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且聽楓吟

    我也認為文化和品德不是一回事。

    有文化的人未必品德高尚,不是有句話嗎,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有文化的人做起壞事更有隱蔽性,這樣的人往往喜歡對別人道德綁架,而掩蓋自私自利的本性,很多人會被這種人蒙逼,這是很危險的。

    反之,沒文化的人未必道德低下,很多沒文化的人但是有很樸素的道德標準,例如不能騙人,不能偷盜,這樣的人比外表看起來有文化的流氓可愛多了!

  • 2 # 簡垚

    文化跟知識不是一回事,品德跟文化有關聯。

    一、知識很多,學歷很高,但缺少文化的人在這個時代很多。

    在教育工廠流水化下,智商高,學歷高但缺少文化經常見諸報端。殘殺同學,詐騙老人就是他們乾的,乾的更殘忍。

    二、知識只是記住了別人的東西。

    教育工廠把知識一股腦倒進了腦袋裡,缺迷失了自己,寫的東西東拼西湊,那些是自己的呢?知識搬過去搬過來,可是有什麼意義呢。

    三、文化是遵循大道的覺悟。

    一個有文化的人知道什麼是過,什麼是不及,所有問題都是這兩個,不及是失德,過了是缺德。遵循自然和人文規律,像水一樣通透,不濃、不急、不緩,就是老子一樣既有文化又有德行的人了。

  • 3 # 金磚

    當然不是,很多沒文化的人品德卻很好,因為家庭教育的好,傳統家風好。很多文化人不一定有好的品德,不然怎麼會有衣冠禽獸的說法。

  • 4 # 大才21

    不是一回事,其原因: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知識或傳統知識,文化的高低表示知識的全面性和廣泛性的多少。

    二、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指一個人自覺遵守道德的多少,遵守得多叫品德高,遵守得少叫品德低,不遵守叫無品德。

    從向上可以看出,文化與道德雖有一定的內在聯絡,但共同性各異。比如:有些文化高的人,利用自身的優勢,損人利己,甚至,危害國民而遺臭萬年。如:秦檜、和珅、汪精衛等;又有些文化不高卻品德高,為了國民而不惜獻身而流芳百世。如:楊家將、霍元曱、王亞樵等;再有些文化高品德也好的人,與邪惡勢力鬥爭,不惜性命的人,讓人們萬世傳頌。比如:屈原、包拯、孫中山等。

    因此,文化與品德雖有關係,但非決定性的因素。從現在的事實來看,文化是代表一個人文憑的高低,而品德則是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 5 # 江南落花人獨立

    文化和品德是兩個概念。文化修養屬於知識層面,而品德屬於人性的一面。有文化修養的人,品德並不一定優良。人性中有美有醜。詩人宋之問就是一個有才子之稱的文化人,而其品德卻相其低下,甚至淪為殺人兇手。他外甥劉希夷一句年年歲發花胡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大得宋之問讚賞,求外甥把著作權讓給他,不成,競做掉了外甥。由此可見,文化高道德品質並不一定優良。”

  • 6 # 野駱駝9777

    文化跟品德是一回事嗎?我個人不這麼認為,希望大家提出不同意見?

    文化是一個人掌握各種文化知識程度標尺。是接受教育時間長短獲得頭銜高低的身分證。是授課文化接受方面的稱謂。

    文化層面是宏觀的,整體的,硬性的大格局裡面的全要素。與品德沒有關係。

    品德是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文明,高尚,昇華,奉獻,捨己,無誨的集中體現。

    【明德修身,愛心奉獻】是追求的出發點和目的地。

    品德是微觀的,抽象的,意識形態方面的高階人生觀念,價值觀念的全方位付出。與文化也沒有任何關係。

    文化層次高,低,沒有文化的人群裡都有品德高尚的人。

    舉幾個例子,

    共產主義戰士雷鋒,文化水平並不高,可他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品德最高尚。

    今年最美奮鬥者獎章獲得者90多歲的申紀蘭同志, 在基層為人民工作了63年,勤勤懇懇。愛心奉獻,她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她的品德是最高的。

