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一句驚世駭俗之言,出自莊子的《胠篋篇》。字面意思很明白:聖人不死絕,世間大盜也就不滅絕。如此說來,“聖人”簡直就是“大盜”的同義詞了。
於是有許多人讀不明白。
先說何謂“聖人”。
聖人,就是為世間立下行為規範、成為人類楷模的人。古時有句話,道是:“天生聖人,為世作則。”意即指此。有意思的是,“為世作則”一句音近“為世作賊”,可能是冥冥中的天意巧合。明朝初年,有個叫徐一夔的儒生在給朱元璋的賀表中就寫下了這句話,結果惹得朱元璋大怒,說:“則字音近賊也!”竟因此砍了徐教授的腦袋。
儒家學說引導人們成“聖”,孔子自然是最有資格成“聖”的,所以被儒生們尊為“聖人”,唐太宗封之為“先聖”,宋真宗封之為 “至聖”,意思是聖人的頂峰。既然“聖人”稱號在孔子這裡封了頂,那麼,以後出現的“聖人”的稱號就不能超過孔子,所以孟子只能做“亞聖”,顏子為“復聖”、曾子為“宗聖”、子思為“述聖”。
秦漢之後,便極少有人能當得起“聖人”這一桂冠了。敢稱聖人的,一是南宋的朱熹,再就是清末的康有為“康聖人”了。
那麼,為世間立下準則、成為人類楷模的人,這樣的人應該越多越好啊,莊子怎麼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呢?
僅就這一句話而言,我不得不佩服莊子深刻而銳利的思想。
二、
人之本性是什麼呢?筆者曾寫過一篇論文:《人性本私論》。人之本性,不是“善”,也不是“惡”,而是“私”。西方市場經濟學理論有個前提:人都是自私的!人生於世,只要思維正常,都在謀求利益的最大化,這是人之常情。
正因這個理論,所以只有實行市場經濟才能激發人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力,才能帶動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中國古人也早就認識到人性這一特點,所以有句古語說:“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如果沒有市場經濟體制的激勵,如果沒有人們追逐利益的深層動力,就不會有當今“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繁榮發達的經濟成就和物質文明。
這也可以解釋同樣的土地、同樣的人民,為什麼在五六十年代農業合作社時期農民卻吃不飽飯、城裡人必須用飯票限量購糧的原因。
而“聖人”們的理論——或者說“聖人理論”,也有個前提:人性本善!由性本善,可推匯出人的本性都有“聖人”基因,也即佛家所說的“世間眾生悉有佛性”。
這麼一來,人們無論是制定政治制度還是經濟政策,都有個前提: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人人皆可為聖人”。“人之初,性本善。”這話比“人性本私”要漂亮得多、動聽得多,也更能得到理想主義者的認可。於是,人們在此漂亮話的引導下一次次地進入誤區、栽進陷阱而不自知。
由於漠視人自私的本性,所以由此為基點的政策無不反人性而為。南宋的“朱聖人”號召大家“滅人慾,存天理”,但他自己就做不到。據檢舉他的某大臣說,“朱聖人”娶了兩個尼姑做了小妾,還與兒媳婦不清不白。朱聖人嚇得趕緊上疏向皇帝作檢討。
朱聖人為了讓男人們不受女色誘惑,有兩項可以申請諾貝爾獎的偉大發明,一是“朱文公兜”,二是“朱文公簾”。所謂“朱文公兜”,就是要求婦女出門時不準暴露身體的任何部位,連頭也不能露,要用一塊布將頭包起來,僅在眼睛處留兩個小孔。這有點像當年阿富汗塔利班對阿富汗婦女的要求,也不知塔利班向朱文公的後人支付專利費沒有。
所謂“朱文公簾”,要求婦女在其房間外面要掛上竹簾子,道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進”。家裡來了客人,婦女不能走出簾子,也不能隨便向外看。後世的皇后、太后要替幼年的皇帝處理國家大事,也不得不遵守朱聖人定下的規則,必須藏到簾子後面,謂之“垂簾聽 。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一句驚世駭俗之言,出自莊子的《胠篋篇》。字面意思很明白:聖人不死絕,世間大盜也就不滅絕。如此說來,“聖人”簡直就是“大盜”的同義詞了。
