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伊鐸迢

    中國傳統養生起源於《黃帝內經》,這一成書於戰國時期或秦漢之間的著作,最早載錄於《漢書·藝文志》,距今兩千多年了。作為流傳久遠的古代傳統醫學聖典,《黃帝內經》總結先秦以來豐富的養生實踐經驗,吸取諸子百家對生命認識的大量知識,對養生理論、原則和方法都做了較全面的論述,為傳統養生學說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主要論述包括:

    1、認識生命的起源和本質。《素問》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生於本,本於陰陽”。認為生命起源於自然,天地的水與火是物質根源;四時變化與生命活動密不可分,精氣是生命的核心等。《內經》對生命本源作出了唯物的、符合客觀實際的論述。

    2、認識生命變化的規律。《內經》對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有精到的觀察和科學的概括。不僅看到人生歷程中年齡階段的差異,而且注意到不同性別的生理區別,並詳細闡述了人的生理變化規律和特點,論述了衰變過程及各種表現。它以齒、發、生殖能力作為觀察人體生長髮育的重要標誌,以天癸、腎陽為生命動力,對人的合理壽限及影響壽命的因素進行客觀分析。

    3、明確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內經》認為,人與自然是相通相應的,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趨利避害,防病養生。“故智者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靈樞·本神》)《內經》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闡發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原則和方法,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調和陰陽,協調臟腑,疏通經絡,飲食有節,勞逸適度,節制房事等,指導人們達到“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境界。

    《內經》問世後,其具有中國特點的養生理論被廣泛應用至今。千百年的事實證明,這一東方傳統文化為源頭的養生理論,是真正從人體生命的客觀規律出發,幫助人們實現延年益壽的健康養生之法。

    自《黃帝內經》問世以來,傳統養生文化經歷了魏晉時期、漢唐時期、金元、北宋時期的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在明清時期得到了廣泛的弘揚。但由於各種原因,到民國以後逐步衰微。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沿革中,出現了許多知名的養生大家(往往兼為醫學家),他們廣採精修,著書立說,身體力行,養生理論和學術思想溶醫、道、儒、佛等諸家思想於一爐,百家爭鳴,各有所長,逐步形成一套理論體系和實踐方法,許多有代表性的養生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如:東漢時期張仲景《金匱要略》把“養慎”的思想核心定位於“外避六淫,內養正氣”;主張“順時氣養天和”,“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食之有妨,反能為害”。

    東晉·葛洪建立系統養生法,重視儘早著手、保精行氣和以不傷為本 。“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偏修一事,不足賴也。”(《抱朴子·內篇·微旨》)

    南朝齊梁時期陶弘景著成《養性延命錄》,認為“壽命在人不在天”;“淡然無為,神氣自滿”,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指導意義。

    唐朝孫思邈的代表性著作在中國養生髮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他指出:“是以聖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治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繼承發展了“治未病”的思想。他認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在《千金要方》中列出養、療食物154種,經弟子及後世傳人增補為《食療本草》,奠定了中國食養學的基礎。

    宋代陳直編著了《養老壽親書》,主張飲食調攝、順時奉養、重視起居護養和藥物扶持。周守忠纂集的《養生類纂》,強調保精、調氣和養神,對涕唾、便溺、睡眠、叩齒、交合等生活中的瑣碎細節也頗為重視,豐富了老年生活調攝和保健的原則方法。

    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編著古代營養學專著《飲膳正要》。具體闡發飲食衛生、營養療法等,為中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飲食與食療專書。

    金元四家的劉完素主張養生重在養氣,認為:“人受天地之氣,以化生性命也。是知形者生之舍也,氣之生者元也”;張子和提倡祛邪扶正,提出:“養生當用食補,治病當用藥攻”(《儒門事親》),其養生思想核心是“君子貴流不貴滯”,提出調飲食、施藥物、戒房勞、煉氣功等方法;李東垣注重調理脾胃,認為“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 (《脾胃論》)。朱丹溪倡導“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學說,主張治療和養生以滋陰為主, 順應四時調養神氣。

    明清時期湧現出很多養生家。張景嶽主張溫補真元,治形保精,指出:“陽強則壽,陽弱則夭”,“善養生者,必寶其精”(《景嶽全書》);李中梓編著《壽世青編》一書,提出養心說、養肝說、養脾說、養肺說、養腎說,為五臟調養的完善作出一定貢獻。萬密齋撰書《養生四要》,對強身延年之方蒐羅甚富,並提出寡慾、慎動、法時、卻疾為養生要義。孟笨的食療著作《養生要括》提出飲食衛生三條準則:戒輕殺、善調理、知避忌。明代高濂的著作《遵生八箋》除在國內廣為流傳外,還於1895年譯成英文發行於國外。

    清代袁開昌撰《養生三要》,分別從養怡、調攝、治疾三方面論述老年養病之道,提出“存退步心能卻病”“病初愈不可驟補”等。胡宗鶴編撰《養生雜錄》,從精、氣、神、形的關係方面提出攝生保健措施,主張調暢情志,使“人之靈心必有所寄”。孟日寅採集自春秋戰國至明清時期歷代養生著作及醫書所載修身延年之術中切於日用者,列綱分類,彙編成文獻專輯《養生擥要》與歷代養生大家的典籍論述相併行,多年來也有許多民間百姓養生實踐經驗的總結,以口授身傳的形式沿襲下來,如民諺“春捂秋凍”“冬吃蘿蔔夏吃薑”等,在民眾中擁有廣泛的認知度和可行性;既適應了人們保養身心健康和長壽延年的需要,也體現出華夏傳統文化的延續與承接。總之,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秉承《黃帝內經》的核心理論,傳承發展,生生不息,雖然沒有統一、固定的模式,但各成一派,各具特點,各有側重,延續千百年,被歷史證明具有極大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丙烷氣瓶的壓力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