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科普了關於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的區別(多重人格就是精神分裂?大錯特錯!)。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些有關多重人格的書、電影、以及電視劇。
*註明一下,以下介紹的多重人格不包含雙重人格,也可以說是因為雙重人格的影片太多了。
書
《24個比利》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這本書是擁有心理學背景的作家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於1981年出版的描述多重人格患者比利密里根(Billy Milligan)的真人真事的傳記式小說
1977年,比利因犯下連續強暴和搶劫案遭到美國俄亥俄州警方的逮捕。在審問時,比利卻說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毫無記憶。在法庭上,辯護律師請來了4位精神科醫生和1位心理學家,證明比利患有多重人格,獲判無罪。
在治療中發現,一共有24個人格存在於比利的體內:除比利外,還有2個主要的人格是亞瑟(Arthur)和雷根(Ragen);根據他們的判定,分為7個不惹人厭人格,他們之間可以自由分享意識;以及14個惹人厭的人格,不能分享意識;最後一個人格便是老師,是二十三個自我人格的融合體,這本書也是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的。
《24重人格》
(First Person Plural: My Life As A Multiple)
最初一直以為這本書和《24個比利》是同一本書,只是翻譯過來的名字不一樣,後來才發現居然是不同的兩本小說。
相同的是,兩本書都是關於多重人格患者的寫實傳記;不同於《24個比利》,《24重人格》是由多重人格患者卡梅倫韋斯特(Cameron West)自己來撰寫的。不管是書、電影、電視劇都是從第三方的角度,收集資料撰寫出來。而這一本則是患者來記錄下自己的經歷,由患者轉變為心理醫生,本就是一件極具勇氣的事。
韋斯特原本是一位十分成功的商人,和哥哥合夥開了間公司,家庭美滿。在治療腮腺炎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居然患上了多重人格,最開始的不接受,導致部分人格對他肉體進行報復,夫妻關係也瀕臨破裂;幸好遇到一位醫生,引導他,妻子也一直支援著他。最終慢慢成為心理學家,學會管理著自己體內的人格。然而,這其中的不安、害怕、恐懼只有透過書中的文字才能深深體會到。
電影
《致命ID》
(Identity)
對於許多電影來說,一旦被告知是多重人格,就相當於提前劇透,對於觀影效果立馬暗淡許多。
整部電影沒有一點無用的鏡頭,所有的情節都設下伏筆,邏輯清晰。真的不想說太多,大家一定要看!看完一遍之後再去豆瓣上看看各路大神的分析,你會發現智商遭到了碾壓。沒關係,我們可以再看一遍?
《分裂》
(Split)
16年上映的影片,相比於《致命ID》,可能也就只有畫質上可以勝過了吧。
據說《分裂》是以《24個比利》為參考,重新撰寫的新劇本,也是23+1人格的故事。但可能之前觀眾的期待太高,前期的噱頭都放在了24人格上,等觀眾到了影院觀看時,才發現整部影片更集中於三個受困於室內的十幾歲女孩,面臨著一個危險的多重人格患者生命威脅。不得不承認,主角們的演技都十分線上,但是對於最初的期望值而言,還是有點失望。
電視劇
《Kill me, Heal me》
《Kill me, Heal me》自15年一推出,就掀起整年韓劇高潮。講述有七重人格的財閥三世車度賢(池城飾)和他的秘密女主治醫生吳??珍(黃靜茵飾)的治癒系、搞笑、浪漫、愛情故事,簡單概括為七個葫蘆娃大戰蛇精病醫生的故事。像這種一人分飾七個角色,小孩、女人、暴力、霸道等,演技稍有差池,就會讓觀眾出現尷尬癌。但是池叔的演技真的是炸裂啊,完全不會覺得尷尬,非常值得看。(同樣都是拿著手機,給人感覺完全不一樣,表白池叔!)
