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42775933251

    第一步就是讓孩子理解“物權”的概念,對於孩子來說,也就是讓他們能夠分清“你的、我的、別人的、大家的”,以及“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搶。”

    3歲以前的孩子有“自我中心”的特點,對什麼東西都說“是我的!不過,這也正是他們探索物權界限的階段,所以,從孩子兩三歲開始,我們就可以留意讓孩子分清家裡的東西,哪些是他的,哪些是大人的。

    比如,刷牙的時候,告訴孩子:“這是爸爸的牙刷、這是媽媽的牙刷,這個帶小獅子圖案的是你的牙刷。”吃飯的時候,也可以請孩子“自己拿自己的小碗。”“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示範什麼是“尊重物權”

    除了讓孩子明確分清“你的、我的”,我們還需要讓孩子理解“別人的東西不能搶,要徵得別人同意才可以用。”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為孩子示範,如果想用別人的東西,可以怎麼做。比如,當你想用孩子的水彩筆時,即使可以隨手拿來用,不妨也問一問孩子:“我可以借用一下你的水彩筆嗎?”還有,像我們昨天介紹的那樣,當您想把孩子的舊玩具、舊衣服送人時,也一定要徵得孩子的同意,如果被孩子拒絕了,那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而不要勉強孩子哦。只有孩子得到足夠的尊重,才能學會尊重別人的物權。

    當孩子形成“用別人的東西先詢問”的好習慣時,自然也就不會搶別人的玩具了。

    以上皆是引導方面的。

    具體懲罰方面需要看具體情況與情景,但是建議不要體罰。至於你所說的發脾氣,建議你還是把家庭環境描述下,比較好。因為每個孩子不是天生的壞脾氣,或多或少是由於家庭導致的。

    與其找孩子的問題,不如想想孩子周圍人的問題。(這是個很嚴肅的事情。)

  • 2 # 高速的命中

    寶寶的這種行為主要是不願與人分享自己的東西,這也是每個寶寶 生長髮育 的必經階段,說明寶寶的自我意識在發展。隨著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都會出現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但是,寶寶的這種“以自我為中心”,與成人期的“自私”是不同的。寶寶之所以以自我為中心,是因為他的自我意識尚未發育成熟。在寶寶眼裡,會覺得世界都是以我為中心的。加之3歲以前寶寶的 思維 方式多是非黑即白的,所以,在他看來,這世界上的東西要麼都是我的,要麼都是你的。3歲之前的寶寶大都覺得身邊的一切東西都是我的,一般沒有分享的意識和概念。因此,當寶寶出現拒絕分享,一口一個“這是我的”的時候,說明寶寶的自我意識在發展是值得欣喜的。不要強迫分享,確認“這是我的”?能夠讓寶寶感到安全。如果寶寶感覺身邊所有的東西都不是他的,他會非常慌張。只有確認一些東西是他的,才能讓他有安全感。因此,媽媽應該尊重寶寶自我意識發展特定時期的這個表現,承認一些東西的確是寶寶的,讓他感到安全。同時,媽媽可以給寶寶一些分享意識的引導,但絕不要強迫寶寶分享。媽媽可以用“交換”的方式,嘗試引導寶寶分享。比如:寶寶,你看那個小朋友的 玩具 好像也很好玩,你用你的玩具和他交換一下,這樣你就可以玩到一個新玩具了。寶寶如果不接受你的建議,一定不要強迫,生硬地從寶寶手裡奪出玩具,強行分享,是不可取的。媽媽一定要嘗試讓寶寶知道,這個玩具是你的,即使暫時分享給小朋友,這個玩具依然是你的,不會沒有了,這樣寶寶就會感到安全了。成長過程中特定時期的一些行為是不給媽媽面子的,媽媽一定不要因為面子而揠苗助長。很多媽媽強迫寶寶分享,是礙於自己的面子。可事實上,寶寶成長過程中很多特定時期所表現出的行為,是不給媽媽面子的。媽媽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發展,但是人的成長是有其特定規律的,寶寶不可能完全按照媽媽的預期來鹹長。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會透過自身的體驗來建構自己的思維方式,如果媽媽一味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寶寶,要求寶寶做到超出實際年齡的禮貌和規則,長此以往,寶寶就會逐漸喪失自主性,成年後會變成一個很容易依賴別人做出決定的人。當寶寶拒絕跟不熟悉、不瞭解或不喜歡的人分享時,媽媽要尊重。因為這是很正常的行為,即使是成人有時也會這樣。媽媽要做的不是強迫分享,而是幫助寶寶和陌生小朋友建立友誼關係。一旦友誼關係建立,寶寶就會自然樂於分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嚴重狂躁症,中度抑鬱症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