    所以文化和品德是既相互聯絡又本質不同的。是絕對不可以混為一談。

  • 7 # 老蘇93956

    文化程度高就是受教育的程度高,受教育的程度高,使會知書達理,什麼事該不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分的清清楚,這個分寸把握的恰到好處。文化與品德相聯絡的,文化低的人,對事物的理解不到位,弄不明白講不清楚,跟著就是胡糾蠻纏,人們則認為這人品德有問題,所以文化層次高的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機率相應的加大。

    比如城裡有兄弟三人,這三人的老父親過世,兄弟三人把後事辦的體體面面,不聲不響。

    同樣的農村三兄弟遇到老父親過世,由於都讀書不多,往往因雞毛蒜皮的小事,鬧的不歡而散,是因為受教育程度有限,甚至說不出真正的道理,就是不明事理,所以提高國民的素質,提文化水評是第一要素,只有文化層次的提升,才可以提升人的品德。

  • 8 # 複方醋酸

    這個問題,我想到了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他的例子曾經被用來闡述人的作品和品行有沒有關係,現在也可以用來解釋這個問題。

    顧城,一個著名詩人,不可不稱其為有文化之人,受過高等教育 ,接受新思想,卻也做出殺妻的行為出來,可見文化或許和品德不是一回事,文化是文化,品德是品德,就算在教育上也是德與智分開稱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

    坊間也流傳了這樣一句話,高考能過濾學渣,卻不能過濾人渣,也是說的文化與品德的關係。

    總之,文化有一定程度會影響品德,但卻不等於品德,也不是並駕齊驅的關係。

  • 9 # 小島知風

    當然不是一回事,這完全是兩回事。有文化的人不代表他道德高。

    最簡單的眼前例子,拿最近熱門的北大情侶,男女雙方都是北大學生,最終女方被男方辱罵和精神暴力折磨的自殺了,現在還昏迷不醒,你們說說這北大學生算是文化比較高了吧,看看網上曝光他們的聊天記錄,他罵女友那些話,那完全是一個道德非常低下的人才能說出的話。所以有沒有道德和有沒有文化不掛鉤。

    大家應該都聽過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話,這句話出自明代大詩人曹學佺的對聯。

    這幅對聯的故事是曹學佺的親身經歷,曹學佺在任廣西參議期間,廣西地區有部分明朝宗室的皇親國戚驕縱不法,一日一位王爺的家奴在大街上縱惡犬追咬一名秀才,秀才眼看就要被惡犬咬死,街上的一位屠夫仗義相救,用屠刀擊殺了王爺家的惡犬。

    於是王爺家奴就把屠夫告到了曹學佺這裡,說秀才是自己朋友,在路邊和惡犬嬉戲,被屠夫惡意殺死,要求曹學佺將屠夫斬首,以抵惡犬性命。

    原來秀才被王爺家奴重金收買,說違心話,曹學佺看破其中問題,當場大怒,命差役杖打秀才,最終秀才說出實話,承認自己收了王爺的金錢,認狗為友誣陷屠夫,曹學佺一點沒給王爺面子,當即宣判屠夫無罪。

    事後曹學佺感慨之下寫下了這句流傳千古的對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但丁說過,道德常常可以彌補智慧的不足,但是智慧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這句話真的是真理,就如《阿甘正傳》裡的阿甘一般,電影中的阿甘雖然是個低智商沒什麼文化的人,可是他身上有著最淳樸的道德,誠實守信,堅毅不拔,最終他成功了,成了漁業大亨,他憑藉著他身上那淳樸的品德成功了,一個低能的人卻比80%的學霸都要成功。

    其實最為一種人悲哀,這類人就是既沒文化還沒有道德的人,這類人是最可悲的。在中國現在的應試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了太多的有學沒品的孩子,但是他們至少還有文化,最可悲的就是不怕沒有文化,就怕連基本的做人道德都沒有,這樣的人是最可悲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廡殿頂和歇山頂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