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22911176737
-
2 # 去紅木侯
說話愛做手勢的通常性格外向,而且思維較為活潑,自信心強,有領導風範,當然也有性格內向的,我也愛做手勢。從說話時做的手勢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不是性格,但我想會對你有幫助),僅作參考托腮:感到無聊、如果是發生在一些平時精神抖擻的人身上,那麼可能就是他有煩惱、感到不滿說話時,手勢上揚的人:通常給人積極向上的感覺,有時還表現了一個人的幽默風格十指交叉:意見不同雙臂交叉:防衛心重手勢下劈:果斷,自我中心數撥手指:增強說服力 說話時抹嘴,捏鼻子:喜歡譁眾取寵,捉弄別人但敢做不敢當
1、說話時用手捂嘴。用手捂嘴,拇指壓著面頰,在意識中,大腦指示手作這樣的姿勢以壓制謊言從口而出。有時只是幾隻手指,有時整個拳頭遮住嘴巴,但意思都一樣。遮掩嘴巴,是想隱藏其內心活動的特有姿勢。 許多人會用假咳嗽來掩飾這種護嘴姿勢。亨弗利.鮑嘉在演壞蛋或罪犯時常用這種姿勢,尤其當他與別的壞蛋在一起討論犯罪細節時,或當他被警廳傳訊的時候。這種動作是表示不誠實的意思。 如果說話者用這種姿勢,則表示他在說謊。演說者最感到心亂的一種場面就是在他講演時,聽眾幾乎都用這種姿勢。若是聽眾人數很少或是一對一的情況,最好暫停一下,問一問聽眾是否有人對你的話有什麼意見。這樣可以把聽眾的反對態度緩解開來,使你有機會斟酌內容,並且回答一些問題。
2、說話時用手摸鼻子。摸鼻子的姿勢是護嘴姿勢比較世故、隱匿的一種變化方式。它可能是輕輕地來回摩擦著鼻子,也可能是很快地觸。女性在作這種動作時,會非常輕柔、謹慎,因為怕臉上的化裝被弄糟了。 古時候的人曾流傳下來這麼一句話:“鼻子直通大腦。” 認為鼻子是一種傳達訊號的工具。說謊時鼻子的神經末梢被刺痛。摩擦鼻子是為了緩解這種感覺。這是一種關於摩擦鼻子的說法。另一種比較可信的說法認為:當不好的想法進入大腦之後,下意識就會指示手遮著嘴,但到了最後關頭,又怕表現得太明顯,因此,就得是很快地在鼻子上摸一下。摸鼻子和遮嘴一樣,摸鼻姿勢在說話人使用時則表示欺騙,在聽者來說則表示對說話者的懷疑。
3、說話時用手摩擦眼睛。古語云:“非禮勿視”,這種姿勢表示大腦想遮住眼睛所看到的欺騙、懷疑的事物;或者是在說謊時,避免正視對方的臉。男人通常揉得比較用力,而且如果是扯大謊,常常就把眼睛往別處看,通常是看地板。女人則是在眼下方輕輕地揉,一是為了避免對方的注視,她們常會眼睛看著天花板。
4、說話時用手抓耳朵。“非禮勿聽。”這姿勢就是想防止不好的事被聽進耳朵的意思。小孩子不想聽父母的責罵,就用雙手掩住耳朵,成年人的抓耳朵就是一種世故的形式。其他的變化有摩擦耳背,用手掏耳朵、拉耳垂或者用整個耳蓋住耳垂的姿勢,是表示他已經聽夠了或是想講話的意思。而拉耳垂表示內心的某些不安,並對對方的話感到厭煩,要阻止別人的談話。
5、說話時用手搔脖子是指慣用的那雙手的食指搔抓耳部下方或脖子一側。對這種姿勢進行觀察,可以發現很有趣的一點:每次大約搔五下,很少超過或少於五下的。這姿勢表示懷疑或不肯定。使用者的特徵是常會說:“我不能肯定我是否同意”之類的話。當某人的話與事實不符時,這姿勢特別明顯,例如在說“我能夠了解你的感覺”之類話的時候。
6、說話時用手拉衣領。戴斯蒙.莫里斯發現,人在說話時,會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頸部組織的刺痛感,而必須用揉或搔抓來緩解。似乎說謊的人在感到對方懷疑他時,脖子會冒汗。一個人在憤怒或沮喪時也會拉一拉衣領,好讓脖子透透涼空氣。如果你看到對方使用這種姿勢,只要向他提出“請再說一遍,好嗎?”或“請你再說明白一點,好嗎?”之類的問題就可以使他洩底。 但是,並非只有談話中出現了上述動作的人,都是在撒謊,有時候人們摸鼻子只是因為這個部位發癢。當然只要仔細觀察,因為發癢而摸鼻子與表示否定的這種姿勢之間,仍然有明顯的差別。人們在搔癢時一般比較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