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海93562041
-
2 # 無名4584111
這個問題之前看過影片。以前,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已經不能算是孃家人,因此,十幾年的養育之恩需要進行平衡,因此古代的結婚過程複雜,對應的聘禮彩禮等都相對要隆重一些,這個可以理解。現在不存在前半部分問題,也沒說女兒和孃家沒有關係,但是後半部分問題仍然存在,養了二十年的女兒給你了,總得補償一下。說一下自己的觀點。現在應該摒棄嫁娶的概念,就是和誰結婚,男方依然是兒子,女方依然是女兒,只不過都脫離原來的家庭組建一個新的家庭,重心當然是新組建的家庭,至於雙方父母,能力強的,條件好的,多照顧一些,條件不那麼好的,就少照顧一些。始終分清主次重點,何為情分,何為本分。
-
3 # 劉會賓
中國的傳統,不管是紅事(婚喜)白事(喪葬)都是要收禮的。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婚喪嫁娶的芸芸眾生可謂世代滔滔不絕,綿綿不斷。而每個家庭出現這樣的大事在當時財力的背景下,靠一己之力,恐怕都力不從心,難以應付。畢竟社會上有財富的人是少數,絕大部分是普通人。
有一句話叫做"眾人拾柴火焰高″,此時此刻,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來了,他們你一點我一點積少成多,就叫現在的水滴籌吧!很快就會渡過眼前的難關困境。
這是人類自發的一種互相幫助,潛意識裡也叫自我保護。來而不往非禮也,等下一次你遇到家庭這兩件大事,自然大家一樣禮尚往來。
這是一種人情,更叫一種美德。
-
4 # 窮則思變8271
給女方一點彩禮是應該的,己經是對親家了,況且女方父母把帶大的女兒嫁給男方家對吧!請問一下,這女的吃什麼長大的,就吃泥巴長大的也為小孩服務了20多年,讀書,穿,病痛呢!你想一想問問良心,要不要給一點彩禮?當然:一開口就多少多少,沒有就拜拜,這樣也不妥。既然對親就望長久,有困難時大家互相支援,這才明智!
-
5 # 芝士小黃豆
從現代社會的角度講,男方的彩禮和女方的嫁妝是對應的。現代家庭往往是獨生子女或者二胎,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方家庭大多數結婚時會給出對等價值甚至高出彩禮價值的嫁妝。同時,現代女方家庭中女方大多數被從小寵大的公主,女方家庭願意給出相當價值的嫁妝,只希望女兒出嫁在婆家能過的更好。因此結婚時候,男方不用太心疼彩禮,我相信很多女方家庭是會願意出相當價值的嫁妝作為回饋的。
從老一輩社會的角度講,彩禮一直傳承下來沒有被取消也是有它的意義的。當時社會女性地址較低,嫁出去的女兒相當於完全失去了。女性在婆家會做很多家務甚至碰到刁鑽的婆婆,十月懷胎生產面臨生命危險,還要含辛茹苦養育孩子,孩子出生後還要跟男方姓等等。因此彩禮一直被傳承了下來。
那麼普通家庭如何解決彩禮過高問題呢?
我覺得有兩個方法。
1.跟女方家庭溝通,說明自己家庭狀況,來讓女方家庭減少彩禮價值。
2.我還是贊同現代年輕人自己拼搏,不要給父母增添太多的壓力,現代社會只要你努力就會有收入。
回覆列表
不要彩禮你怎麼不嫁到女方呢?子女必須隨女方女方姓你願意不?你們這些不想出彩禮的人心理變態,總想不付出就想抱美人歸,煩了趕走再取,但勸天下女子們彩禮要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