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179493786

    意識流小說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興起的文學流派。但它滑共同的組織和綱領,也沒有發表宣言,只是運用"意識流"方法寫作的若干作家不自覺的自然組合。它以英國為中心,主要在小說領域,對電影和電視也頗有影響。

      “意識流”的提法,最早出現在研究心理學的著作中,最先由美國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來。他在1884年發表的《論內省心理學所忽略的幾個問題》一文中,認為人類的思維活動是一股切不開、斬不斷的“流水”。他說:“意識並不是片斷的連線,而是不斷流動著的。用一條‘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來表達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後,我們再說起它的時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識流或者主觀生活之流吧。”後來,他又在《心理學原理》(1890)一書的第九章中 加以詳盡的闡發。

      詹姆士的理論被二十世紀初期的一些小說家運用到文學創作中,因而形成意識流文學。英國女作家陶羅賽·瑞恰生在1915年發表的小說《尖尖的屋頂》是這種文學最初的代表作。到四十年代,意識流小說發展到了高潮。代表作家有英國的詹姆斯·喬伊斯、浮吉尼·伍爾孚和美國的威廉·福克納等人。最著名的意識流小說有《尤利西斯》(喬伊斯)、〈喧囂的憤怒〉(福克納)、《波浪》(伍爾孚)以及《乞力馬紮羅的雪》(海明威)等等。

      意識流作家竭力探求和建立自己的文學理論和藝術手段。他們認為,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期的批判現實主義有著明顯的侷限,那就是不重視人物的心理描寫,只重視人物的性格描寫和環境描寫,而且這種性格僅僅表現為理性活動。因此,不足取者居多,成功者極少。他們確信,只有人的精神和意識才是生活的"真實",在意識之中主要又受下意識的支配,下意識是最真實的心理,尤其是“性愛”,它是人的其他心理的原動力。由於性愛與社會環境形成衝突,受外力或自我抑制,因而就產生了人和各種思想感情。顯然,這是弗格伊德(又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的因襲與搬用,也是對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曲解。鑑於上述的認識,作家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展示人的意識活動和內心奧秘上。

      在表現手法上,意識流作家較多地採用了內心獨白、時序顛倒的途述方法;象徵性的藝術結構,自由聯想(包括事實與夢幻、現實與回乙的相互交織,來回流動);類似蒙太奇的銜接技巧,語言形式的離奇的試驗以及捨棄標點符號,等等。由於意識流小說家的主觀性和片面性,使得他們的小說走到荒謬絕倫的地步,而終於衰落下來,被其他藝術流派所取代。

      但是,作為一種藝術手法來說,“意識流”仍然有其可取之處。意識流小說能打破時空界限,進行立體交叉式的敘述,在有限的篇幅,短暫的時間內,反映出人物思想活動的全過程,因而具有較大的濃縮性和凝聚力。例如,喬伊斯長篇小說《尤利西斯》,就是集中記述三個主要人物在都柏林一天之內的經歷和感受;伍爾孕夫人著的《達羅維太太》,只寫女主義公在十二小時內在倫敦街頭及家中的見聞觀感;奧茨不滿萬字的短篇小說《過關》,只寫女主人公雷尼從加拿大進入美國國境線上的一剎那。這些傷口截取了生活的一個橫斷面,著力向縱深方向發展,將人物複雜的內心活動透徹地輻射、流動出來,使讀者如臨其境,心潮起伏,思緒萬千。在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方面,意識流小說作了比較深入的探索,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自本世紀二十年代以來,歐美各國的小說多少都"意識流"的影響。

      作為當代歐美的一種文藝思潮流派來說,意識流小說已日趨衰敗,目前已不存在意識流小說這樣一個獨立的文學流派;但作為一種藝術手法來說,“意識流”依然存在。因為它有其合乎生活和藝術規律的一面,如能合理運用,會有助於人物形象有的刻畫和深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硝煙反應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