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禮”為西周之禮)。“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修養方法。出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復周禮為己任,並把克己復禮稱之為仁。顏淵向孔子詢問什麼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這種解釋。因此,可以把克己復禮視為孔子早年對仁的定義。
詞語辨析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我們對孔子的這段話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何謂復禮
我們前面討論過《論語·衛靈公》中,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的涵義,知道“義以為質”中的“義”是“禮”的質,是“禮”的唯一標準。所以,“復禮”的意思是要求我們的行為要回復到禮之質“義”上,按公義、公理來辦事。
克己物件
“克己”的己字應該是對天下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個人都作到“克己”,則“天下歸仁”就順理成章了。另一種理解,“克己”是專指居上位的當政者,依“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的思想理論,當政者“克己”作示範,老百姓跟著也“克己”,當每一個人都作到了“克己”,人們的行為都回復到公義上了,則當然“天下歸仁”。
克己之意
在《論語·里仁》中,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關於“自省、自責、自訟”曾子的名言是:“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但一般人很少有自責精神,孔子就曾感慨地說:“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論語·公冶長》)
克己內容
關於“克己”的“自戒”內容。在《論語·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在《論語·顏淵》裡,孔子在回答樊遲問“辨惑”時,講的不是分辨是非之道,而是自修自戒。他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是強調遇事戒衝動。
克己關鍵
說到底“克己”只是剋制念頭。《書》曰:“惟聖罔唸作狂,惟狂克唸作聖”。聖是通明,狂是昏愚,心思通明為聖,倨慢為狂。而“聖”與“狂”之間的轉換隻在“罔念”與“克念”之間。克己復禮只在剋制我們的邪念,以立人之正念。
子曰:“仁乎遠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從“仁義”的概念“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和對“克己”含意的討論,孔孟原儒的思想對人的要求都是對自己言,對君主居上位者言的,並且對居上位者有更高的要求,《論語·子路》中,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儒家在君王與臣民之間真實作到“不偏不倚”,我是看不出孔孟之道有維護了誰、袒護了誰的意思。
社會心理解析
天津醫科大學王英博士從社會心理方面做出如下解析:
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復周禮為己任,並把克己復禮稱之為仁。顏淵向孔子詢問什麼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這種解釋。因此,可以把克己復禮視為孔子早年對仁的定義。這種定義,對理解孔子心性思想的意義有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
明確了心性修養應以集體為重心的原則。也就是說,當個人的慾望和社會公允的行為規範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剋制個人慾望,而選擇社會規範。當時孔子個人認為,周禮是天下公允的行為規範,應該被廣泛遵循。在對周禮的認識上,孔子顯得過於主觀了。社會所以遺棄了周禮,畢竟有著遺棄它的理由,實際上週代禮樂崩潰已經勢不可擋了。如果擱置下孔子對周禮的個人看法問題,而考慮在個人和集體之間衝突的處理原則上,孔子選擇尊重多數人的感覺、尊重別人的感覺,並把這種尊重超越在對個人慾望之上。所以,周禮可以崩潰,而孔子的仁道卻會長期存在。
第二方面
承認個人慾望與社會規範之間存在著衝突的一面。遵守社會公允的禮儀制度,常常需要剋制自己。克,表明了對自身慾望的抑制,也表明了自身慾望和社會規範不是完全統一的。如上所述,孔子早年的心性思想中存在的一個重大缺陷就是在“復”字上。克己復禮,而不是克己守禮。一個“復”字,說明這種“禮”已經失去了。既然已經不存在了,也就不是集體所期望的社會規範了。因此,“復禮”不僅是對自己慾望的不尊重,也是對當時社會心理的普遍不尊重。這不僅註定了孔子政治生涯的失敗,也和孔子晚年對仁道的重新理解不完全一致。
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禮”為西周之禮)。“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修養方法。出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復周禮為己任,並把克己復禮稱之為仁。顏淵向孔子詢問什麼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這種解釋。因此,可以把克己復禮視為孔子早年對仁的定義。
詞語辨析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我們對孔子的這段話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何謂復禮
我們前面討論過《論語·衛靈公》中,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的涵義,知道“義以為質”中的“義”是“禮”的質,是“禮”的唯一標準。所以,“復禮”的意思是要求我們的行為要回復到禮之質“義”上,按公義、公理來辦事。
克己物件
“克己”的己字應該是對天下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個人都作到“克己”,則“天下歸仁”就順理成章了。另一種理解,“克己”是專指居上位的當政者,依“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的思想理論,當政者“克己”作示範,老百姓跟著也“克己”,當每一個人都作到了“克己”,人們的行為都回復到公義上了,則當然“天下歸仁”。
克己之意
在《論語·里仁》中,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關於“自省、自責、自訟”曾子的名言是:“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但一般人很少有自責精神,孔子就曾感慨地說:“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論語·公冶長》)
克己內容
關於“克己”的“自戒”內容。在《論語·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在《論語·顏淵》裡,孔子在回答樊遲問“辨惑”時,講的不是分辨是非之道,而是自修自戒。他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是強調遇事戒衝動。
克己關鍵
說到底“克己”只是剋制念頭。《書》曰:“惟聖罔唸作狂,惟狂克唸作聖”。聖是通明,狂是昏愚,心思通明為聖,倨慢為狂。而“聖”與“狂”之間的轉換隻在“罔念”與“克念”之間。克己復禮只在剋制我們的邪念,以立人之正念。
子曰:“仁乎遠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從“仁義”的概念“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和對“克己”含意的討論,孔孟原儒的思想對人的要求都是對自己言,對君主居上位者言的,並且對居上位者有更高的要求,《論語·子路》中,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儒家在君王與臣民之間真實作到“不偏不倚”,我是看不出孔孟之道有維護了誰、袒護了誰的意思。
社會心理解析
天津醫科大學王英博士從社會心理方面做出如下解析:
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復周禮為己任,並把克己復禮稱之為仁。顏淵向孔子詢問什麼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這種解釋。因此,可以把克己復禮視為孔子早年對仁的定義。這種定義,對理解孔子心性思想的意義有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
明確了心性修養應以集體為重心的原則。也就是說,當個人的慾望和社會公允的行為規範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剋制個人慾望,而選擇社會規範。當時孔子個人認為,周禮是天下公允的行為規範,應該被廣泛遵循。在對周禮的認識上,孔子顯得過於主觀了。社會所以遺棄了周禮,畢竟有著遺棄它的理由,實際上週代禮樂崩潰已經勢不可擋了。如果擱置下孔子對周禮的個人看法問題,而考慮在個人和集體之間衝突的處理原則上,孔子選擇尊重多數人的感覺、尊重別人的感覺,並把這種尊重超越在對個人慾望之上。所以,周禮可以崩潰,而孔子的仁道卻會長期存在。
第二方面
承認個人慾望與社會規範之間存在著衝突的一面。遵守社會公允的禮儀制度,常常需要剋制自己。克,表明了對自身慾望的抑制,也表明了自身慾望和社會規範不是完全統一的。如上所述,孔子早年的心性思想中存在的一個重大缺陷就是在“復”字上。克己復禮,而不是克己守禮。一個“復”字,說明這種“禮”已經失去了。既然已經不存在了,也就不是集體所期望的社會規範了。因此,“復禮”不僅是對自己慾望的不尊重,也是對當時社會心理的普遍不尊重。這不僅註定了孔子政治生涯的失敗,也和孔子晚年對仁道的重新理解不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