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歐盟內部還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工作分工?當然不是。不僅僅是在和英國的談判中,在處理許多國際問題時,德國向來比法國要更能撐得起門面。這並不是什麼策略分工,而是實力決定一切。
和德國相比,法國在國際社會的外交話語權相對要低。在歐盟內部,德法兩國同位支柱性成員國;但是如果一定要一決雌雄的話,個人觀點是德國要更勝一籌。在脫歐問題上。德法兩國始終是密切配合,都想盡早把英國踢出歐盟。和英國談判深入討論脫歐問題,法國也並沒有默不作聲,只不過德國更高調,態度更強硬。
2018年德國的GDP總計將近四萬億美元,而法國卻不足三萬億;同時德國擁有八千三百萬的人口,其數量在歐盟內部雄踞第一。這兩項最簡單的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把德法兩國實力區分開來。
再者,德國總理默克爾素有“鐵娘子”之稱,作為德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女總理,默克爾到2021年任期結束,將領導德國達16年。默克爾的強硬政治手腕和獨特的外交風格,在國際社會也是威望頗高,這是法國總統馬克龍所不能及的。一個65歲的國際政壇老牌政客;一個42歲的政壇新秀,兩者一比較,就好理解多了。
其實也算不上所謂的難言之隱,歐盟內部各個成員國也是憑藉綜合實力來“自覺排名”的。這是眾所周知的潛規則,也符合常理。法國也想意氣奮發代表歐盟對外發聲,和英國談判,可是隻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難道歐盟內部還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工作分工?當然不是。不僅僅是在和英國的談判中,在處理許多國際問題時,德國向來比法國要更能撐得起門面。這並不是什麼策略分工,而是實力決定一切。
和德國相比,法國在國際社會的外交話語權相對要低。在歐盟內部,德法兩國同位支柱性成員國;但是如果一定要一決雌雄的話,個人觀點是德國要更勝一籌。在脫歐問題上。德法兩國始終是密切配合,都想盡早把英國踢出歐盟。和英國談判深入討論脫歐問題,法國也並沒有默不作聲,只不過德國更高調,態度更強硬。
2018年德國的GDP總計將近四萬億美元,而法國卻不足三萬億;同時德國擁有八千三百萬的人口,其數量在歐盟內部雄踞第一。這兩項最簡單的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把德法兩國實力區分開來。
再者,德國總理默克爾素有“鐵娘子”之稱,作為德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女總理,默克爾到2021年任期結束,將領導德國達16年。默克爾的強硬政治手腕和獨特的外交風格,在國際社會也是威望頗高,這是法國總統馬克龍所不能及的。一個65歲的國際政壇老牌政客;一個42歲的政壇新秀,兩者一比較,就好理解多了。
其實也算不上所謂的難言之隱,歐盟內部各個成員國也是憑藉綜合實力來“自覺排名”的。這是眾所周知的潛規則,也符合常理。法國也想意氣奮發代表歐盟對外發聲,和英國談判,可是隻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