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13657868027

    來福建過,這邊有博餅的習俗。有很多的博餅活動,像正統商城、廈門小魚網的中秋博餅線上活動,你都可以參與瞭解下,很有意思的。

    博餅的話,最為開心便是中狀元跟古人中狀元的那種喜慶是一樣的。代表來年天天好運,鴻運高照。

  • 2 # 使用者6388594151025

    每年中秋差不多正是農忙時節。北方又特別重視禮尚往來、風俗人情,所以儘管很忙還是會提著禮物走親戚。小時候中秋的禮物必然有月餅。一般是五仁和黑芝麻的吧,記憶中永遠是那個味道,不像現在,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而且當時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腳踏車,“吱嘎吱嘎”,有時甚至要騎十幾公里,然後趕回來。坐在親戚家的陽臺下,手拿分給的大紅石榴,望著院子裡高高堆起的玉米堆,聽大人講近來的變化。

    那時候之所以忙,因為一般是在田裡把玉米棒子掰下來用車拉回家,堆成一堆,然後撥去玉米皮,再把玉米穗轉移到房頂晾曬,幹得差不多了再脫粒,將玉米粒跟裡面的芯分開。田裡的玉米秸稈也要割倒,拉回家,一般是立在牆外,小時候沒少在裡頭穿來穿去,全然不顧玉米葉子像小銼刀一樣把身上割得一道又一道紅印。玉米秸稈主要是用於鍘了之後喂牛,或者做燒飯的柴火。田裡玉米的根部很早之前是要用钁頭撅起來撿出去,然後用犁以及耙鬆土,準備播種小麥。當時的每一程式都是由人力完成,所以真的是農忙。農民都喜歡說“顆粒歸倉”,也就是一定要把田裡的糧食收到糧倉裡以後才算安心。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夠堅持去探望一遍親戚,若不是傳統禮數的約束,想必早就被推遲或者遺棄了。

    中秋時,除了在自己院子裡用手撥玉米棒子皮,還有可能是在“摔花生”。也就是把剛從田裡收來整株還帶著些許鮮土的花生,從秧上摔下來。將一把長背木椅放倒,抓起幾簇花生秧衝著椅子邊沿一下又一下地摔打,將花生跟秧分開。月光下,偶爾吃幾顆鮮花生,清脆香甜。再或者就是跑去看看煮的青豆角,大青豆角摘掉葉子,剩下滿株掛滿圓鼓鼓的豆莢,一個人能吃幾株。

    已經記不得是什麼時候被告訴月宮裡有一棵大桂樹和兔子,中秋擺上月餅、豆角、魚等以示豐收,自己也堅信看到了月亮裡的桂樹。儘管實際上是多年之後到了南方才真正見到桂樹,聞到桂花香。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中秋節的時候往往是剛剛開學沒多久,當時中秋還不是法定假日,回不了家。知道家裡正是農忙,一般是拿了班級裡發的月餅,跟平常下了課一樣。

    其實什麼時候是不一樣呢?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有的不一樣不過是我們內心的對映。

    再後來有一年中秋是在海上過的,當時唯一有個遺憾就是實在想不起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作者了,可是船上又沒有訊號,無法百度。一直以來會覺著自己的記憶力還好,偶爾會有些小時候背誦過的詩句蹦到腦海裡。但如果想要找它的主人卻實在找不到,會焦慮得像撿到了別人的東西不敢提前回家的感覺。

    用今天的眼光看過去的事情,不免感慨萬千。

    怕自己會忘掉當年艱苦卻純粹的日子,怕自己再給今天的人講的時候,他們會投來不解的眼光。怕自己會丟掉那身對世界充滿敬畏的靈氣。

    真正實現經濟繁榮是從工業化開始的,還是因為工業化經濟開始繁榮起來了呢?

    今天中秋節農村已經基本上機械化,可以機器實現收割、脫皮、脫粒、秸稈還田、旋耕鬆土、機耕。所以再給小侄女講過去的事情的時候,她滿眼放光,你們那時候好好玩啊。

    她的中秋節也有屬於她的記憶吧。

    羅胖說新工具總是能夠迅速把人們分為兩類人,一類是相信並使用新工具,於是走向更遠方,還有一類是保守著舊有的方式,看著周圍天翻地覆,不以為然。其實人們開始拿起新工具走向遠方的時候,勢必經過深思熟慮、自我掙扎,因為丟掉手裡原來屬於自己的東西一定很痛。

    費孝通說鄉土中國的最高理想是“無訟”,在熟人社會中,人們做事不是靠商業和法治,而是靠道德和禮治。就好像足球比賽中每個人都能自覺遵守雙方的規則,而犯規的代價不單是被罰,更是整個球隊和指導員的恥辱。

    每一位在外的遊子因為了解或者接受了一些新的思維方式,難免要在同一個身體裡審視“現代”和“鄉土”兩套價值判斷,正是長大。

    希望你不止看到表面的規則,也能看到表面背後的故事。

    希望你不止看到故事的情緒,也能看到情緒背後的事實。

    希望你不止看到天上的月亮,也能看到人們心中的月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手機可不可以設定兩個密碼進入不同的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