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位歷史名人 下面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1、理學鼻祖周敦頤
周敦頤(1017.5.5~1073) 字茂叔,號濂溪,漢族,宋營道樓田堡(今湖南道縣)人,北宋著名哲學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兩漢而下,儒學幾至大壞。千有餘載,至宋中葉,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明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宋史·道學傳》將周子創立理學學派提高到了極高的地位。
2、特科狀元吳必達
吳必達,字村卿,宋寧宗、理宗年間(1195年—1264年)在世,今道縣梅花鎮石下渡村人。吳必達自幼天資穎悟,勤奮好學,凡經史百家之書,讀後過目不忘。蒼天不負苦心人,嘉定三年(1210年)考中進士,淳佑元年(1240年)殿試又力挫群英,大魁天下,考中特科狀元。中國歷史上文人中狀元后,轟動京師,往往萬人空巷,到御街爭看風流才子,皇帝還要賜宴賦詩。吳必達中狀元后,當時皇帝的御詩已失傳,卻保留了吳必達自己寫的《及第謝恩詩》:“聖朝耕化廣搜賢,丹陛遙瞻穆穆天。歷數萬年垂正統,精微一理得心傳。輸忠敢罄劉賁膽,擢第應同李邰肩。四海尚期王德洽,小臣稽首頌周篇。”後來授建康府教授(職能是掌管京師學校科舉),淳佑七年提升為奉儀郎尚書、禮部架閣兼給事中,佩紫金魚袋。他辦事嚴正,公私分明,在當時很有聲望。告老歸鄉後寄情山水,病逝後葬在白馬渡附近。
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科舉出類拔萃的人物,把州學之後聳立的“元峰”取名狀元山,並在山旁興建了一座狀元亭。狀元亭比狀元山還高,八角雙層,小巧玲瓏,登臨上層,遠吞山光,平挹江瀨。是個清靜幽雅所在。可惜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侵略軍一把火燒的蕩然無存。1999年,縣委招待所新僻“怡園”,並在狀元山旁重建了狀元亭,以此紀念吳必達。
3、一代名臣何凌漢
何凌漢,字雲門,號仙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八月出生道州東門村。如果僅以功名和官職來衡量,他算得上道州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人。
清嘉慶十年,他考中乙丑科殿試一甲三名進士(俗稱探花),授編修之職,大考二等,提拔為司業,後來升為右庶子,主持廣東、福建鄉試,留任福建學政。道光六年,授順天府尹。順天府尹是正三品,掌管京師治安等重要職能,在當時是一個顯赫的官職。後來歷任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督察院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兼署禮部左侍郎、典浙江鄉試並留督學政、吏部尚書、戶部尚書。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職逝世,被追贈為太子太保,諡號文安。道江鎮在解放前名文安鎮,取義於此。
何凌漢功名顯赫,是從基層(七品小京官)一步步腳踏實地地累積而到朝中一品大員。對封建王朝,可謂盡心職事,政績卓著,深得最高統治者青睞。當時,為少數以南方漢人背景居於要津的先驅。
何凌漢仕宦之餘,以書法見長。史稱“遇誥冊重大字多出其手,以書法重海內,故朝廷文字之役,絡繹無間。”《皇清書史》中有“何凌漢,書法重海內,所書碑版,學者珍習之”之語。他的書法蘊含嚴謹秀俊之氣,有歐(歐陽洵)褚(褚遂良)筆意,在當時名重四海。
4、晚清書法家何紹基
今故宮博物院書法陳列館陳列了中國四大書法流派的作品,道州何紹基的作品,是四大流派之一。
何紹基(1790年—1873年)字子貞,號 叟,又號東洲居士,道州東門村人,與其弟紹業為孿生。童年時代,和弟弟隨母在州西小坪村生活。他舅父廖先瑞對兩兄弟視如己出,送他們讀私塾,對他幼年影響很大。八歲時隨母入都,在父親和名師孫鏡塘的教誨下勤奮攻讀。十八歲應京兆試,取眷錄。道光十一年取優貢生,道光十五年鄉試第一,次年中進士,授職編修,任文淵閣校理、國史館協修、纂修、總纂提調等職。先後出任福建、貴州和廣東等省鄉試正、副主考官。咸豐二年,曾兩次受到皇帝的召見,出任四川學政。
