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反切的兩個字,前一個字叫反切上字,簡稱切上字或上字,後一個字叫反切下字,簡稱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簡稱被切字。 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 例如,“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聲母D+宗的韻母ong=冬Dong反切 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讀若"之後創制的一種注音方法,又稱"反"、"切"、"翻"、"反語"等。反切的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起源反切最早在漢朝稱為反語。反切漢代已經發展成熟,並非魏晉時期受到外來佛教影響,梵語只是字母並無反切之功能,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篇》雲:"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陸德明《經典釋文》也說:"孫炎始為反語,魏朝以降漸繁。"事實上,孫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東漢服虔注《漢書》"惴,音章瑞反"。孫炎對反切進行了整理,並編成了《爾雅音義》。以上文章明確表示了反切是漢朝時期產生的。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的基本資料,是漢語音韻學的基礎之一。據歷史學家范文瀾研究,音韻學開始於東漢末年,當時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啟示,創反切法來注字音。孫炎作《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一般認為孫炎是反切的創始人。唐代時,僧人守溫取漢字為三十聲母,宋人又補充為三十六字母,以韻書的韻母字作為韻母。反切法益為精密,成為最通行的注音法。改良用反切注音,有很大的侷限性。這表現在三方面:①反切上下字都含有多餘成分,在拼合時有一定障礙;②反切上下字可用的字過多,使用的人難於掌握;③有些窄韻,不得不偶爾借用其他韻的字作反切下字,造成切音不準確的弊病。正因為早期反切存在這樣嚴重的缺陷,所以後代人不斷從各方面對反切進行改良。代表性的主張反映在下面幾種書裡:明代呂坤《交泰韻》,清代潘耒《類音》。這兩部書立志革除舊反切的弊病,設計反切的基本出發點是儘量使兩字連讀就能拼出被切字音來。他們的改良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①反切上字不僅考慮到與被切字的聲紐相同,清濁一致,而且也考慮到等呼相應。被切字是洪音字,上字用洪音;被切字是細音字,上字用細音;被切字是開口字,上字用開口;被切字是合口字,上字用合口。②下字儘量用不帶子音聲母的字。③不全用與被切字聲調相同的字作反切上字。在這個問題上,呂坤、潘耒的做法不完全一致。呂坤主張以入切平,以平切入,以上切上,以去切去;潘耒主張以仄切平,以平切仄。④被切字是平聲字,反切下字照顧到陰陽分類,被切字陰平,下字用陰平;被切字陽平,下字用陽平。這是因為當時北方話和多數方言平聲已經分化成陰陽兩類。⑤反切下字儘量減少、劃一,減輕使用者的負擔。這樣的改良固然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方便,但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弊端。一定要用以母音開頭的字做反切下字,而同韻的以母音開頭的字畢竟是少數,這樣勢必找出一些冷僻字做反切下字。用難認的字為常見字做反切,就失去了注音的作用。明清之際楊選杞《聲韻同然集》。這部書作於1659年,平入二聲已完稿,上去二聲未成,現在存世的是平聲和入聲的一部分。他的改良主要有兩點:①減少反切上下字的字數。楊氏把所有韻歸併為25類,稱為"大韻";把聲紐定為31個,稱為"字祖"。每"大韻"又分"宏"、"中"、"細"3類。"宏"相當於合口洪音,在"宏"聲韻裡確定15個字充當反切上字,13個字充當反切下字;"中"相當於開口洪音,在"中"聲韻裡確定21個字充當反切上字,24個字充當反切下字;"細"相當於開口和合口細音字,在"細"聲韻裡確定31個字充當反切上字,24個字充當反切下字。"宏"、"中"、"細" 3類反切上下字的總和是 124個,不到《廣韻》反切上下字總數的1/12。②儘量選用不帶聲母的影喻兩紐字做反切下字,有些韻沒有影喻兩紐的字,不得不選用曉匣等紐的字。楊選杞的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也有不足之處。因為反切上下字數目太少,有時不能不採取"借用"的方法,書中多次說"勉借"、"勉求",甚至說"勉而又勉"。淘汰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佈了國語注音字母(聲母二十四個,韻母十六個),反切法遂被淘汰。反切原理用作反切的兩個字,前一個字叫反切上字,簡稱切上字或上字,後一個字叫反切下字,簡稱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簡稱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例如,《廣韻》"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聲母、宗的韻母和聲調為冬注音。反切的產生,是為了補救讀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漢字注音方法的一個巨大的進步,標誌著漢語語音學的開始。