於是有許多人讀不明白。
先說何謂“聖人”。
聖人,就是為世間立下行為規範、成為人類楷模的人。古時有句話,道是:“天生聖人,為世作則。”意即指此。有意思的是,“為世作則”一句音近“為世作賊”,可能是冥冥中的天意巧合。明朝初年,有個叫徐一夔的儒生在給朱元璋的賀表中就寫下了這句話,結果惹得朱元璋大怒,說:“則字音近賊也!”竟因此砍了徐教授的腦袋。
儒家學說引導人們成“聖”,孔子自然是最有資格成“聖”的,所以被儒生們尊為“聖人”,唐太宗封之為“先聖”,宋真宗封之為 “至聖”,意思是聖人的頂峰。既然“聖人”稱號在孔子這裡封了頂,那麼,以後出現的“聖人”的稱號就不能超過孔子,所以孟子只能做“亞聖”,顏子為“復聖”、曾子為“宗聖”、子思為“述聖”。
秦漢之後,便極少有人能當得起“聖人”這一桂冠了。敢稱聖人的,一是南宋的朱熹,再就是清末的康有為“康聖人”了。
那麼,為世間立下準則、成為人類楷模的人,這樣的人應該越多越好啊,莊子怎麼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呢?
僅就這一句話而言,我不得不佩服莊子深刻而銳利的思想。
二、
人之本性是什麼呢?筆者曾寫過一篇論文:《人性本私論》。人之本性,不是“善”,也不是“惡”,而是“私”。西方市場經濟學理論有個前提:人都是自私的!人生於世,只要思維正常,都在謀求利益的最大化,這是人之常情。
正因這個理論,所以只有實行市場經濟才能激發人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力,才能帶動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中國古人也早就認識到人性這一特點,所以有句古語說:“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如果沒有市場經濟體制的激勵,如果沒有人們追逐利益的深層動力,就不會有當今“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繁榮發達的經濟成就和物質文明。
這也可以解釋同樣的土地、同樣的人民,為什麼在五六十年代農業合作社時期農民卻吃不飽飯、城裡人必須用飯票限量購糧的原因。
而“聖人”們的理論——或者說“聖人理論”,也有個前提:人性本善!由性本善,可推匯出人的本性都有“聖人”基因,也即佛家所說的“世間眾生悉有佛性”。
這麼一來,人們無論是制定政治制度還是經濟政策,都有個前提: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人人皆可為聖人”。“人之初,性本善。”這話比“人性本私”要漂亮得多、動聽得多,也更能得到理想主義者的認可。於是,人們在此漂亮話的引導下一次次地進入誤區、栽進陷阱而不自知。
由於漠視人自私的本性,所以由此為基點的政策無不反人性而為。南宋的“朱聖人”號召大家“滅人慾,存天理”,但他自己就做不到。據檢舉他的某大臣說,“朱聖人”娶了兩個尼姑做了小妾,還與兒媳婦不清不白。朱聖人嚇得趕緊上疏向皇帝作檢討。
朱聖人為了讓男人們不受女色誘惑,有兩項可以申請諾貝爾獎的偉大發明,一是“朱文公兜”,二是“朱文公簾”。所謂“朱文公兜”,就是要求婦女出門時不準暴露身體的任何部位,連頭也不能露,要用一塊布將頭包起來,僅在眼睛處留兩個小孔。這有點像當年阿富汗塔利班對阿富汗婦女的要求,也不知塔利班向朱文公的後人支付專利費沒有。
所謂“朱文公簾”,要求婦女在其房間外面要掛上竹簾子,道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進”。家裡來了客人,婦女不能走出簾子,也不能隨便向外看。後世的皇后、太后要替幼年的皇帝處理國家大事,也不得不遵守朱聖人定下的規則,必須藏到簾子後面,謂之“垂簾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