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刀刀嚯
-
2 # 落葉3片2片
任何事情都有個度,但是這個度一般由領導制定,那麼問題來了,利益的出發點不一樣,如果沒有制衡,就會導致膨脹,雙方都是,所以就會有法律規章啊制度啊道德啊用來平衡,但是人往往會因為做事情能用簡單的方法絕對不願意複雜化,導致度的制定者往往忽視其他人的利益,那作為要接受度的人往往只能忍受或者反抗,我們歷史上那麼多農民起義就是這個原因,還有一個道理,如果雙方力量懸殊,弱小的一方被欺負狠了,一般都會採取非正常手段迫使強的一方妥協,人都不傻,精英也不見得所有地方都強過別人,張飛不就被幾個不如他的副將割掉了腦袋,不是任性是就應該這樣,領導的不正確不能讓下面的給你背鍋
在法國,工人的罷工傳統從十九世紀就一直在延續,一般來說一個大規模的罷工運動,會促成一個國家新的權益合理化。
4月3日,法國鐵路和法國航空都雙雙罷工,預計三個月時間,他們罷工方式採取工作三天罷工兩天。這次法國鐵路罷工的原因是法國的政府對鐵路改革此次鐵路改革的重點:一是引進市場機制、部分自負盈虧;二是停止給予新招入職員“鐵路員工”的身份;取消鐵路員工相關福利待遇等。這種做法引起法國工會的強烈反應,呼籲鐵路員工進行長期虛線式罷工。
而對於法國的航空罷工,今年以來已經發生很多次,法國的公會那邊希望給職工加薪6%的要求。不僅僅是鐵路航空,還有公務員,醫療,學校等都經過公會,從而發動一系列的罷工過。
在法國,他們當中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儘管罷工造成很多不便,給政府帶去壓力煩擾,但是他們認為罷工有理。
說來就罷工,法國的工人為什麼這麼任性?
歷史傳統的罷工模式,促進了很多權益的合理化。比如說,在1936年的大罷工產生了“帶薪休假”的權益;19世紀至20世紀的多次大罷工的重要成果是減少了工作時間,現在法國每週工作時間為35小時。這些罷工的傳統文化在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時期慢慢形成。的到好處,得寸進尺,這麼來形容法國的一些人,不過分。
法國在以前的《人權宣言》的基本思想是:人人生而自由,權利平等等等一系列,還有宣傳人文主義的那些,對他們紮根思想,直至如今。當然,或許還有一些他們自身的原因,就是法國性格之中跟拿破崙一樣,好戰精神等等。
法國罷工這種是文化現象,法國很多工人透過這種方式希望政府看到,自己的訴求,維護自身的權利和利益,而同時,一些旁觀者也願意尊重他人的權利, 對罷工給他們生活帶來的不便表示寬容和理解。
法國的罷工,造成他們國家財富的巨大損失,以及他們自己形象等等,而作為國外的人,我們是不是看著呢?你覺得呢?你有啥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