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歐洲古典音樂的羅曼·羅蘭,以他天才的靈感與手筆創作出一部描寫音樂家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這部作品的各個方面幾乎都滲透了音樂性,彷彿一部氣勢雄壯的交響樂。作者始終以音樂家的精神狀態來揭示主人公的情感領域和內心世界,人物的性格中滲透著音樂的節奏。小說的主人公約翰·克里斯朵夫從小就對音樂特別敏感,他是一個極有天賦的孩子,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只要與他一接觸,就會“全部化為音樂”。這種無所不在的音樂,在克里斯朵夫的心中都有迴響。對他而言,家鄉奔流的萊茵河化為一支悅耳動聽的音樂:“波濤洶湧,急促的節奏又輕快又熱烈地向前衝刺,而多少音樂又跟著那些節奏冒上來,像葡萄藤繞著樹幹扶搖直上:其中有鋼琴清脆的琴音,有淒涼哀怨的提琴,也有纏綿婉轉的長笛……”這是一段典型的描寫,除此之外,小說中滲透的音樂感俯拾皆是,就連自然景物的描繪都帶有“音樂性”。更令人讚歎不已的是在作品中,羅曼·羅蘭憑藉自己對歐洲音樂的深厚素養,插入了許多對音樂作品和音樂家的富於真知灼見的評點文字。透過他的評點,人們可以領略到博大精深的歐洲古典音樂真正魅力之所在,從而開啟人們心中那扇走向音樂殿堂的高雅之門。因此,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富於獨創性的作品。它被許多評論家稱為“音樂小說”。羅曼·羅蘭這種別具一格的創造,把音樂與小說這兩種不同形式的文藝結合在一起,產生無窮的魅力,因為他本人就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一位有名的音樂藝術史家、音樂評論家和音樂傳記作家。這位世界聞名的反戰主義者和進步作家1866年生於法國克拉美西城一箇中產者的家庭。羅蘭五六歲時,就從愛好音樂的母親那裡得到對貝多芬的認識,接受了音樂的啟蒙教育。在大學裡,他主要攻讀的是文學和歷史。由於對社會前途的懷疑,青年時代的羅曼·曼蘭是彷徨和痛苦的。22歲時,他寫信給早已蜚聲世界的文壇泰斗托爾斯泰,訴說自己內心的痛苦,他開始根本沒有期望托爾斯泰會給他這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以任何迴音。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不久後竟收到了長達幾十頁的托爾斯泰的親筆回信。他鼓勵羅曼·羅蘭為人類崇高的理想而奮鬥,他說:“一切使人們團結的,是善與美;一切使人們分裂的,是惡與醜。”大師的精神令年輕的羅蘭深受鼓舞,在人品上、學識上,羅蘭都看到了人類的典範。出於對社會的責任感,羅蘭從戲劇入手踏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894年,一名叫做德雷福斯的猶太籍大尉被誣叛國,判處終身監禁,這引起法國社會的軒然大波。1898年,羅蘭以“聖正義”的筆名發表了第一部劇本《群狼》,旨在為德雷福斯辯護。因為他認識到了戲劇是直接影響群眾的最好手段,既可以針砭時弊,又可以鼓勵行動。於是他寫出了一組以法國大革命為題材的戲劇,合稱為“信仰悲劇”和“革命戲劇”。20世紀初,羅蘭寫了一組名人傳記,如:《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甘地傳》,這是他有感於世風日趨頹靡,把變革現實的希望寄託在英雄偉人身上的表現,暴露了羅蘭思想的侷限性。與此同時,羅蘭投入了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創作。這部十卷本的現實主義著作,花費了他20多年的時間,是20世紀文學創作中最偉大的收穫之一。也因為這部小說,羅曼·羅蘭獲得了1913年度法蘭西學士院文學獎金和1915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躋身於世界級文學大師的行列。《約翰·克里斯朵夫》寫的是一個個人主義反抗者的悲劇。出身低微但富於音樂天才的克里斯朵夫在童年時代,就顯示出剛正的品質。他敢於反抗故意侮辱他的貴族少爺小姐,不向統治勢力低頭。成為宮廷裡的少年琴師之後,崛起的人格精神使他越來越難以被駕馭,他鄙視豪門,反抗貴族,毫不示弱地頂撞向他耍威風、擺架子的公爵。他秉著正直無畏的品德行走江湖,終於在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中惹下命案,開始亡命天涯。在巴黎,文化界的庸俗、腐化和墮落又和真正的藝術家克里斯朵夫尖銳地對立起來,使他的反叛性格進一步發展。他不顧一切、橫衝直撞,勇敢地揭露法國上流社會的醜惡,但他卻落得四處碰壁,備受打擊的結局。可這一切絲毫不能消滅他的鬥志,他在鬥爭中變得更加堅強,精神也更加充沛。然而,儘管他的反抗是堅強而勇敢的,卻並沒有動搖資產階級的社會,更為可悲的是也沒有得到人民大眾的支援,只是引起少數同他一樣的知識分子的共鳴。孤獨與沮喪伴隨而來,好友奧裡維的死又給他以沉重的精神打擊。最終,萬念俱灰的克里斯朵夫沉醉於自己創作的清明恬靜的音樂之中,他同現實妥協之後,也成名成家了。他的晚景是在恬淡的心懷中度過的。前面已經談到了這部小說的音樂性,有趣的是,從整體上來看,這部小說有著交響樂般宏偉的結構。主人公一生的悲歡離合、是非曲直、成敗得失,猶如交響樂中高低輕重的各種音調,錯綜交織,形成一股旋律的洪流。整部作品的四部分相當於“交響樂的四個樂章”,分序曲、發展、高潮、結尾,氣勢雄渾,渾然一體,堪稱音樂史詩。
