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師,請別讓師愛氾濫成災
我在讀《班主任之友》14年第01、02期時,發現了一個問題:不少女老師找不準自己的角色定位,讓師愛和母愛混為一談,以至於讓師愛氾濫成災。其中有三篇文章表現尤為嚴重——《你欠孩子一個擁抱》、《這樣的甜是怎麼來的?》、《王暖,不哭!》。
在《你欠孩子一個擁抱》這篇文章中,靳老師有這樣一個情節描寫:
“老師抱一抱你,好嗎?”
他遲疑了,不相信地看了我一眼。
“別不好意思,書上說要想讓孩子成長,每天大人要給孩子16個擁抱。來吧,我只抱你一下。”我不斷地鼓勵他。
聽了我的話,他邁著小步子向我移了過來。看著他略帶羞澀的臉,我心裡泛起一種奇怪的感覺,覺得我就是他的母親,把他抱在懷裡,我輕聲地對他說:“以後不打人了,好嗎?”
他輕輕地點了頭,臉紅了。
在《這樣的甜是怎麼來的?》這篇文章中,張老師有這樣一個情節描寫:
只見小靈嘟著嘴,吃力地說:“老師,我不想在家,因為我想你們了……”聽完小靈的話,我輕輕地抱住了她。此刻,我們的距離如此地近……
在《王暖,不哭!》這篇文章中,卓老師假哭中也有這樣一個情節描寫:
“老師聽王暖的,從此不哭了,王暖今後還哭嗎?”
“老師不哭了,老師給王暖樂一個,王暖能給全班的小朋友笑一個嗎?”
“王暖能給小朋友笑一個的。”我停止了哭聲給她一個微笑。然後把她抱起走到前邊,她的小嘴咧開露出了潔白的小牙,哭得紅紅的眼珠在舒展開的眼眶裡直轉。
以上三位老師在表現師愛時,不自覺把師愛和母愛混為一談,而且表達師愛時,有些過界的嫌疑,比如擁抱的行為就有點過分親暱,師愛氾濫成災了。因為師生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即使師生關係很親密,也得有一個限度,超過這個度就不好了。還有就是為人師者必須換位思考,學生自己樂意這樣親近嗎?
兒童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大人的附庸,他與成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心理安全空間。在陽生人之間小於1米的距離,內心就會不自覺的緊張,而即使是熟人之間也有一個合理的距離,超過這個距離就會使人不舒服。即使是親人之間也有一個適當距離的需要。比如我的小女兒5歲,有時她就不喜歡我牽著她的小手走,她喜歡自己在我前面自由自在的跑;有時她也不喜難我親她,小臉會躲著我的嘴;有時她不喜我抱著她走,她要自己走。而作為父親的我有時站在成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我牽著她的小手,不讓她跑,是怕她在前面自己跑不安全,萬一跌了怎麼辦?我喜愛女兒,所以想親她。我怕她累著,所以想抱著她走。其實女兒不喜歡這樣的行為也有道理:她認為我牽著她的手,束縛了她好動的天性;她認為我親她,鬍子會扎痛她的臉;她認為自己不累,不需要我抱著她。
我不知道上述三位老師作出擁抱學生的行為時,有沒有站在兒童的角度考慮問題,他們願意讓你抱嗎?例如,在《你欠孩子一個擁抱》這篇文章中,靳老師想擁抱他時,他遲疑了。靳老師理解為是孩子羞澀,臉紅不好意思,其實他的內心也許是緊張,也許是壓抑,也許是不想拂了老師的面子……畢竟每個人的內心都是複雜的。
即使是三位孩子都願意讓老師抱,可老師們想過今後他們還會怕你嗎?如果他們把你的行為理解為老師就像媽媽一樣愛我,犯了錯誤也不會嚴厲地懲罰我。所以我想孩子們今後會很放縱,不再聽你的話,因為他們把你當媽媽了,不再怕你,可以撒嬌,可以任性,可以不講理……
老師們之間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自己的孩子一般不自己教。也許都是怕自己狠不下心來,不能對兒女嚴格要求,正所謂“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
中國傳統家教講究的是嚴父慈母式的家教,也就是孩子從小必須從父親那裡得到嚴厲的愛,懂規矩,明事理,對萬物、對祖先心存敬畏;從母親那裡得到慈悲的愛,懂得什麼是愛,有憐憫之情,有同情之心,對萬物、對祖先心存感激。《三字經》有一句話:“子不教,父子過;教不嚴,師之惰。”說的是:孩子教育不成功,是父親的過失;教育的不嚴格,是因為老師的懶惰。《菜根譚》也有一句話:“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意思是說,對人施於恩惠應該從淡薄到濃厚,如果開始濃厚而逐浙淡薄,那麼人們就容易忘掉你的恩惠;樹立威信要先嚴格而後寬容,如果先寬容而後嚴格,人們就會怨恨你的冷酷。以上這些足以說明古人都明白的一條育兒道理:教育兒童最初必須嚴剛為首,對人對物心存敬畏之心,所以還是請女老師收起你們的“慈母情懷”。老師就是老師,不是學生的父母,必須讓學生對你心存敬畏之心,而後才能適當表現你對學生的愛,集父愛與母愛於一身的老師才是令學生敬愛的老師。
女老師,請與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別再讓你的師愛氾濫成災了吧……
女老師,請別讓師愛氾濫成災
我在讀《班主任之友》14年第01、02期時,發現了一個問題:不少女老師找不準自己的角色定位,讓師愛和母愛混為一談,以至於讓師愛氾濫成災。其中有三篇文章表現尤為嚴重——《你欠孩子一個擁抱》、《這樣的甜是怎麼來的?》、《王暖,不哭!》。
在《你欠孩子一個擁抱》這篇文章中,靳老師有這樣一個情節描寫:
“老師抱一抱你,好嗎?”
