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點點歷史

    我對文學研究不多,尤其不通詩歌,在我心中七律的巔峰之做就是杜甫的《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2 # 無聊到巔峰

    縱是幹了諂事閹黨、降清失節等以虧大節的事,錢謙益都未曾被同世、後世儒碩以‘人廢言’,足可想見其文章之高蹈。就以詩才而言,錢氏足當清代第一流作手。

    當然,有部分人在民族視覺上想當然的認為漢祚正統之明詩要優於清朝。但事實上,清雖異族,然政序平穩、文道昌繁,就文藝之發展來看,幾乎直逼唐宋,縱然單論以清詩,雖不能過盛唐,但就與明、元兩代而言,稱一句“中興”並不過分。清詩之開序,多為明季遺民。如錢謙益、吳偉業、龔鼎孳三人並稱“江左三家”,但當代真能互為抗手的大約就只是錢、吳二家了。

    錢謙益詩尤以律詩最為上乘。其中自是得益於他博通今古的史學家身份,使其律詩能“轉益多家”。在如噩夢般的明代贗古詩中,不獨限於明七子提出的“唐之後詩不必看”的狹隘視角,而獨能出入唐宋諸家之家,不可不謂復古之集大成者。

    以《有學集》觀之,如《武林觀棋六絕句》,《次秋八韻》、《西湖雜感》云云,動輒連歌和韻,一瀉數十首,龍先生稱其才力富健此可見一斑,從這個角度看,清代除去詞中之陳維崧,少人有此才思。

    其次,錢詩的復古是取前人之形,飾己之本色,跟明代無原則的模仿前人詩有本質的區別。程嘉燧在《初學集序》中則說,錢謙益的詩風為“奇怪險絕,變幻愈不可測”便是如此了。

    如碧雲寺詩,取意於唐人之風氣,但筆法工穩險刻猶近宋詩。

    觀棋詩則以小見大,縱橫捭闔於絕句之內,可見其氣魄

    又《和盛集陶落葉》,筆法宗老杜,又近小杜、劉禹錫。

    固其多變在筆法風格,而其不變之處則在作詩時之情感。

    以上,錢詩之豐茂、筆力、變化,在整個清代都算是僅見,並輩抗手也只有吳偉業,說他是清初詩壇盟主,清代第一流詩人,恰如其分。

  • 3 # 檸檬格格

    錢謙益的詩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中規中矩,一個是詩的內容並沒有提及百姓疾苦!

    可能錢謙益自小學習八股文的緣故,他的詩中規中矩,用典極多,毫無新意!繼承有餘,創新不足!

    他在《金陵雜題絕句》中,有數首雲:“淡粉輕煙佳麗名,開天營建記都城。而今也入煙花部,燈火樊樓似汴京。”

      “一夜紅箋許定情,十年南部早知名。舊時小院湘簾下,猶記鸚哥喚客聲。”

      “別樣風懷另酒腸,伴他薄倖耐他狂。天公要斷煙花種,醉殺揚洲蕭伯梁。”

      “頓老琵琶舊典型,檀槽生澀響零丁。南巡法曲誰人問?頭白周郎掩淚聽。”

    從這四首來看,均有用典,格局相似,內容上毫無新意!

    另外,錢謙益的詩文內容多以閨閣之事,對舊朝興衰之事,而沒有反應百姓疾苦之詩!

    同為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龔鼎孳雖入清廷為官,但是也心憂百姓!在對三人詩歌的評價上,時人及後人均有低龔之意,大概是因為其入仕清廷。

    龔在《定山堂集》裡,除了哀嘆自己的身世心境外,也有許多反映清初百姓生活的作品。如《挽船行》“兵船積甲如山陵,千夫萬卒喧催徵。悉索村巷閉空舍,枵腹負舟那即能”。《歲暮行》“荒葉落寡婦泣,山田瘦盡無耕農。男女逃竄迫兵火,十年不見旌旗空”。反映了由於清政府連年征戰,抓丁催餉,橫徵暴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因此詩人熱切地期待“何時戍罷科賦輕,飢鵠歸飛有完宅”的局面早日來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字歷史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