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刀的傳授,其動作順序都是用歌訣貫穿。目前流傳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較早期的套路,見陳炎林著《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共16句歌訣;一種是目前流傳較廣的套路,見傅鍾文《太極刀》(1959年)、楊振鐸《楊氏太極拳•劍·刀》(1992年)、扎西《楊氏傳統太極劍·刀》(2000年)等,共 13句歌訣。現將歌訣分述如下,其中“太極刀訣一”取自陳炎林著,“太極刀訣二“取自傅鍾文著。 七星跨虎意氣揚,白鶴晾翅暗腿藏。
風捲荷葉隱葉底,推窗望月偏身長。
左顧右盼兩分張,玉女穿梭應八方。
獅子盤球向前滾,開山巨蟒轉身行。
左右高低蝶戀花,轉身捛撩如風車。
二起腳來打虎勢,鴛鴦腿發半身斜。
順手推舟鞭作篙,翻身分手龍門跳。
力劈華山抱刀勢,卞和攜石鳳回巢。 七星跨虎交刀勢,騰挪閃展意氣揚,
左顧右盼兩分張,白鶴展翅五行掌,
風捲荷花葉內藏,玉女穿梭八方勢,
三星開合自主張,二起腳來打虎勢,
披身斜掛鴛鴦腳,順手推舟鞭作篙,
下勢三合自由招,左右分水龍門跳,
卞和攜石鳳還巢。
關於歌訣二,“萬縣興隆街“的《太極拳功解》所載《太極刀訣》,及楊振銘、曾昭然、董英傑所傳,最後都加了”吾師留下四刀贊,口傳心授不妄教“兩句。沈壽先生在“吾師留下四刀贊”前面又加“寶刀舞罷神逍遙”一句,成十六句,以圖對偶。李雅軒所傳,或在第三句前加“吞吐含花龍行勢”一句成十四句,以圖對偶,或在此十四句之後再加“吾師留下此刀贊,口傳心授不妄教”成十六句。
楊澄甫弟子蔣玉堃,亦得楊班侯弟子龔潤田傳授,所傳太極刀,與陳炎林所著近似,自編《太極刀單練幫學歌》四十句,基本上包括了陳炎林所傳歌訣的十六句,茲從略。
太極刀的套路,陳炎林所傳為32式,蔣玉堃傳為38式,每式有動作名稱。楊振鐸、傅鍾文、趙斌所傳,皆按“歌訣二”的十三句話分解動作,不另列動作名稱。有些傳人如楊振銘、李雅軒、曾昭然等,為了便於教學,將十三句話又分解為若干動作名稱。但是,太極刀的動作名稱,不象太極劍那麼成熟。下面分為兩組介紹:表十一的“名稱一”是陳炎林、蔣玉堃所傳,基本上對應於歌訣一。
表十二的“名稱二”是楊振銘、李雅軒、曾昭然所傳,對應於歌訣二。傅鍾文所傳刀勢與歌訣二的對應圖解見後述。沈壽先生還自編了《太極十三刀》九路八十一式,從略。
楊式太極刀的傳授,其動作順序都是用歌訣貫穿。目前流傳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較早期的套路,見陳炎林著《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共16句歌訣;一種是目前流傳較廣的套路,見傅鍾文《太極刀》(1959年)、楊振鐸《楊氏太極拳•劍·刀》(1992年)、扎西《楊氏傳統太極劍·刀》(2000年)等,共 13句歌訣。現將歌訣分述如下,其中“太極刀訣一”取自陳炎林著,“太極刀訣二“取自傅鍾文著。 七星跨虎意氣揚,白鶴晾翅暗腿藏。
風捲荷葉隱葉底,推窗望月偏身長。
左顧右盼兩分張,玉女穿梭應八方。
獅子盤球向前滾,開山巨蟒轉身行。
左右高低蝶戀花,轉身捛撩如風車。
二起腳來打虎勢,鴛鴦腿發半身斜。
順手推舟鞭作篙,翻身分手龍門跳。
力劈華山抱刀勢,卞和攜石鳳回巢。 七星跨虎交刀勢,騰挪閃展意氣揚,
左顧右盼兩分張,白鶴展翅五行掌,
風捲荷花葉內藏,玉女穿梭八方勢,
三星開合自主張,二起腳來打虎勢,
披身斜掛鴛鴦腳,順手推舟鞭作篙,
下勢三合自由招,左右分水龍門跳,
卞和攜石鳳還巢。
關於歌訣二,“萬縣興隆街“的《太極拳功解》所載《太極刀訣》,及楊振銘、曾昭然、董英傑所傳,最後都加了”吾師留下四刀贊,口傳心授不妄教“兩句。沈壽先生在“吾師留下四刀贊”前面又加“寶刀舞罷神逍遙”一句,成十六句,以圖對偶。李雅軒所傳,或在第三句前加“吞吐含花龍行勢”一句成十四句,以圖對偶,或在此十四句之後再加“吾師留下此刀贊,口傳心授不妄教”成十六句。
楊澄甫弟子蔣玉堃,亦得楊班侯弟子龔潤田傳授,所傳太極刀,與陳炎林所著近似,自編《太極刀單練幫學歌》四十句,基本上包括了陳炎林所傳歌訣的十六句,茲從略。
太極刀的套路,陳炎林所傳為32式,蔣玉堃傳為38式,每式有動作名稱。楊振鐸、傅鍾文、趙斌所傳,皆按“歌訣二”的十三句話分解動作,不另列動作名稱。有些傳人如楊振銘、李雅軒、曾昭然等,為了便於教學,將十三句話又分解為若干動作名稱。但是,太極刀的動作名稱,不象太極劍那麼成熟。下面分為兩組介紹:表十一的“名稱一”是陳炎林、蔣玉堃所傳,基本上對應於歌訣一。
表十二的“名稱二”是楊振銘、李雅軒、曾昭然所傳,對應於歌訣二。傅鍾文所傳刀勢與歌訣二的對應圖解見後述。沈壽先生還自編了《太極十三刀》九路八十一式,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