他遲疑了,不相信地看了我一眼。
“別不好意思,書上說要想讓孩子成長,每天大人要給孩子16個擁抱。來吧,我只抱你一下。”我不斷地鼓勵他。
聽了我的話,他邁著小步子向我移了過來。看著他略帶羞澀的臉,我心裡泛起一種奇怪的感覺,覺得我就是他的母親,把他抱在懷裡,我輕聲地對他說:“以後不打人了,好嗎?”
他輕輕地點了頭,臉紅了。
在《這樣的甜是怎麼來的?》這篇文章中,張老師有這樣一個情節描寫:
只見小靈嘟著嘴,吃力地說:“老師,我不想在家,因為我想你們了……”聽完小靈的話,我輕輕地抱住了她。此刻,我們的距離如此地近……
在《王暖,不哭!》這篇文章中,卓老師假哭中也有這樣一個情節描寫:
“老師聽王暖的,從此不哭了,王暖今後還哭嗎?”
“老師不哭了,老師給王暖樂一個,王暖能給全班的小朋友笑一個嗎?”
“王暖能給小朋友笑一個的。”我停止了哭聲給她一個微笑。然後把她抱起走到前邊,她的小嘴咧開露出了潔白的小牙,哭得紅紅的眼珠在舒展開的眼眶裡直轉。
以上三位老師在表現師愛時,不自覺把師愛和母愛混為一談,而且表達師愛時,有些過界的嫌疑,比如擁抱的行為就有點過分親暱,師愛氾濫成災了。因為師生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即使師生關係很親密,也得有一個限度,超過這個度就不好了。還有就是為人師者必須換位思考,學生自己樂意這樣親近嗎?
兒童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大人的附庸,他與成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心理安全空間。在陽生人之間小於1米的距離,內心就會不自覺的緊張,而即使是熟人之間也有一個合理的距離,超過這個距離就會使人不舒服。即使是親人之間也有一個適當距離的需要。比如我的小女兒5歲,有時她就不喜歡我牽著她的小手走,她喜歡自己在我前面自由自在的跑;有時她也不喜難我親她,小臉會躲著我的嘴;有時她不喜我抱著她走,她要自己走。而作為父親的我有時站在成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我牽著她的小手,不讓她跑,是怕她在前面自己跑不安全,萬一跌了怎麼辦?我喜愛女兒,所以想親她。我怕她累著,所以想抱著她走。其實女兒不喜歡這樣的行為也有道理:她認為我牽著她的手,束縛了她好動的天性;她認為我親她,鬍子會扎痛她的臉;她認為自己不累,不需要我抱著她。
我不知道上述三位老師作出擁抱學生的行為時,有沒有站在兒童的角度考慮問題,他們願意讓你抱嗎?例如,在《你欠孩子一個擁抱》這篇文章中,靳老師想擁抱他時,他遲疑了。靳老師理解為是孩子羞澀,臉紅不好意思,其實他的內心也許是緊張,也許是壓抑,也許是不想拂了老師的面子……畢竟每個人的內心都是複雜的。
即使是三位孩子都願意讓老師抱,可老師們想過今後他們還會怕你嗎?如果他們把你的行為理解為老師就像媽媽一樣愛我,犯了錯誤也不會嚴厲地懲罰我。所以我想孩子們今後會很放縱,不再聽你的話,因為他們把你當媽媽了,不再怕你,可以撒嬌,可以任性,可以不講理……
老師們之間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自己的孩子一般不自己教。也許都是怕自己狠不下心來,不能對兒女嚴格要求,正所謂“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
中國傳統家教講究的是嚴父慈母式的家教,也就是孩子從小必須從父親那裡得到嚴厲的愛,懂規矩,明事理,對萬物、對祖先心存敬畏;從母親那裡得到慈悲的愛,懂得什麼是愛,有憐憫之情,有同情之心,對萬物、對祖先心存感激。《三字經》有一句話:“子不教,父子過;教不嚴,師之惰。”說的是:孩子教育不成功,是父親的過失;教育的不嚴格,是因為老師的懶惰。《菜根譚》也有一句話:“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意思是說,對人施於恩惠應該從淡薄到濃厚,如果開始濃厚而逐浙淡薄,那麼人們就容易忘掉你的恩惠;樹立威信要先嚴格而後寬容,如果先寬容而後嚴格,人們就會怨恨你的冷酷。以上這些足以說明古人都明白的一條育兒道理:教育兒童最初必須嚴剛為首,對人對物心存敬畏之心,所以還是請女老師收起你們的“慈母情懷”。老師就是老師,不是學生的父母,必須讓學生對你心存敬畏之心,而後才能適當表現你對學生的愛,集父愛與母愛於一身的老師才是令學生敬愛的老師。
女老師,請與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別再讓你的師愛氾濫成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