《柒個我》
這部劇就是改編自韓劇的《Kill me, Heal me》,由張一山飾演韓劇中池城飾演的角色。整部劇所有的看點可能就是張一山的演技了。可是因為臺詞、背景音樂、打光沒有起到很好的烘托,導致就算是張一山演技線上,還是會覺得十分尷尬啊。
幾何映像與生活的精彩不期而遇
昨天我們科普了關於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的區別(多重人格就是精神分裂?大錯特錯!)。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些有關多重人格的書、電影、以及電視劇。
*註明一下,以下介紹的多重人格不包含雙重人格,也可以說是因為雙重人格的影片太多了。
書
《24個比利》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這本書是擁有心理學背景的作家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於1981年出版的描述多重人格患者比利密里根(Billy Milligan)的真人真事的傳記式小說
1977年,比利因犯下連續強暴和搶劫案遭到美國俄亥俄州警方的逮捕。在審問時,比利卻說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毫無記憶。在法庭上,辯護律師請來了4位精神科醫生和1位心理學家,證明比利患有多重人格,獲判無罪。
在治療中發現,一共有24個人格存在於比利的體內:除比利外,還有2個主要的人格是亞瑟(Arthur)和雷根(Ragen);根據他們的判定,分為7個不惹人厭人格,他們之間可以自由分享意識;以及14個惹人厭的人格,不能分享意識;最後一個人格便是老師,是二十三個自我人格的融合體,這本書也是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的。
《24重人格》
(First Person Plural: My Life As A Multiple)
最初一直以為這本書和《24個比利》是同一本書,只是翻譯過來的名字不一樣,後來才發現居然是不同的兩本小說。
相同的是,兩本書都是關於多重人格患者的寫實傳記;不同於《24個比利》,《24重人格》是由多重人格患者卡梅倫韋斯特(Cameron West)自己來撰寫的。不管是書、電影、電視劇都是從第三方的角度,收集資料撰寫出來。而這一本則是患者來記錄下自己的經歷,由患者轉變為心理醫生,本就是一件極具勇氣的事。
韋斯特原本是一位十分成功的商人,和哥哥合夥開了間公司,家庭美滿。在治療腮腺炎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居然患上了多重人格,最開始的不接受,導致部分人格對他肉體進行報復,夫妻關係也瀕臨破裂;幸好遇到一位醫生,引導他,妻子也一直支援著他。最終慢慢成為心理學家,學會管理著自己體內的人格。然而,這其中的不安、害怕、恐懼只有透過書中的文字才能深深體會到。
電影
《致命ID》
(Identity)
對於許多電影來說,一旦被告知是多重人格,就相當於提前劇透,對於觀影效果立馬暗淡許多。
整部電影沒有一點無用的鏡頭,所有的情節都設下伏筆,邏輯清晰。真的不想說太多,大家一定要看!看完一遍之後再去豆瓣上看看各路大神的分析,你會發現智商遭到了碾壓。沒關係,我們可以再看一遍?
《分裂》
(Split)
16年上映的影片,相比於《致命ID》,可能也就只有畫質上可以勝過了吧。
據說《分裂》是以《24個比利》為參考,重新撰寫的新劇本,也是23+1人格的故事。但可能之前觀眾的期待太高,前期的噱頭都放在了24人格上,等觀眾到了影院觀看時,才發現整部影片更集中於三個受困於室內的十幾歲女孩,面臨著一個危險的多重人格患者生命威脅。不得不承認,主角們的演技都十分線上,但是對於最初的期望值而言,還是有點失望。
電視劇
《Kill me, Heal me》
《Kill me, Heal me》自15年一推出,就掀起整年韓劇高潮。講述有七重人格的財閥三世車度賢(池城飾)和他的秘密女主治醫生吳??珍(黃靜茵飾)的治癒系、搞笑、浪漫、愛情故事,簡單概括為七個葫蘆娃大戰蛇精病醫生的故事。像這種一人分飾七個角色,小孩、女人、暴力、霸道等,演技稍有差池,就會讓觀眾出現尷尬癌。但是池叔的演技真的是炸裂啊,完全不會覺得尷尬,非常值得看。(同樣都是拿著手機,給人感覺完全不一樣,表白池叔!)
《柒個我》
這部劇就是改編自韓劇的《Kill me, Heal me》,由張一山飾演韓劇中池城飾演的角色。整部劇所有的看點可能就是張一山的演技了。可是因為臺詞、背景音樂、打光沒有起到很好的烘托,導致就算是張一山演技線上,還是會覺得十分尷尬啊。
幾何映像與生活的精彩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