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勇搏逆流
-
2 # 霖寧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本詩為唐朝詩人王建所作。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前兩句寫景,沒有一個月字,卻體現了月夜下,詩人此時的“孤”“冷”。月光照在庭中,地上像灑了一層白霜一樣,說明今夜的月很亮,不經讓人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樹棲鴉,無聲”顯得詩人形單影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只能看著月亮想起遠方的摯友“杜郎中”,杜郎中何人,已無可考。顯出詩人的一個“孤”。
“冷露,溼桂花”猶好,似有兩層意思。其一,露水侵溼了桂花;其二,桂花讓人想起月上的桂花樹,詩人望月想起了月宮的嫦娥,她也是孤身一人,不經淚含眼眶。不知是露還是淚蒙了眼眶。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秋的晚上,賞月的人的思戀在哪呢?是家鄉,是親人,還是無所思呢。“落誰家”,落這個字擲地有聲,顯得沉重,更體現了詩人此時的心情。
-
3 # 使用者希望未來會更好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4 # 遊三輝彩墨寄語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同交歡 一作:相交歡)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春山夜月
唐代: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
5 # 半傾詩書半傾君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露從今夜起,月是故鄉明-杜甫;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滄海明月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先秦;明月何皎膠,照我羅床幃-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漢曹操。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蘇軾。
-
6 # 老郝168254691
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邀明月,
低頭思故鄉。
-
7 # 那一點微光gzh
1.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
孤篇壓全唐的讚譽,這首春江花月夜,完美的描寫了海上明月升的美景,實為經典
2.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
以月點綴出長安城的繁華。一片用詞甚妙
3.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白居易)
華人骨子裡嚮往的的山水田園風,在這首詞中借月表達出來了
4.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
擬人化的月亮,彷彿知己一般,反而更凸顯作者的孤獨
5.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秦觀)
情詩王子秦觀的名句,回憶年少時不可描述之事,卻毫無不妥,借用明月和春風想對比,營造意境
回覆列表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共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