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生無知了ylh

    人一生下來,就有一種使命感,也就是在尋求自我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很多時候,我都在最求價值,而忽略了真實的使命。

    不要去很遠的地方去尋找,我的價值就在我接觸的每一個人,特別是自己的學生,真正地面對他們,真誠地、耐心地回答他們的問題,處理他們的事情,不管是幼稚的,無聊的,都要和學生做深入的交流,認識他們,幫助他們理解。

    很多時候,處理問題,因為時間有限,把很多事情都簡化了,而失去了和學生充分交流的機會。

    不要高高在上,真正站在和孩子一樣的認識高度去理解他們,這是老師的責任,也是老師的使命,只有做的天衣無縫,才是完美。

    還有,很多時候,利慾薰心,總要從這種教育中得到點實用價值,把教育換算成金錢,是一種得不償失,永遠無法達到師生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人生又是矛盾的,生活在物質化的社會里,又逼著人不得不向人民幣看齊,崇高和低俗就是這樣糾纏不清。

    教育的真境界,就是忘我,忘記自我的需要,自我的情感,無我的投入,全然無知的投入,才會不知疲倦,而悠然自得,只有覺得教育是自己理所當然要做的事情,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才會達到真善美的地步。

    很多時候,一個人很難改變教育和現實,那麼就改變自我的認識,自我的境界,原來可以心無旁騖的。

    老師的專注,才會變成學生的專注。只對著現象,而不用生髮旁支逸想。

  • 2 # 木匠坤

    在車水馬龍的馬路旁,種著一排排樹,在這些樹中,最起眼的就是靠在一起的兩棵樹了。一棵老樹,樹幹已經空心,樹皮在漸漸脫落,樹葉稀稀疏疏的,已經不有多少生機了;還有一棵小樹,今年剛長出的,瞧,那葉子,嫩嫩的,綠綠的。它身邊那些樹的風頭,都被它給搶光了。由於老樹和小樹明顯的對比,人們經過馬路時,都把目光落在了它們身上。不過它們倆的關係並不是很好。因為呀,這棵小樹瞧不起它身邊的這棵老樹。從小樹出生以來,它就瞧不起老樹。它瞧不起老樹那稀疏枯黃的葉子;瞧不起老樹那眼看就要脫盡了的樹皮;更瞧不起老樹那脆弱的,即將走到盡頭的生命。它從沒正眼看過老樹一眼。

    擴充套件知識:解釋

    話題是一個漢語詞,拼音是huà tí,指談話的題目;談論的主題。語出明無名氏《白兔記·團圓》:“貧者休要相輕棄,否極終有泰時,留與人間作話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研同學的春節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