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苦行僧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這樣的現象見的太多了,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就是典型的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如果是在四年級成績才開始下降,的確還是好的,往往是很多留守兒童在父母離開後成績就開始大幅度下滑了。有以下幾點原因:

    隔代親的現象很普遍。爺爺奶奶在家照顧孩子,但溺愛的成分居多,所以當孩子有什麼不滿意的時候,不想寫作業的時候,甚至想買什麼亂七八糟的玩具時,一般都會滿足,從而引起孩子的惰性。

    當孩子還是小學生時,本應得到父母更多的愛,但父母卻離開了,這對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的確是一種打擊,尤其是心理上的打擊。我的初中班級裡曾出現一個男孩,經常在宿舍半夜坐起來睡不著,同學都很害怕。我與該生聊天才知道,他是太想父母了。

    如果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甚至開家長會,學校的一切活動父母都不參與的話。孩子在同學面前更抬不起頭,甚至有人會嘲笑:“沒人要”,這在無形中給孩子的壓力是非常非常大的。

    爺爺奶奶在身邊,但他們的文化水平不一定能夠輔導得了孩子的學習了。所以容易導致,作業不會寫,到校受批評,從而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最後破罐子破摔。

    現在僅僅是小學四年級,僅僅是成績差,這還不是太嚴重。一旦孩子到了初中,進入青春期,如果這種留守現象還沒有改觀的話,孩子更容易受外界各種誘惑的影響,沾染不良習氣,結交一些狐朋狗友來沖淡內心的“孤獨和無助”,那時候就離違法犯罪不遠了。

    希望家長記住,陪伴是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的愛是孩子最需要的情感!

  • 2 # 牛刀小試713

    我是老師,這種現象看在眼裡,痛在心裡。要是我是家長,我寧可回家吃蘿蔔咽糠,也絕不冷落孩子。

    通常出現這種狀況家長都會著急的為孩子找輔導班或輔導老師,希望透過補課提高學習成績。但我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訴你,你會一次次更失望,等你痛下決心之時已為時已晚,悔不當初。為什麼呢?因為孩子缺少的不是老師的教育,缺少的是父母的關愛。有了父母持續的關愛,孩子才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留守兒童非常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有的漸漸自閉,有的自暴自棄。老師很容易發現這些,即使老師加倍去關愛你的孩子,結果還是蒼白無力的,你的孩子將會繼續下滑,甚至一去不復返。

    因此,你還有幾分愛子之心的話,不要再鑽到錢眼裡了,拋棄遠方的一切回家吧!孩子需要你的親情。不要想著多為孩子賺錢而放棄了孩子的未來,那樣的想法是很傻的。以上句句忠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飯盤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