有四位歷史名人 下面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1、理學鼻祖周敦頤
周敦頤(1017.5.5~1073) 字茂叔,號濂溪,漢族,宋營道樓田堡(今湖南道縣)人,北宋著名哲學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兩漢而下,儒學幾至大壞。千有餘載,至宋中葉,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明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宋史·道學傳》將周子創立理學學派提高到了極高的地位。
2、特科狀元吳必達
吳必達,字村卿,宋寧宗、理宗年間(1195年—1264年)在世,今道縣梅花鎮石下渡村人。吳必達自幼天資穎悟,勤奮好學,凡經史百家之書,讀後過目不忘。蒼天不負苦心人,嘉定三年(1210年)考中進士,淳佑元年(1240年)殿試又力挫群英,大魁天下,考中特科狀元。中國歷史上文人中狀元后,轟動京師,往往萬人空巷,到御街爭看風流才子,皇帝還要賜宴賦詩。吳必達中狀元后,當時皇帝的御詩已失傳,卻保留了吳必達自己寫的《及第謝恩詩》:“聖朝耕化廣搜賢,丹陛遙瞻穆穆天。歷數萬年垂正統,精微一理得心傳。輸忠敢罄劉賁膽,擢第應同李邰肩。四海尚期王德洽,小臣稽首頌周篇。”後來授建康府教授(職能是掌管京師學校科舉),淳佑七年提升為奉儀郎尚書、禮部架閣兼給事中,佩紫金魚袋。他辦事嚴正,公私分明,在當時很有聲望。告老歸鄉後寄情山水,病逝後葬在白馬渡附近。
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科舉出類拔萃的人物,把州學之後聳立的“元峰”取名狀元山,並在山旁興建了一座狀元亭。狀元亭比狀元山還高,八角雙層,小巧玲瓏,登臨上層,遠吞山光,平挹江瀨。是個清靜幽雅所在。可惜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侵略軍一把火燒的蕩然無存。1999年,縣委招待所新僻“怡園”,並在狀元山旁重建了狀元亭,以此紀念吳必達。
3、一代名臣何凌漢
何凌漢,字雲門,號仙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八月出生道州東門村。如果僅以功名和官職來衡量,他算得上道州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人。
清嘉慶十年,他考中乙丑科殿試一甲三名進士(俗稱探花),授編修之職,大考二等,提拔為司業,後來升為右庶子,主持廣東、福建鄉試,留任福建學政。道光六年,授順天府尹。順天府尹是正三品,掌管京師治安等重要職能,在當時是一個顯赫的官職。後來歷任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督察院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兼署禮部左侍郎、典浙江鄉試並留督學政、吏部尚書、戶部尚書。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職逝世,被追贈為太子太保,諡號文安。道江鎮在解放前名文安鎮,取義於此。
何凌漢功名顯赫,是從基層(七品小京官)一步步腳踏實地地累積而到朝中一品大員。對封建王朝,可謂盡心職事,政績卓著,深得最高統治者青睞。當時,為少數以南方漢人背景居於要津的先驅。
何凌漢仕宦之餘,以書法見長。史稱“遇誥冊重大字多出其手,以書法重海內,故朝廷文字之役,絡繹無間。”《皇清書史》中有“何凌漢,書法重海內,所書碑版,學者珍習之”之語。他的書法蘊含嚴謹秀俊之氣,有歐(歐陽洵)褚(褚遂良)筆意,在當時名重四海。
4、晚清書法家何紹基
今故宮博物院書法陳列館陳列了中國四大書法流派的作品,道州何紹基的作品,是四大流派之一。
何紹基(1790年—1873年)字子貞,號 叟,又號東洲居士,道州東門村人,與其弟紹業為孿生。童年時代,和弟弟隨母在州西小坪村生活。他舅父廖先瑞對兩兄弟視如己出,送他們讀私塾,對他幼年影響很大。八歲時隨母入都,在父親和名師孫鏡塘的教誨下勤奮攻讀。十八歲應京兆試,取眷錄。道光十一年取優貢生,道光十五年鄉試第一,次年中進士,授職編修,任文淵閣校理、國史館協修、纂修、總纂提調等職。先後出任福建、貴州和廣東等省鄉試正、副主考官。咸豐二年,曾兩次受到皇帝的召見,出任四川學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