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杜耶投資筆記
-
2 # 壹號股權
這個道理誰都懂,但是都做不到,知易行難,從一種認知到體系結構的建立,到最後的實施執行,每到最後越加的困難,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這種現象是廣泛存在的,我們做股權投資,我們都知道應該在最好的時候進行融資,但是我們遇到的企業往往都是在自己最好的時候不進行融資,自持身價,到沒錢的時候才開始著急 的融資,而當你缺錢的時候,也往往意味著大家都缺錢了。
1、好標的需要好價格投資的標的是否好有兩個判斷標準,但是其實是隻有一個判斷標準,那就是好價格,這個話怎麼理解?
一家業績優良的公司,而且公司的護城河非常高,產品不容易被替代,那麼這樣的企業肯定是好公司,但是這樣的公司如果要買入,那也是需要在一個合適的價格,所謂的合適的價格就是公司的本身的價值,價格是價值的體現,但是經常會在價值上下波動,我們在價值之下或者價值平行位置買入是最好的。
而如果一家公司本身業績不好,甚至虧損,甚至是出現了業績下行的情況,但是如果價格足夠得低,那麼也是一個好的標的,往往一些意外的訊息通常會突然讓一家公司就變成不好的公司,短時間內會被大量的投資者拋棄,價格很快就會到價值之下,這樣的公司其實是一個好的買入點。
打給比方把,百度和小米,小米上市以後衝高回落,價格很快就跌破了發行價,最差的時候就剩下了發行價的一個零頭,然後又由於智慧手機市場在萎縮,華為逆勢擴張,市場對小米的擔憂之心也迅速蔓延開來。
最低的時候跌到了8.3元,大概是11月的時候,小米的股價觸底反彈,目前已經快到了12元,小米的業績也穩定了下來,滾動市盈率23倍,股價在2個月的時間上漲了將近50%。
百度也和小米類似,在經歷過市場的過度看空後,最近四個月股價也上漲了50%以上。
2、案例二——中國平安中國平安是比較典型的一家公司,中國平安的業績是非常好的,可以說是價投的喜愛標的,股價也一直在漲,但是在2007年的時候股價達到了歷史新高,當時的估值超過70倍,此後10年業績增長7倍,但是股價直到2017年底才超越了2007年的高點,也就是說中國平安用了10年在擠泡沫。
中國平安目前的動態市盈率目前也只有10倍,安全邊際是比較高的。
好標的需要好的價格,這個是我們都知道的一個投資原則,只是在實施的時候我們很難真的做到知行合一,在一種亢奮的氛圍中,我們往往是比較樂觀的,顯得非理性,這是人性,哪怕是做企業,也是往往在行業景氣的時候過度樂觀,投資過大,到最後陷入危機,這種情況也是經常出現。
我們都是往往容易在樂觀的時候過度樂觀,而在行業下行的時候又過度悲觀,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正視和調整自己。
回覆列表
股市就是一個大染缸,進入這個染缸之後,什麼樣的人都有。
A股的特點,想必大家都瞭解,牛短熊長。為什麼A股會出現牛短熊長這種現象?最主要的原因還是A股投資者的構成。
接下來,用“小學生化”的語言來說說,為什麼A股投資者的構成佔比會對整個股市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首先,明確我的個人觀點:個人投資者不具備獨立投資的能力!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美國股市經歷了10年的長期牛市,在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牛市的散戶數量佔比非常低,大部分是機構投資者進行投資。因此,美國股市形成的一套閉環是較為完整的,而且對投資者進行了非常全面的價值投資的理念教育。
因此,在美股市場垃圾公司雖然多,但是不被機構投資者認可,那麼活得並不是很好。而好的公司被大的機構認可之後,他將有更多的錢用於企業的發展,就形成了好的公司越來越好,垃圾的公司越來越垃圾。
彼得林奇說過這句話,永遠不要在股票高的離譜的時候買入!這句話就是說給散戶聽的,因為機構投資者永遠是理性投資,他不會在指數過高的時候追高買入。因此,這句話是否有意義呢,我們可以拆開來看。
第一,“永遠不要”的意義是指,我們要把這條原則當作股市投資第一原則,只要觸犯了這條原則,那麼我們應當立即收手,即使再好的股票,比如它是蘋果、騰訊、茅臺,我們也不能投。
第二,“高的離譜”的意義指的是,股票的價格已經超過了股票本身的價值。不是簡簡單單的超出一點點,而且超出很多。
舉個例子,2017年的騰訊股票曾上漲到480多港元,在那個時期,騰訊的PE已經嚴重超出溢價的範圍,對於當時的騰訊股價來講,已經遠遠超出其當時所存在的價值,那麼它所存在的風險就是各大投資機構一定會根據騰訊當前的價值,對其的股價進行一定的回撥,直至回撥到正常的水平為止。
綜上,我們透過投資的原則、股票價格與價值本身的關係進行了分析,我認為彼得林奇說的這句話,不但是經典,而且可以作為我們投資的重要衡量標準懸在我們頭上,讓我們知道什麼時候該投資,什麼時候要管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