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尾讀正史
-
2 # 歲月是把殺你刀02
主要原因是當時蜀漢的人口 國力都遠遠弱於曹魏 三國時期 由於連年軍閥混戰 華人口由漢武帝時期的5500萬 銳減到只剩600多萬 後期恢復至800多萬 這其中 佔據中原的曹魏 人口有600多萬 東吳有人口100多萬 蜀漢人口90多萬 因此即使蜀漢常年窮兵黷武 其所組建的軍隊也不過只有十幾萬而已 遠遠不是三國演義小說裡寫的劉備伐東吳時75萬的規模 而曹魏則可以輕鬆組建起50萬以上常備軍力 而且陝西地區雙方接壤地帶 地形對雙方都是易守難攻 在冷兵器時代 依託堅固城池 防守方可以佔據很大便宜 只要不犯錯 進攻方就會無計可施 所以蜀國曆經諸葛亮六出祁山 姜維九伐中原 都是興師動眾 但收效甚微 空耗國力 最後被晉國反推擊敗
-
3 # 在路上的尷尬
1.自身實力太弱:東漢版圖分為13個州,孫權佔荊州和揚州,蜀漢佔益州,其餘都歸曹魏所有。在看蜀漢夷陵之戰已經耗盡了蜀國國力。
2.蜀漢人才凋零: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唯一一個厲害點的姜維還是曹魏招降過來的。
3.敵方君主並非昏庸無能之輩:當時曹魏是曹丕即位而後曹睿在然後司馬懿司馬昭主政,這四個人都是英明睿智的君主。
4.蜀漢是進攻方,曹魏積極防守以逸待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諸葛亮在世時都是蜀國主動打曹魏,曹魏則是積極防守,每次都是因為糧草跟不上。而且諸葛亮也知道不可能滅掉曹魏,每次出征並不是全軍出擊,只是日常騷擾減緩曹魏的發展速度。
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是有原因的,主要有以下三個:
第一,國力弱於曹魏。
這是最重要的原因,季漢困居蜀地,糧少兵弱,以弱國伐強敵,難度很大。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季漢人力不足,《三國志》記載季漢滅亡時僅有人口九十萬,兵十萬而已。而諸葛亮北伐之前,還經歷了劉備的夷陵慘敗以及南中之亂。其次季漢人才匱乏,因為人口基數不足導致季漢後期在人才上遠遠不能和曹魏相比。再者季漢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諸葛亮的補給線相當脆弱,很難支撐起一場跨國戰爭。劉備在漢中之戰擊敗曹操,靠的是諸葛亮坐鎮成都“足兵足食”,季漢都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所以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其後勤系統的壓力是要原高於曹魏的。
第二,內部問題複雜。
雖然歷史上的季漢未必如現在人所猜測的那樣有“派系之爭”,但內部關係複雜是必然的。劉備入蜀後,徵用大批當地人才,諸如譙周、法正、黃權等人都是劉璋舊臣。而像關張趙、糜竺這類則是起初就隨劉備東征西討的老臣。還有諸葛亮、魏延、李嚴這些荊州人。諸葛亮北伐期間就曾出過李嚴謊報軍情的拖後腿現象。所以諸葛亮北伐期間,還要顧慮後院是否起火。
第三,曹魏人才輩出
眾所周知,諸葛亮總共四次北伐,遇上的對手各不相同,但都是曹魏的精英人才。其中戰果和希望最大的第一次北伐,曹魏主帥是最後的“五子良將”張郃,張郃在街亭擊敗馬謖,曹真在萁谷擊敗趙雲,讓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成為泡影。後面幾次北伐面對的還有曹真,郭淮,郝昭,司馬懿等名將,確實難以取勝。
綜上所述,諸葛亮以弱伐強,確實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