精通歐洲古典音樂的羅曼·羅蘭,以他天才的靈感與手筆創作出一部描寫音樂家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這部作品的各個方面幾乎都滲透了音樂性,彷彿一部氣勢雄壯的交響樂。作者始終以音樂家的精神狀態來揭示主人公的情感領域和內心世界,人物的性格中滲透著音樂的節奏。小說的主人公約翰·克里斯朵夫從小就對音樂特別敏感,他是一個極有天賦的孩子,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只要與他一接觸,就會“全部化為音樂”。這種無所不在的音樂,在克里斯朵夫的心中都有迴響。對他而言,家鄉奔流的萊茵河化為一支悅耳動聽的音樂:“波濤洶湧,急促的節奏又輕快又熱烈地向前衝刺,而多少音樂又跟著那些節奏冒上來,像葡萄藤繞著樹幹扶搖直上:其中有鋼琴清脆的琴音,有淒涼哀怨的提琴,也有纏綿婉轉的長笛……”這是一段典型的描寫,除此之外,小說中滲透的音樂感俯拾皆是,就連自然景物的描繪都帶有“音樂性”。更令人讚歎不已的是在作品中,羅曼·羅蘭憑藉自己對歐洲音樂的深厚素養,插入了許多對音樂作品和音樂家的富於真知灼見的評點文字。透過他的評點,人們可以領略到博大精深的歐洲古典音樂真正魅力之所在,從而開啟人們心中那扇走向音樂殿堂的高雅之門。因此,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富於獨創性的作品。它被許多評論家稱為“音樂小說”。羅曼·羅蘭這種別具一格的創造,把音樂與小說這兩種不同形式的文藝結合在一起,產生無窮的魅力,因為他本人就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一位有名的音樂藝術史家、音樂評論家和音樂傳記作家。這位世界聞名的反戰主義者和進步作家1866年生於法國克拉美西城一箇中產者的家庭。羅蘭五六歲時,就從愛好音樂的母親那裡得到對貝多芬的認識,接受了音樂的啟蒙教育。在大學裡,他主要攻讀的是文學和歷史。由於對社會前途的懷疑,青年時代的羅曼·曼蘭是彷徨和痛苦的。22歲時,他寫信給早已蜚聲世界的文壇泰斗托爾斯泰,訴說自己內心的痛苦,他開始根本沒有期望托爾斯泰會給他這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以任何迴音。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不久後竟收到了長達幾十頁的托爾斯泰的親筆回信。他鼓勵羅曼·羅蘭為人類崇高的理想而奮鬥,他說:“一切使人們團結的,是善與美;一切使人們分裂的,是惡與醜。”大師的精神令年輕的羅蘭深受鼓舞,在人品上、學識上,羅蘭都看到了人類的典範。出於對社會的責任感,羅蘭從戲劇入手踏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894年,一名叫做德雷福斯的猶太籍大尉被誣叛國,判處終身監禁,這引起法國社會的軒然大波。1898年,羅蘭以“聖正義”的筆名發表了第一部劇本《群狼》,旨在為德雷福斯辯護。因為他認識到了戲劇是直接影響群眾的最好手段,既可以針砭時弊,又可以鼓勵行動。於是他寫出了一組以法國大革命為題材的戲劇,合稱為“信仰悲劇”和“革命戲劇”。20世紀初,羅蘭寫了一組名人傳記,如:《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甘地傳》,這是他有感於世風日趨頹靡,把變革現實的希望寄託在英雄偉人身上的表現,暴露了羅蘭思想的侷限性。與此同時,羅蘭投入了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創作。這部十卷本的現實主義著作,花費了他20多年的時間,是20世紀文學創作中最偉大的收穫之一。也因為這部小說,羅曼·羅蘭獲得了1913年度法蘭西學士院文學獎金和1915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躋身於世界級文學大師的行列。《約翰·克里斯朵夫》寫的是一個個人主義反抗者的悲劇。出身低微但富於音樂天才的克里斯朵夫在童年時代,就顯示出剛正的品質。他敢於反抗故意侮辱他的貴族少爺小姐,不向統治勢力低頭。成為宮廷裡的少年琴師之後,崛起的人格精神使他越來越難以被駕馭,他鄙視豪門,反抗貴族,毫不示弱地頂撞向他耍威風、擺架子的公爵。他秉著正直無畏的品德行走江湖,終於在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中惹下命案,開始亡命天涯。在巴黎,文化界的庸俗、腐化和墮落又和真正的藝術家克里斯朵夫尖銳地對立起來,使他的反叛性格進一步發展。他不顧一切、橫衝直撞,勇敢地揭露法國上流社會的醜惡,但他卻落得四處碰壁,備受打擊的結局。可這一切絲毫不能消滅他的鬥志,他在鬥爭中變得更加堅強,精神也更加充沛。然而,儘管他的反抗是堅強而勇敢的,卻並沒有動搖資產階級的社會,更為可悲的是也沒有得到人民大眾的支援,只是引起少數同他一樣的知識分子的共鳴。孤獨與沮喪伴隨而來,好友奧裡維的死又給他以沉重的精神打擊。最終,萬念俱灰的克里斯朵夫沉醉於自己創作的清明恬靜的音樂之中,他同現實妥協之後,也成名成家了。他的晚景是在恬淡的心懷中度過的。前面已經談到了這部小說的音樂性,有趣的是,從整體上來看,這部小說有著交響樂般宏偉的結構。主人公一生的悲歡離合、是非曲直、成敗得失,猶如交響樂中高低輕重的各種音調,錯綜交織,形成一股旋律的洪流。整部作品的四部分相當於“交響樂的四個樂章”,分序曲、發展、高潮、結尾,氣勢雄渾,渾然一體,堪稱音樂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