用作反切的兩個字,前一個字叫反切上字,簡稱切上字或上字,後一個字叫反切下字,簡稱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簡稱被切字。 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 例如,“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聲母D+宗的韻母ong=冬Dong反切 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讀若"之後創制的一種注音方法,又稱"反"、"切"、"翻"、"反語"等。反切的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起源反切最早在漢朝稱為反語。反切漢代已經發展成熟,並非魏晉時期受到外來佛教影響,梵語只是字母並無反切之功能,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篇》雲:"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陸德明《經典釋文》也說:"孫炎始為反語,魏朝以降漸繁。"事實上,孫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東漢服虔注《漢書》"惴,音章瑞反"。孫炎對反切進行了整理,並編成了《爾雅音義》。以上文章明確表示了反切是漢朝時期產生的。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的基本資料,是漢語音韻學的基礎之一。據歷史學家范文瀾研究,音韻學開始於東漢末年,當時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啟示,創反切法來注字音。孫炎作《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一般認為孫炎是反切的創始人。唐代時,僧人守溫取漢字為三十聲母,宋人又補充為三十六字母,以韻書的韻母字作為韻母。反切法益為精密,成為最通行的注音法。改良用反切注音,有很大的侷限性。這表現在三方面:①反切上下字都含有多餘成分,在拼合時有一定障礙;②反切上下字可用的字過多,使用的人難於掌握;③有些窄韻,不得不偶爾借用其他韻的字作反切下字,造成切音不準確的弊病。正因為早期反切存在這樣嚴重的缺陷,所以後代人不斷從各方面對反切進行改良。代表性的主張反映在下面幾種書裡:明代呂坤《交泰韻》,清代潘耒《類音》。這兩部書立志革除舊反切的弊病,設計反切的基本出發點是儘量使兩字連讀就能拼出被切字音來。他們的改良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①反切上字不僅考慮到與被切字的聲紐相同,清濁一致,而且也考慮到等呼相應。被切字是洪音字,上字用洪音;被切字是細音字,上字用細音;被切字是開口字,上字用開口;被切字是合口字,上字用合口。②下字儘量用不帶子音聲母的字。③不全用與被切字聲調相同的字作反切上字。在這個問題上,呂坤、潘耒的做法不完全一致。呂坤主張以入切平,以平切入,以上切上,以去切去;潘耒主張以仄切平,以平切仄。④被切字是平聲字,反切下字照顧到陰陽分類,被切字陰平,下字用陰平;被切字陽平,下字用陽平。這是因為當時北方話和多數方言平聲已經分化成陰陽兩類。⑤反切下字儘量減少、劃一,減輕使用者的負擔。這樣的改良固然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方便,但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弊端。一定要用以母音開頭的字做反切下字,而同韻的以母音開頭的字畢竟是少數,這樣勢必找出一些冷僻字做反切下字。用難認的字為常見字做反切,就失去了注音的作用。明清之際楊選杞《聲韻同然集》。這部書作於1659年,平入二聲已完稿,上去二聲未成,現在存世的是平聲和入聲的一部分。他的改良主要有兩點:①減少反切上下字的字數。楊氏把所有韻歸併為25類,稱為"大韻";把聲紐定為31個,稱為"字祖"。每"大韻"又分"宏"、"中"、"細"3類。"宏"相當於合口洪音,在"宏"聲韻裡確定15個字充當反切上字,13個字充當反切下字;"中"相當於開口洪音,在"中"聲韻裡確定21個字充當反切上字,24個字充當反切下字;"細"相當於開口和合口細音字,在"細"聲韻裡確定31個字充當反切上字,24個字充當反切下字。"宏"、"中"、"細" 3類反切上下字的總和是 124個,不到《廣韻》反切上下字總數的1/12。②儘量選用不帶聲母的影喻兩紐字做反切下字,有些韻沒有影喻兩紐的字,不得不選用曉匣等紐的字。楊選杞的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也有不足之處。因為反切上下字數目太少,有時不能不採取"借用"的方法,書中多次說"勉借"、"勉求",甚至說"勉而又勉"。淘汰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佈了國語注音字母(聲母二十四個,韻母十六個),反切法遂被淘汰。反切原理用作反切的兩個字,前一個字叫反切上字,簡稱切上字或上字,後一個字叫反切下字,簡稱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簡稱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例如,《廣韻》"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聲母、宗的韻母和聲調為冬注音。反切的產生,是為了補救讀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漢字注音方法的一個巨大的進步,標誌著漢語語音學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