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悅讀會

    我認為人的需求雖有層次之分,但不一定是生存先於精神需求。

    我們先來說說馬斯洛需求理論,簡單的來講,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化分為了五個等級: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五個需求依次成梯形,越往後就是越高的追求,而人們通常是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後,才會渴望得到高層次的需求。

    通俗來講,一個三餐沒著落,衣不裹體的人,他想到就只是怎麼填飽肚子,至於什麼尊重、自我發展什麼的,那都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這理論也許符合一部分人,但是也存在許多不同的例子。如中國有句俗話叫:自古貧困出才俊。很多貧得飯都吃不上的人他們同樣有著遠大的理想與抱負。如劉備,他自小父親就去世了,家裡窮得揭不開鍋的他,卻指著家裡門口的那顆桑樹說:“我長大後就在坐像這樣華蓋的豪車。”

    還有陳勝在窮得吃不上飯的時候,就跟自己的農民朋友說:“苟富貴,勿相忘。”

    還有像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家裡窮得燈都點不起,但他仍然想法跟鄰居借光讀書。

    那像這樣的例子其實多不勝舉,所以我覺得人的需要求並不一定就是從物質再到精神的,一些有志向的人,既使他們再貧困,他們也會渴望更高的精神追求。

    而一些人,即使擁有了再多的財富,但是他仍然會痴迷於如何讓自己的財富更多,他們會了利益而不擇手段,所以有些人即使他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他仍然想得是如何賺更多的錢。

    親們,你們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 2 # 啡茲笑

    人要生存,一定會面對兩個問題:

    一、活下來

    這個是基礎性問題,也是溫飽的問題,解決不好溫飽,談高雅都是扯淡。活不下來,怎麼談活得好!

    二、活得好

    能活下來,再談如何活的好,這沒有問題吧,溫飽問題都沒解決,談理想、談體面、談價值有意思嗎?

    馬斯洛沒說錯:

    物質是基礎,精神生活是建立在基本物質需求基礎之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問題疫苗會導致自閉症,這樣的說法對嗎?這兩者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