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足常樂0724
-
2 # 王年平
學而思,思而不學。原是聖人孔子的話。
學而不思是隻學習而不思考,不思索,不用,不連繫實際。
思而不學是光想事情,就不學習,糊思亂想。
一個是學而不用,一個是想而不學。
這兩種方法都不好。
一個光有空洞的理論,不聯絡實踐。無用。
一個是亂想,胡想,沒一點理論知認識。無成。
-
3 # 知行合一時
可以參照“知行合一”來理解,知與行同樣重要,但大多數是僅知不行。
學與思二者相較,思更易犯錯。
理解了“中國為學之道”,搞明白學問與思辨的關係,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什麼錯誤更容易犯?
●這種問題不能簡單的說,因為一些人的悟性高,每一個人的情商和智商程度不同。其實,智商高的人最容易犯這種低階錯誤,而順其自然的人則會成為一個會選擇自己在社會實踐中舉足輕重的人。這個問題與從小受到家庭環境與教育使孩子們懂得輕重返急。簡單理解就是:一個人不能讀死書或者死讀書。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有的放矢學習,活學活用。即善於理論聯絡實際,歸納總結,理解性記憶。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及學習方法。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至於說犯錯誤的機率因人而異,根本沒有一個標準,就像提問者今天提出這種問答題,就是一個容易犯錯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