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評詩便要了解作者生平。知道了作者一生際遇才會瞭解他的詩的內涵。張繼,唐朝人,不第書生,生平所著不豐,惟有此詩流傳深廣,所謂“一言動天下”大概就是這樣,這首詩作於作者科場失利返鄉途中,因此詩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淒涼悲苦的情緒。畢竟古時金榜題名才是正途。作者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是不知道該替他惋惜還是慶幸,倘若他科場高中,中華詩壇就少佳作一篇了。 言歸正傳。這首詩的題目就很精練。“楓”是季節;“橋”是地點;“夜”是時間;“泊”是時間。四個字,該介紹的都介紹了,“吝嗇”到了極點。然後首句直接進行景物描寫。“月落烏啼”,有聲有色有情。在古詩詞中,凡用“月”“烏”者不外乎“悽愁悲苦”四字,太陰西墜,烏鵲哀鳴,張繼的哀怨之氣與鬱悶之氣貫注其中,不解人意的霜氣偏偏充盈天地,為這濃秋之夜和張繼心中灑下絲絲涼意。視覺、聽覺、觸覺三管齊下,恰如其分地現出了他的心境。 同樣的景色在不同心境的人心中有不同的感覺。同樣是秋夜對月獨處孤舟,李白蘇軾二人定是要“舉杯邀明月”、“把酒問青天”了。但換了失意的人,不過是“獨步漫長宵,風過花零,遙望月空鳴”而已。因此,作者在第二句中用一個“愁”字點出全詩主旨,一切描述都是為了突出這個“愁”字。寒水微波粼粼,江中漁火點點,再加上秋風的低吟,一片片枯敗楓葉劃過張繼心頭落在水面,恰恰勾起了他對故鄉的思念,對前途的迷茫,他的心中僅剩下一種感情--愁。秋風送寒,獨臥小舟,輾轉反側無法入睡,這“對愁眠”甚至有幾分“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孤苦伶仃了。一個落第書生形象躍然紙上。 恰在此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偏也巧,詩境與寺名渾然一體,寒山秋夜孤舟,我到時怕是會悶死。寒山寺每年正月初一凌晨鳴鐘一百零八響,因為佛法認為人生愁苦有一百零八種之多,故而鳴鐘解憂。一百零八鐘響,一百零八憂解,開始新的一年。這誠然是美好的祝願,可惜張繼秋季到此無緣聆聽,他聽到的是寒山寺每夜常例的“警世鐘”,但這也讓張繼聯想起了“鐘聲解憂”的傳說。鐘聲一下下撞擊他的耳膜,撞擊他的心房,撞擊他心中的苦悶,他多麼希望這憂這愁真能隨鐘聲而去。作者用這樣兩句作尾,應該是激勵自己重燃生活的希望,使始終壓抑鬱結的詩境有了個還算昂揚的結尾。 讀罷此詩,感觸良多卻盡在詩外。一個讀書人真的只有“功名”二子是最重要的?自隋到清,考出了多少進士,其中英才罕有。聞名於讀書人本職工作--寫作上的人偏多為無緣仕途的人,如張繼,如蒲松齡,這難道就是魚與熊掌不可皆得?立功名而聞於世的方法絕不只科場高中一途,古是,今亦是。
唐·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評詩便要了解作者生平。知道了作者一生際遇才會瞭解他的詩的內涵。張繼,唐朝人,不第書生,生平所著不豐,惟有此詩流傳深廣,所謂“一言動天下”大概就是這樣,這首詩作於作者科場失利返鄉途中,因此詩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淒涼悲苦的情緒。畢竟古時金榜題名才是正途。作者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是不知道該替他惋惜還是慶幸,倘若他科場高中,中華詩壇就少佳作一篇了。 言歸正傳。這首詩的題目就很精練。“楓”是季節;“橋”是地點;“夜”是時間;“泊”是時間。四個字,該介紹的都介紹了,“吝嗇”到了極點。然後首句直接進行景物描寫。“月落烏啼”,有聲有色有情。在古詩詞中,凡用“月”“烏”者不外乎“悽愁悲苦”四字,太陰西墜,烏鵲哀鳴,張繼的哀怨之氣與鬱悶之氣貫注其中,不解人意的霜氣偏偏充盈天地,為這濃秋之夜和張繼心中灑下絲絲涼意。視覺、聽覺、觸覺三管齊下,恰如其分地現出了他的心境。 同樣的景色在不同心境的人心中有不同的感覺。同樣是秋夜對月獨處孤舟,李白蘇軾二人定是要“舉杯邀明月”、“把酒問青天”了。但換了失意的人,不過是“獨步漫長宵,風過花零,遙望月空鳴”而已。因此,作者在第二句中用一個“愁”字點出全詩主旨,一切描述都是為了突出這個“愁”字。寒水微波粼粼,江中漁火點點,再加上秋風的低吟,一片片枯敗楓葉劃過張繼心頭落在水面,恰恰勾起了他對故鄉的思念,對前途的迷茫,他的心中僅剩下一種感情--愁。秋風送寒,獨臥小舟,輾轉反側無法入睡,這“對愁眠”甚至有幾分“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孤苦伶仃了。一個落第書生形象躍然紙上。 恰在此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偏也巧,詩境與寺名渾然一體,寒山秋夜孤舟,我到時怕是會悶死。寒山寺每年正月初一凌晨鳴鐘一百零八響,因為佛法認為人生愁苦有一百零八種之多,故而鳴鐘解憂。一百零八鐘響,一百零八憂解,開始新的一年。這誠然是美好的祝願,可惜張繼秋季到此無緣聆聽,他聽到的是寒山寺每夜常例的“警世鐘”,但這也讓張繼聯想起了“鐘聲解憂”的傳說。鐘聲一下下撞擊他的耳膜,撞擊他的心房,撞擊他心中的苦悶,他多麼希望這憂這愁真能隨鐘聲而去。作者用這樣兩句作尾,應該是激勵自己重燃生活的希望,使始終壓抑鬱結的詩境有了個還算昂揚的結尾。 讀罷此詩,感觸良多卻盡在詩外。一個讀書人真的只有“功名”二子是最重要的?自隋到清,考出了多少進士,其中英才罕有。聞名於讀書人本職工作--寫作上的人偏多為無緣仕途的人,如張繼,如蒲松齡,這難道就是魚與熊掌不可皆得?立功名而聞於世的方法絕不只科場高中一途,古是,今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