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nusn45940

    1、於時風波未靜。譯文:當時戰亂沒有靜。古義:指戰亂。今義:風浪,常用來比喻糾紛或亂子。

    2、嘗從人事。譯文: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古義:指做官。今義:常用義,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或關於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調 配,獎罰等工作。

    3、尋程氏妹喪於武昌。譯文:不久程氏妹在武昌去世。古義:不久。今義:常用義為“尋找”“追尋”等。

    4、悅親戚之情話。譯文:心喜親戚所說的知心話。古義:內外親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義:常用於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

    5、悅親戚之情話。譯文:心喜親戚所說的知心話。古義:知心話。今義:男女間表示愛情的話6、於是悵然慷慨。譯文:於是惆悵感慨。古義:感慨。今義:指大方的行為。7、恨晨光之熹微。譯文:恨天亮的太慢。古義:遺憾。今義:指一種情感,多為“仇恨”之意。8、將有事於西疇。譯文:就將要到田間去耕種。古義:指耕種之事。今義:指發生某事。/泛指。9、幼稚盈室。譯文:孩子很多。古義:小孩。今義:指不成熟的做法。10、知來者之可追。譯文:我明悟過去的錯誤已不可挽回古義:挽救,補救。今義:追趕,追求。11、策扶老以流憩。譯文:拄著柺杖出去走走。古義:柺杖;今義:扶著老人。12、問征夫以前路。譯文:問行人前面的路程。古義:行人;今義:指出徵的人13、既窈窕以尋壑。譯文:既到曲折幽深的山谷探尋淙淙溪流。古義:幽深曲折的樣子;今義:女子文靜而美好。14、景翳翳以將入。譯文:Sunny漸漸暗淡,太陽快落山了。古義:Sunny;今義:景色。《歸去來兮辭》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抒情小賦。擴充套件資料:歸去來兮詞類活用:1、名詞作動詞:樂琴書以消憂(琴,書:名詞用作動詞,彈琴,讀書)。譯文:喜歡彈琴讀書藉以消解憂愁。或棹孤舟(棹:槳,這裡用作動詞,用槳劃)。譯文:有時划著一葉小船。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詞作動詞,拄著)。譯文:拄著柺杖出去走走。2、名詞作狀語:園日涉以成趣(日:名詞作狀語,每天)。譯文:每天到園子裡散散步,自成樂趣。時矯首而遐觀(時:名詞作狀語,常常)。譯文:時常抬頭向遠處眺望。情在駿奔(駿:名詞作狀語,像駿馬)。譯文:情在飛奔。當斂裳宵逝(宵:夜晚,這裡用作狀語,在晚上)。譯文:收拾行裝連夜離去。3、形容詞作名詞: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詞用作名詞,傲然自得的情懷)。譯文:靠著南窗來寄託傲然自得之情。攜幼入室(幼:形容詞用作名詞,兒童、小孩)。譯文:我帶著幼兒們進入屋室。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詞用作名詞,兒童、小孩)。譯文:孩子很多4、動詞作名詞:瓶無儲粟,生生所資(生生:前“生”,維持;後“生”,動詞用作名詞,生活)。譯文:米缸裡沒有剩餘的糧食,賴以維持生計的本領。審容膝之易安(容膝:動詞用作名詞,僅能容納雙膝的小屋)。譯文:深知在簡陋的小屋容易使人安身。5、使動用法:眄庭柯以怡顏(怡:使動用法,愉快,使愉快)。譯文:看著院子茂盛的樹枝露出快樂的容顏。審容膝之易安(安:使動用法,使……安適)。譯文:深知在簡陋的小屋容易使人安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考研用過紅果研嗎,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