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孟子說:“得到適宜作戰的時令、氣候比不上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地形重要,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地形又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團結重要。 ”
(比如有座)內城方圓三里、外城方圓七里的小城,敵人包圍並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敵人既然來)包圍並攻打它,一定是選擇了適宜作戰的時令、氣候,這樣卻打不下來,這是說明有利的時令、氣候不如有利的地理形勢。
(又比如,另有一座城池)城牆不是築得不高,護城河不是挖得不深,(士兵們的)武器不是不銳利,皮革盔甲並不是不堅固,糧食不是不充足;(守城計程車兵們)卻棄城而逃,這是說明有利的地理形勢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團結。
所以說,不能依靠劃定的邊疆界線來限制人民(定居而不遷走),不能依靠山川溪流的險峻鞏固國防,不能依靠武力的強大來建立威信。得到道義多的,得人心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得到道義少的,失去民心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少。缺少幫助達到極點,(連)族內族外的人(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用全天下人都順從於他的人去攻打(連)族內族外的人(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得道的君子有不戰之時,若進行戰爭,則必定勝利。
全文賞析
本章從天氣時令,氣候、地理形勢、人心所向等方面分析了決定戰爭勝負的諸多因素,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論斷,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是決定戰爭勝負諸因素中的關鍵所在,體現了他對人和的因素的特別重視。在孟子所處的時代,能有這樣的認識,應當說是了不起的。本文能夠緊扣中心論點反覆論證,主旨突出,說理充分,層次清楚,表達流暢。
分段賞析
第一段:開門見山,提出論點。
第二、三段:天時地利(客觀條件)、人和(主觀條件) 兩者相比較,層層遞進。
第四段:更加具體的論證,結論,將論點範圍由戰爭擴大到治國之道。
論證特點
一:逐層論證,層層遞進。(提觀點)
二:舉例論證:(第二、三段)觀點鮮明,有氣勢,有條理。(證明觀點)
三:對比論證: (第四段)拿施行仁政與不施行仁政作對比。(強調人和的重要)
這篇文言文借戰爭寫了仁政。
選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名軻,戰國思想家。《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山東鄒城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與孔子齊名,世稱“孔孟”,被尊為“亞聖”。 孟子出身於魯國貴族,他的祖先即是魯國晚期煊赫一時的孟孫。但當孟子出生時,他的家族已趨沒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亂,使他們的家族漸趨門庭式微,被迫從魯遷往鄒。再以後歷事維艱,到孟子幼年時只得“賃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狀況,今已不可考。流傳下來的只知孟子幼年喪父,與母親過活。為了孟子的讀書,孟母曾三次擇鄰而居,一怒斷機。 孟子從40歲開始,除了收徒講學之外,開始接觸各國政界人物,奔走於各諸侯國之間,宣傳自己的思想學說和政治主張。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倡“以民為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反對兼併戰爭,他認為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說“側隱之心,人皆有之。”他認為善性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本性,也是區別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標誌。
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孟子說:“得到適宜作戰的時令、氣候比不上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地形重要,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地形又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團結重要。 ”
(比如有座)內城方圓三里、外城方圓七里的小城,敵人包圍並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敵人既然來)包圍並攻打它,一定是選擇了適宜作戰的時令、氣候,這樣卻打不下來,這是說明有利的時令、氣候不如有利的地理形勢。
(又比如,另有一座城池)城牆不是築得不高,護城河不是挖得不深,(士兵們的)武器不是不銳利,皮革盔甲並不是不堅固,糧食不是不充足;(守城計程車兵們)卻棄城而逃,這是說明有利的地理形勢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團結。
所以說,不能依靠劃定的邊疆界線來限制人民(定居而不遷走),不能依靠山川溪流的險峻鞏固國防,不能依靠武力的強大來建立威信。得到道義多的,得人心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得到道義少的,失去民心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少。缺少幫助達到極點,(連)族內族外的人(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用全天下人都順從於他的人去攻打(連)族內族外的人(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得道的君子有不戰之時,若進行戰爭,則必定勝利。
全文賞析
本章從天氣時令,氣候、地理形勢、人心所向等方面分析了決定戰爭勝負的諸多因素,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論斷,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是決定戰爭勝負諸因素中的關鍵所在,體現了他對人和的因素的特別重視。在孟子所處的時代,能有這樣的認識,應當說是了不起的。本文能夠緊扣中心論點反覆論證,主旨突出,說理充分,層次清楚,表達流暢。
分段賞析
第一段:開門見山,提出論點。
第二、三段:天時地利(客觀條件)、人和(主觀條件) 兩者相比較,層層遞進。
第四段:更加具體的論證,結論,將論點範圍由戰爭擴大到治國之道。
論證特點
一:逐層論證,層層遞進。(提觀點)
二:舉例論證:(第二、三段)觀點鮮明,有氣勢,有條理。(證明觀點)
三:對比論證: (第四段)拿施行仁政與不施行仁政作對比。(強調人和的重要)
這篇文言文借戰爭寫了仁政。
選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名軻,戰國思想家。《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山東鄒城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與孔子齊名,世稱“孔孟”,被尊為“亞聖”。 孟子出身於魯國貴族,他的祖先即是魯國晚期煊赫一時的孟孫。但當孟子出生時,他的家族已趨沒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亂,使他們的家族漸趨門庭式微,被迫從魯遷往鄒。再以後歷事維艱,到孟子幼年時只得“賃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狀況,今已不可考。流傳下來的只知孟子幼年喪父,與母親過活。為了孟子的讀書,孟母曾三次擇鄰而居,一怒斷機。 孟子從40歲開始,除了收徒講學之外,開始接觸各國政界人物,奔走於各諸侯國之間,宣傳自己的思想學說和政治主張。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倡“以民為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反對兼併戰爭,他認為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說“側隱之心,人皆有之。”他認為善性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本性,也是區別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