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解縣解州鎮)人,世稱柳河東。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柳宗元是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4)的進士,又中博學鴻辭科,授校書郎,任監察御史。參與了當時王叔文等的政治集團,主張改革政治,任禮部員外郎。"永貞革新"失敗後,貶為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 在哲學上,柳宗元主張"元氣自然論",認為萬事萬物的變化都是元氣自己的運動。提出"天人不相預"的觀點,說:"生植與災荒,皆天地;法制與悖亂,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預,而兇豐理亂出焉。"(《柳河東集》卷三十一《答劉禹錫天論書》)認為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客觀必然的趨勢,這個"勢"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而轉移,否定"聖人決定論"和"天命論"。 柳宗元推崇"堯、舜、孔子之道","好求堯、舜、孔子之志,唯恐不得"(《柳河東集》卷二十五《送婁圖南秀才遊淮南將入道序》),說其自己"勤勤勉勵,唯以中正信義為志,以興堯、舜、孔子之道"(《柳河東集》卷三十《寄許京兆孟容書》)。提出儒家六經是"取道之原"(《柳河東集》卷三十四《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但並不排斥先秦諸子,認為老子、楊朱、墨子、申不害、韓非諸子,刑名、縱橫、道諸家,與孔學並不對立,它們都是"孔氏之異流","與孔子同道",所以應該"鹹伸其所長,而黜其奇邪",將它們"通而同之,搜擇融液",使之符合儒家的"聖人之道"(見《柳河東集》卷二十五《送元十八山人南遊序》)。柳宗元又好佛學,認為佛學與儒學有相合之處,"儒以禮立仁義,無之則壞;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則喪"(《柳河東集》卷七《南嶽大明寺律和尚碑》)。因此不應該排佛,"浮圖誠有不可斥者,往往與《易》《論語》合……吾之所取者與《易》《論語》合,雖聖人復生不可得而斥也"(《柳河東集》卷二十五《送僧浩初序》)。 柳宗元與好友韓愈共同推進當時的古文運動。他反對辭藻華麗、內容空洞的四六駢體文,強調為文樸實、流暢,"文者以明道"、"羽翼夫道",儒家的經典是作文的楷模,"本之《書》以求其質,本之《詩》以求其恆,本之《禮》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本之《易》以求其動,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柳河東集》卷三十四《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柳宗元所作散文峭拔、矯健,其所作詩,清新、峻峭,名列"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死後,其著作由好友劉禹錫編為《柳河東集》,今存。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解縣解州鎮)人,世稱柳河東。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柳宗元是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4)的進士,又中博學鴻辭科,授校書郎,任監察御史。參與了當時王叔文等的政治集團,主張改革政治,任禮部員外郎。"永貞革新"失敗後,貶為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 在哲學上,柳宗元主張"元氣自然論",認為萬事萬物的變化都是元氣自己的運動。提出"天人不相預"的觀點,說:"生植與災荒,皆天地;法制與悖亂,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預,而兇豐理亂出焉。"(《柳河東集》卷三十一《答劉禹錫天論書》)認為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客觀必然的趨勢,這個"勢"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而轉移,否定"聖人決定論"和"天命論"。 柳宗元推崇"堯、舜、孔子之道","好求堯、舜、孔子之志,唯恐不得"(《柳河東集》卷二十五《送婁圖南秀才遊淮南將入道序》),說其自己"勤勤勉勵,唯以中正信義為志,以興堯、舜、孔子之道"(《柳河東集》卷三十《寄許京兆孟容書》)。提出儒家六經是"取道之原"(《柳河東集》卷三十四《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但並不排斥先秦諸子,認為老子、楊朱、墨子、申不害、韓非諸子,刑名、縱橫、道諸家,與孔學並不對立,它們都是"孔氏之異流","與孔子同道",所以應該"鹹伸其所長,而黜其奇邪",將它們"通而同之,搜擇融液",使之符合儒家的"聖人之道"(見《柳河東集》卷二十五《送元十八山人南遊序》)。柳宗元又好佛學,認為佛學與儒學有相合之處,"儒以禮立仁義,無之則壞;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則喪"(《柳河東集》卷七《南嶽大明寺律和尚碑》)。因此不應該排佛,"浮圖誠有不可斥者,往往與《易》《論語》合……吾之所取者與《易》《論語》合,雖聖人復生不可得而斥也"(《柳河東集》卷二十五《送僧浩初序》)。 柳宗元與好友韓愈共同推進當時的古文運動。他反對辭藻華麗、內容空洞的四六駢體文,強調為文樸實、流暢,"文者以明道"、"羽翼夫道",儒家的經典是作文的楷模,"本之《書》以求其質,本之《詩》以求其恆,本之《禮》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本之《易》以求其動,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柳河東集》卷三十四《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柳宗元所作散文峭拔、矯健,其所作詩,清新、峻峭,名列"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死後,其著作由好友劉禹錫編為《柳河東集》,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