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餘秋風雨

    展開全部

    轉:南開大學孟昭連先生專文介紹過古代皇帝說什麼話,可以據此推想古人平常怎麼說話。下面是先生的原文: 古代皇帝說什麼話 孟昭連 偶見有人在網上發問:“古代皇帝說什麼話?”於是引起網友的熱烈迴應,有人說皇帝肯定說的是文言,有人說皇帝其實也是說的白話。筆者以為這個問題提得很好,表面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它涉及語言與文字的關係這樣一個大問題。 隨便翻一下古代的史書,就會發現不論是王公貴族還是文人雅士,都是說的文言,就連鄉野百姓也是“之乎者也”不離口,至於皇帝的“金口”一開,更是文辭高古,聲調鏗鏘,動輒就是“朕”如何如何。這樣,無形中就讓我們覺得古人都是說的文言。其實並非如此,文言反映的古代語言是不真實的,古代皇帝說話也和老百姓一樣,說的是大白話。 我們不妨以明代皇帝朱元璋為例。明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四日,朱元璋接見孔子五十五代孫衍聖公孔克堅,有如下一段對話:“(上曰:)‘老秀才,近前來。你多少年紀也?’對曰:‘臣五十三歲也。’上曰:‘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當。你常常寫書與你的孩兒,我看資質也溫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綱五常垂憲萬世的好法度,你家裡不讀書,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寫書教訓者,休怠惰了。於我朝代裡你家裡再出一個好人呵不好?’”讀了這段對話,感覺就像是兩個老漢在拉家常,絲毫也沒有皇帝的神聖感。朱元璋不但與人對話用日常口語,就是下的“聖旨”有時也用白話。洪武三年,一道有關戶帖制度的“聖旨”是這樣寫的:“說與戶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戶口不明白哩!教中書省置天下戶口的勘合文簿戶帖。你每戶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將他們所管的應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寫著他家人口多少,寫得真著,與那百姓一個戶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來了。”其後的永樂皇帝、嘉靖皇帝都下過類似的白話詔書。 明代皇帝說的是白話,那麼宋代皇帝呢?宋代皇帝也是說白話,不會說文言。宋代的開國皇帝趙光胤,不但自己說白話,而且對文人動輒“之乎者也”十分不滿。據《湘山野錄》載,宋太祖一次與趙普登朱雀門,見門額上題“朱雀之門”,便問趙普為什麼不只寫“朱雀門”?那個“之”字有什麼用?趙普回答說是“語助詞”。太祖便譏諷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明確表達出對文言的不屑。太祖是武人出身,他覺得用口語“朱雀門”就足夠了,沒有必要中間加個“之”字。宋度宗還用白話批公文,在一篇御批中有這樣的話:“所有陳世崇詩文稿都好,可再揀幾篇來,在來日定要,千萬千萬!”顯然這就是宋代的口語,而《宋史》中記載的宋人語言則是不真實的。 從理論上說,文字應該是語言的反映,所以書面語理應與口語保持一致。但中國古代的語言發展並非如此,唐宋以來,文人、史官在執筆為文時,並不按照口語本來的樣子書寫,而是講究“文必秦漢”,也就是要使用古人的詞彙和語法來表達,這樣才顯得“高雅”,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與口語脫離的所謂“文言”。其後一直到晚清,歷代文人都是如法炮製,在作文記史的時候要把口語“翻譯”成文言,以書寫當代口語為恥為俗。二十四史及其他古代文言作品,都是這樣寫成的。偶然也有少量白話書面語成了“漏網之魚”,沒能變成文言,像上面的這幾個例子,反而成為語言學家窺探古代語言真貌的寶貴材料。相對與文言而言,宋元以來逐漸發展成熟起來白話書面語,是與當時的口語基本一致的,像宋元話本、明清章回小說,都是用白話寫成的,作品中的語言更接近歷史的原貌。由此看來,要想了解宋元人如何說話,要看話本小說,不能看《宋史》;要了解明清人如何說話,要看《金瓶梅》、《紅樓夢》,不能看《明史》,也不能看《聊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PPOr11s和r15夢境版、vivox21哪款適合拍照(主要自拍和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