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努力生活的大聰

    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詞,意為心中的日月,英語發音源於康方言南路十語群體中甸的藏語方言。“香格里拉”一詞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藏文獻資料中就有記載,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作“xamgyinyilha”意為“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一詞的含義與中甸縣古城藏語地名“尼旺宗”相一致。後來,“香格里拉”這一詞彙被小說《失去的地平線》介紹引用後成為一個特有地名。

    書中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大約在60年前,幾個英華人因為一次意外而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顯然這裡是藏區,四面雪山環繞,大峽谷的谷底有金礦,在這個似乎與世隔絕的地方,他們受到了極好的接待,在這裡時間似乎失去了意義,他們覺得自己正處在東方文化的神秘核心。隨著瞭解的深入,他們知道在這裡時間確實失去了意義,這裡的人們驚人的長壽,在這裡多種宗教並存,在一個喇嘛寺院中,他們見到了當地的精神領袖——一個活佛,在活佛的影響下,他們中的一些人被東方文化所折服,他們覺得世界已向他們展開了令人驚奇和敬畏的一面,在峽谷中人們活得逍遙自在,靜靜地享受Sunny和雪山的賞賜,卻對峽谷的黃金不屑一顧,喇嘛寺領導著整個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會,香格里拉居住著以藏民族為主的居民,他們的信仰和習俗各不相同,有儒教、道教、佛教等教派,但彼此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幸福安康。在香格里拉的所有領域,在處理各教派、各民族、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時都遵守著“適度”的美德,認為人的行為有過度、不及和適度三種狀態,過度和不及都是罪惡的,只有適度才是最完美的,香格里拉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種氣候、多種地理相容並存的地方。

  • 2 # 使用者9355476909815

    “香格里拉”一詞源於藏經中的香巴拉王國,在藏傳佛教的發展史上一直是“淨土”的代名詞,在現代更多的人稱它為“世外桃源、烏托邦、理想國”,據藏經記載,“香格里拉”隱藏在青藏高原某個神秘的地方,整個王國被雙層雪山環抱,由八個成蓮花瓣狀的區域組成,中央聳立的同環雪山,初稱為卡拉巴王宮,宮內居住著香巴拉王國的最高領袖。

    1922年至1949年一位來自西方的探險家美籍奧地利人約瑟夫·洛克。他以撰稿人和攝影師的身份以麗江為中心,在中國的西南一帶進行考察,把他對西南所見所聞寫成了考察筆記,並附上大量的照片。在《國家地理雜誌》發表,這些文章和圖片的發表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轟動。同時也引起了西方世界對這一地區的極大興趣。

    詹姆斯·希爾頓洛克的文章中獲得靈感,寫下了《消失的地平線》這一小說。

    小說講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名西方人闖入了神秘的中國藏區,經歷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件。們發現這裡有連綿的的雪山,寧靜的湖泊,幽深的峽谷,成群的牛羊,湛藍的的天空,金碧輝煌的廟宇。樸實、熱情的當地人熱情的接待他們。這裡的人們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世間萬物和平相處。小說一經面世,立即引起西方世界的關注和追捧,尋找香格里拉成為西方人的夢想。這本小說後來被好萊塢拍成電影,電影播出後引發了世界上對尋找的“香格里拉”熱潮。

    後來,列舉出一系列的證據:稱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州府中甸縣的景色和小說中描述的“香格里拉”一模一樣。後經過國務院批准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也是雲南藏傳佛教文化最純正的地方,宗教氣息又給這裡添上了一筆神秘的色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物理?-磁鐵正負極相吸引.只要一極轉動一下為什麼會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