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30708877251

    績效考核雖然在中國企業匯入時間不長,但普及速度卻是相當驚人,還有比普及速度更驚人的是績效考核結果總是不能讓人滿意。 績效考核像一劑壯陽藥,普遍感到陽氣不足的中國企業紛紛爭相購買。吞服這劑猛藥後,不同企業的藥物反應迥然不同。個別的服後得意的說“我好他也好”,但絕大部分服後認為“療效不如廣告!”。 筆者從事績效考核多年,認為無論企業在談到績效考核時,說的如何有效,當真正讓他談談他的企業實施的績效考核有何疑惑和不足時,總是會讓他滔滔不絕。很顯然,目前中國的企業實施的績效考核,都是痛並咬牙堅持著。2006年,國家人力研究中心做了一次調查,認為比較滿意的不到35%。我懷疑這35%的也有違心的成分。 績效考核讓人不滿意是不爭的事實,肯定會有人困惑:那為什麼企業還都抱著不放呢?很顯然,沒有績效考核企業會怎樣呢?! 績效考核很難爭論出個結果,但績效考核的必要性已無容置疑,要不然就不會作為上市公司的一個重要指標了。就像足球比賽有誤判一樣,讓人不滿意同樣是績效考核的魅力所在。試想,有哪一個管理理論和工具讓人十分滿意呢?4P、5S、6西格瑪、ERP還是TQM等等,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只不過,沒有績效考核這麼讓人敏感,所以績效考核作為一種管理工具,就顯得越發讓人討厭。 在企業對績效考核的稱呼很多,有人將其比喻為企業的安全帶:有用但不想帶,因為他讓人不舒服;有人將其比喻為企業管理者的韁繩:領導願用,員工肯定煩透了;有人將其比喻為燙手山芋,生怕放在自己手裡想法儘快傳出去,尤其是人力部門;有人將其比喻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當然也有領導把其比喻為櫻桃樹:好吃,難栽;也有領導把績效考核當作政治工具,大搞政治鬥爭! 績效考核為何讓人不滿意呢?可能是很多人特別是領導者困惑的東西。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幾點:

    1.績效的定義。雖然績效成為許多人的口頭禪,但問其什麼是績效,他未必能回答得出來。績效是結果,是行為,還是素質等等,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像管理和經營這樣的概念一樣,沒有統一的定義,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和領導的個性等有關係。

    2.績效的特性。績效有三性:多因性、多維性和多變性(應該還有差異性)。因此績效註定是很難測評出準確結果和先後順序的。若把績效考核比喻成一項體育運動的話,她不是百米賽跑,結果讓人心服口服;她更像藝術體操,評委評出的結果和運動員、教練員已經觀眾心裡的結果肯定不一樣。

    3.績效考核的效果和結果應該由誰來評價?績效考核的作用,應該由企業的領導或者董事會、股東來評價。但進行測評績效考核滿意度時,企業常常讓員工當評委。你讓感覺最不舒服的人當裁判,你還能得到好的的評價嗎?我認為,評價一個企業一般要從員工、股東、客戶和社會幾個維度來評價,績效考核應該主要為股東服務,應該由股東和董事會來評價。但也不能只關心結果而忽略企業文化和人本管理的問題,因此我認為應該主要由股東、公司領導、管理部門和員工代表老評價,而且要分配不同的權重。

    4.若從員工角度來評價績效考核,不滿意的原因可以由公平理論來解釋。根據公平理論,任何人都認為自己的貢獻比實際貢獻大,比別人的貢獻大。因此,由考評體系或者說評委評出的結果肯定讓被考核者認為“不公平”。

    5.什麼是滿意?滿意本來就是一種感覺,因人而異,因企業文化不同而不同。但考核結果,是一種確切的結果,關乎個人利益和前程的結果,因此要讓被考核者說滿意,除非都升職都加薪。很顯然,什麼讓我收益並且最收益,我就滿意誰嗎?!

    6.企業領導對績效考核的定位和理念認識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績效管理體系執行的走樣和走形問題,也是導致不滿意的原因。

    7.績效管理體系的缺陷和培訓不到位問題。起草績效考核體系的對此理論不精通,自然導致績效考核流程不科學不嚴密,操作性不強,甚至南轅北轍,效果肯定不好;再者好的績效體系只能說明領導和人力部門認識到位了,若培訓不到位,大批的直線經理和被考核者不理解不認同,這樣的考核環境,如何保證績效考核深入人心?

    8.公司基礎管理不匹配,考核人資訊掌握不到位,主觀意識作崇等等也會嚴重影響績效考核的效果,自然也會導致不滿意的結果。 當然,績效考核的問題還有很多,關於產生績效考核不滿意度原因也還有很多,筆者認為這都不妨礙績效考核在企業的作用和價值。績效考核作為一種相對比較容易操作和見效的管理工具,只要企業認識到位,定位準確,操作得力,措施配套,持之以恆,一定能夠使企業的員工和團隊學習力和競爭力逐步增強,並與企業管理、企業文化等彼此互動,共同推動和促進公司戰略目標的實施和公司價值的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賓得廣角,超廣角變焦鏡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