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傲翔鷹

    謝謝邀請。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是公認的科幻電影史NO.1,原因就是該片的拍攝理念、手法、風格都是超前的、獨創的,被後來的很多片子所模仿。片子開頭的骨頭下落切換到空間站的蒙太奇鏡頭、獨石的哲學意味、觸控式螢幕、掌上電腦、輪式離心重力飛船、休眠艙、AI的反人類思維、純能量生命體、太多的此前從未有過的腦洞使當時的電影界和觀眾歎為觀止(那可是1968年,計算機還是電晶體的,國際空間站還沒出現)。但是說到硬傷,其實任何科幻片如果吹毛求疵,都是能找出毛病的。只是高水平科幻片會巧妙的避開科學漏洞。例如大劉在寫《三體》時,沒有描述三體人的樣貌,這是相當高明的,因為對幻想的東西虛構太多,就會陷入主觀和個人水平的侷限中,被觀者一眼看穿。《2001太空漫遊》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沒有過多描寫虛構的無法證實的東西,都用欲言又止的隱喻,例如AI霍爾9000為什麼要幹掉船員,獨石來自哪裡、什麼構造,究竟是誰把船員變為純能量生命……都沒有描述,僅僅用劇情暗示和鋪墊,讓觀眾自己去盡情想象。所以該片巧妙避開了能產生硬傷的情節,讓人無法挑出毛病。五十年多過去了,這部片子的特效已經落伍,可是其思想內涵在科幻電影史已經樹立了里程碑,只有《星際穿越》能望其項背,原因只有一個:創新。這也提醒電影人:拍科幻片不要一味去模仿他人,要有自己的核心思想和創新。用這個標準看,目前看到的《流浪地球》之後的那些跟風蹭熱度的所謂科幻片,大多是模仿、生搬硬套之作,用道具特效硬往科幻題材上湊,不是末日災難就是外星人入侵,要麼就是機械戰甲和鐳射槍大戰,純屬動畫片真人版,根本沒有科學人文思想。就像再拍攝《水滸》,場景換成火星,108將全都穿機械外骨骼,手中武器是鐳射刀、鐳射斧、量子錘,大反派叫銀河皇帝,劇情是搶奪從仙女座大星雲運往M87星團的生辰綱,這就叫科幻片?對不起,這叫科幻元素型別片。所以《2001太空漫遊》告訴我們,高水平科幻片是獨創思想+獨創腦洞+獨創特效,劇情遠高於道具特效。中國科幻,最缺的是好編劇。

  • 2 # 多維觀世界

    說《太空漫遊》沒有科學硬傷是不對的,任何一部電影認真找,都能找到科學硬傷。如果按照時人給《流浪地球》挑刺的手法,這裡面硬傷還是不少的。

    一,黑石是什麼?人的智慧是自然進化的結果,這是目前科學界的共識。電影裡說是黑石賜予的,不可信。一塊石頭沒有那麼大能力。還有黑石為什麼只是讓河這一岸的猿產生智慧,另一岸的卻沒有。(科學研究表明太陽現在不可能發生氦閃,所以電影的大前提就是錯誤的)。

    二,僅僅靠這幾十只初具智慧的猿就能傳承人類文明到現在?幾十萬年的歷程,要和猛獸鬥,和自然鬥,和疾病鬥,和自己人鬥。別說幾十個人,即使幾百個幾千個,要想在危險重重的歷程中生存下來,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帶著地球流浪兩千多年,期間多少不可預測因素,氧氣不夠怎麼辦,能源不夠怎麼辦,人們心理能否承受,新星系也不一定適合生存。很可能還沒有到達比鄰星,人類就滅亡了)。

    三,就是以2001年人類的能力是不可能建設太空及月球基地的,更不可能到達木星。(2075年人類不可能有重核聚變技術,地球發動機更不可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的男朋友是怎麼撩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