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南韓。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都不是國家,是地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98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不少國家陷入衰退。這四個成功發展且位於東亞和東南亞的經濟體,其極為成功的經濟發展過程和經驗使其安然度過危機,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典型例子。它們利用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迅速走上發展道路,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國際社會普遍皆視亞洲四小龍為發達國家及地區。擴充套件資料香港、臺灣、新加坡、南韓都屬於幅員不大、工礦資源很少,但地理位置優越且同西方發達國家有特殊關係的國家(或地區),並均為東亞或東南亞強國(或地區),政治中心也都是亞洲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它們的經濟發展具有一些鮮明的特點:①增長速度快。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 ,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速度都接近或超過10%。②出口擴張迅速 。臺灣1970年出口總值是1960年的9倍,1980年為1970年的13倍;南韓1980年出口總值是1960年的534倍;新加坡1980年出口總值是1965年的20多倍。其間中國大陸在1972年後,海上貿易逐漸得到解封,急需補充工業產品,從這時起陸續有四小龍產品開始進軍中國大陸,使其工業產品更加日益猛增,它們長期的繁榮實質與開始擁有中國這個市場密不可分。③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南韓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從1961年的47.4%降為1985年的15% ,工礦業從16.5%上升為33.4% ;中國臺灣農業比重從1952年的35.7%降為1978年12.1%,工業比重從17.9%上升為40.3%。香港與新加坡也從轉口港變為工業城市。④人均國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⑤失業人數減少,收入分配相對平均。80年代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失業率都降到4%以下,收入分配與歐美等國相比較為平均。
“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南韓。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都不是國家,是地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98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不少國家陷入衰退。這四個成功發展且位於東亞和東南亞的經濟體,其極為成功的經濟發展過程和經驗使其安然度過危機,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典型例子。它們利用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迅速走上發展道路,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國際社會普遍皆視亞洲四小龍為發達國家及地區。擴充套件資料香港、臺灣、新加坡、南韓都屬於幅員不大、工礦資源很少,但地理位置優越且同西方發達國家有特殊關係的國家(或地區),並均為東亞或東南亞強國(或地區),政治中心也都是亞洲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它們的經濟發展具有一些鮮明的特點:①增長速度快。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 ,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速度都接近或超過10%。②出口擴張迅速 。臺灣1970年出口總值是1960年的9倍,1980年為1970年的13倍;南韓1980年出口總值是1960年的534倍;新加坡1980年出口總值是1965年的20多倍。其間中國大陸在1972年後,海上貿易逐漸得到解封,急需補充工業產品,從這時起陸續有四小龍產品開始進軍中國大陸,使其工業產品更加日益猛增,它們長期的繁榮實質與開始擁有中國這個市場密不可分。③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南韓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從1961年的47.4%降為1985年的15% ,工礦業從16.5%上升為33.4% ;中國臺灣農業比重從1952年的35.7%降為1978年12.1%,工業比重從17.9%上升為40.3%。香港與新加坡也從轉口港變為工業城市。④人均國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⑤失業人數減少,收入分配相對平均。80年代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失業率都降到4%以下,收入分配與歐美等國相比較為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