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771251630195

    按以前的概念,弧圈就是拉球,靠摩擦;快攻就是拍球,靠撞擊。

    要說優缺點的話,拍球弧線平直,1速快,近臺威力大(業餘就算一板拍不死,再拍一板就基本妥了),但容錯率低,中遠臺威力小;拉球的話,弧線飽滿上臺率高、中遠臺存速性好(因為球的速度在空氣中會衰減而旋轉則不會)、2速快,但弧線高速度慢,威力相對小些,往往需要打連續。

    所謂的弧圈結合快攻還是快攻結合弧圈的區別,就是看你是更傾向於拉還是拍了:一直拉,等到出半高球/高球時才拍,那就算作弧快;第一板拉起來,後面這球只要不是很低的,就一直拍,那就算作快弧(比如我以前看見有人把劉詩雯這種近臺一頓懟的算作快弧)。各自的優缺點嘛,參照前面說的。

    ———————————————————————————我是分割線———————————————————————以上這些,都是我以前剛學著打球時,在什麼貼吧、論壇以及狐朋狗友那兒道聽途說的。

    然而這很重要麼?

    我是沒去考證過出處,但我真的懷疑“弧快”和“快弧”這些概念,是國家隊教練提出的,還是業餘球迷自己腦補的?

    按我現在的理解,無論是“快”還是“弧”,都統一在“弧圈球”這個概念裡了,真正的弧圈球是撞摩結合的——快攻也是要收小臂摩擦球造弧線的,而不是愣拍;拉球也是要撞住球才有質量的,而不是薄蹭。

    撞擊和摩擦不僅絲毫不衝突,而且有了撞擊的摩擦會更充分(摩擦力正比於正壓力有木有啊)、有了摩擦的撞擊會更穩定(摩擦越強、弧線越飽滿,我越敢往前發力,不怕出界有木有啊)……所以為什麼非要把這些概念對立開來、去區分是快攻還是弧圈呢?它們都是“弧圈球”,只是撞摩比的區別而已:

    給你一個1.5網高的長球,如果你非要“拍”,10分撞0分摩,那我覺得你會容易失誤,如果你非要“拉”,那我覺得你要麼出界,要麼會拉出一個至少3個網子高的醜陋弧線。9分撞1分摩、或者8分撞2分摩不好麼?稍微有點弧線,命中率就會好很多,而且並不影響質量。

    假如給你一個剛出臺的半長下旋球呢?是,這個只能從下降期往上“掛”了,0分撞10分摩,但即便如此,撞擊的感覺還是在發揮著作用的——李曉東在《如何拉好弧圈球》的教學影片裡說的四種調節方法:重心調節、板形調節、摩擦調節、竄板頭。我個人認為其中的“板形調節”就是建立在撞擊的感覺上的(撞擊感覺差的人,往往對自己擊球瞬間的板形根本沒概念)。所以專業隊的人即使從臺子底下掛個加轉上來,弧線也就2個網子高,而業餘往往會整出個迫擊炮式的彈道……

    李曉東說了:“沒有拉不了的球,只有無能的人。”——乒乓球無非就是要在上臺的基礎上打出更高的質量,在命中率和殺傷力之間取得一個最佳的結合。任何給你一個球,它必定有一條或幾條最優的弧線,這個最優的弧線是透過最優的撞摩比打出來的,如果你能把各種撞摩比都掌握得爐火純青、無級轉換,而不是在10分撞0分摩和0分撞10分摩之間糾結、走極端,那麼這條弧線就非你莫屬。

    所以是要快攻還是要弧圈?要1速還是2速?

    當然以上這些,是理論上的,具體到實踐中,特別是在業餘圈,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所以撞摩比的選擇還是會有個性化的傾向的。

    說到器材的話,給你一張圖:

    這圖是優個網用來導購用的,沒有太多的借鑑意義,只是讓你知道:一般來講,硬板子脫板快,適合快攻;軟板子吃球好,適合弧圈。

    板子的硬度嘛,跟材質和結構有關。比如ZLC比ALC硬,ALC比玻纖硬,黑檀比阿尤斯硬,阿尤斯比林巴硬,七層比五層硬等等,就不展開講了。擱以前,那是弧圈用五夾,快攻用七夾;現在嘛,大球時代,別說五夾七夾之爭,整個純木黨都快沒活路了,現在是纖維板的時代,各種內建與外接之爭……

    要我說的話,5夾就算了,太乏力了現在;穩妥點的話就在七夾和內建之間選一個吧,斯蒂卡的七夾就不錯;纖維板我不很懂,紅雙喜的龍5很多人用,相比還不錯;斯蒂卡出的45、190這些也有不少人用,我具體不太瞭解;蝴蝶的纖維板自不必說,但買纖維板特別是外接纖維的話,還是需要量力而行的(不是指財力)。

    PS:我本人用的是極強純木,不算很硬的五夾,坦率講已經OUT了,不止一個人建議我換板。只不過我一直在練基本功,對器材不是特別在意。如果現在讓我選的話,我應該會選七夾,比如紅黑7.6sence或者玫瑰7這樣的,纖維板我倒也不排斥,但是貴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是正確的解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