在順治帝人生的前一大半都是信仰天主教的,在死前兩三年才開始轉信佛教。6、在康熙出生的前後幾年,順治帝經常使用“玄”這個字。順治皇帝為湯若望御撰《天主堂碑記》一文,並賜“通玄佳境”堂額,賜予湯若望“通玄教師”之封號。擴充套件資料:1、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2、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3、成年後康熙帝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臺灣的明鄭政權;三徵噶爾丹,並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4、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籠絡漢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標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另外,眾位皇子因為廢太子事件而爭奪皇位,對康熙帝晚年政治產生了不良影響。5、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曆十一月十三日崩於暢春園,終年68歲。廟號聖祖,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傳位於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