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國外教漢語,說兩件遇到的小事吧。
第一件事是剛來這個國家不久的時候,我被安排到一個小學去上課。孩子非常聰明,學漢語的熱情高漲,room teacher(相當於國內的“班主任”,以下也簡稱“班主任”)也非常友好,但是校長卻不太一樣。
因為下課以後我還要去到另一個學校上課,所以需要麻煩這個學校的老師開車送我過去。通常都是班主任送我過去,有一次班主任有事,就拜託了校長送我過去。
這是開學半個學期以來第一次見到校長,他見到我,沒對我微笑,只有一個手勢示意我車的方向。在去開車的路上,我看到了我班上學漢語最積極的一個女生特別開心地對他說:“Dad, I got a new Chinese name today! ”我才知道她是校長的女兒,我今天剛給她還有另兩個學生取了中文名。
但是校長面無表情地說了一句“Ok”,然後徑直走過去了。我心裡就嘀咕著,這個態度,這是對誰有看法呀?八成是我。
上車之後,果然驗證了我的想法。前三分鐘,我們都是尷尬的沉默,最怕空氣突然安靜……我想著,要不我說點什麼吧,說天氣總沒錯,於是我就說“It"s a good sunny day!”我以為這樣就能開啟話題,然而除了一個“Yes”以外,我啥也沒聽見。繼續沉默……
然後就發生了神奇的一幕,他突然問我“What"s your purpose for here?”我其實沒太明白他的意思,但是因為他“purpose”這個詞特別加重了,又加上他冷漠又不失輕視的表情,所以我覺得他想說的就是我理解的意思,所以有了下面的對話:
我:“我來這是為了教漢語,我喜歡教學,喜歡和學生在一起。”
他:“中國總是強硬的,他們總是想把自己的東西強加給別人,現在對世界的影響和控制越來越大,這對我們構成了很大的威脅,你明白嗎?”
以前總聽說國外鼓吹“中國威脅論”,這會遇到活的了,這我就得跟你好好說道說道了。
我:“我不懂國際政治,我來這裡只是為了教學,這是我的專業,也是我熱愛的事情。我不遠萬里來到這裡,是因為我有對學生和對教育的熱愛。我認真對待我的每一個學生,不止教他們語言,也教他們做人的道理,讓他們學會理解世界,學會尊重不同。我希望讓他透過我,更多地瞭解中國,讓他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我希望他們長大以後能夠有更大的格局,能夠有獨立的思考,能夠學會辨別是非,不被周圍的言論和世界的潮流左右,這就是我來的主要目的。”
“當然,作為一個華人,我很希望他們能學好漢語,以後有一天真正有機會和華人交流交朋友,有機會去中國走走看看,生活一段時間,就像我現在在這裡一樣,我很享受這裡的生活,也很愛這個國家。”
一口氣說完了上面的一大段,全英語說的,現在原文已經不記得了,當時有點激動所以磕磕絆絆地,但是我覺得意思我都表達到了。說完這些,我們再沒有任何對話,知道下車。我一直沒有看他,眼睛直視前方,不卑不亢,堅毅果敢。他倒是看了我好幾眼,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下車的時候,我感謝他開車送我,祝他一天順利並且誇獎了他女兒。在那以後,我還是不經常在學校見他,但是每次見到,他都主動跟我打招呼了。
我覺得自己贏得了尊敬。
第二件事就長話短說啦,為了能適應當地的語速,為了能更多和人流暢地交流,為了不至於被誇不會感謝,被懟不會還口,我一直特別努力地學英語,練口語,但是堅持了幾個月,一直覺得效果不太好。
知道最近的假期和夥伴們去旅行,在一個旅遊景點和幾個工作人員隨意地攀談,被他們誇英語好。問我來自哪裡,我說中國,他們都說原來中國年輕人的英語說得這樣好,性格好還有禮貌,還誇我口音地道,還會用當地的很多俚語。上帝知道我怎麼把自己的美音硬生生掰過來的!
不過我真的很開心,因為自己的進步和成長,也因為小小地代表了一下中國普通民眾的形象。
發一張旅行的圖片,猜猜我在哪個國家呢~嘻嘻~
最近在國外教漢語,說兩件遇到的小事吧。
第一件事是剛來這個國家不久的時候,我被安排到一個小學去上課。孩子非常聰明,學漢語的熱情高漲,room teacher(相當於國內的“班主任”,以下也簡稱“班主任”)也非常友好,但是校長卻不太一樣。
因為下課以後我還要去到另一個學校上課,所以需要麻煩這個學校的老師開車送我過去。通常都是班主任送我過去,有一次班主任有事,就拜託了校長送我過去。
這是開學半個學期以來第一次見到校長,他見到我,沒對我微笑,只有一個手勢示意我車的方向。在去開車的路上,我看到了我班上學漢語最積極的一個女生特別開心地對他說:“Dad, I got a new Chinese name today! ”我才知道她是校長的女兒,我今天剛給她還有另兩個學生取了中文名。
但是校長面無表情地說了一句“Ok”,然後徑直走過去了。我心裡就嘀咕著,這個態度,這是對誰有看法呀?八成是我。
上車之後,果然驗證了我的想法。前三分鐘,我們都是尷尬的沉默,最怕空氣突然安靜……我想著,要不我說點什麼吧,說天氣總沒錯,於是我就說“It"s a good sunny day!”我以為這樣就能開啟話題,然而除了一個“Yes”以外,我啥也沒聽見。繼續沉默……
然後就發生了神奇的一幕,他突然問我“What"s your purpose for here?”我其實沒太明白他的意思,但是因為他“purpose”這個詞特別加重了,又加上他冷漠又不失輕視的表情,所以我覺得他想說的就是我理解的意思,所以有了下面的對話:
我:“我來這是為了教漢語,我喜歡教學,喜歡和學生在一起。”
他:“中國總是強硬的,他們總是想把自己的東西強加給別人,現在對世界的影響和控制越來越大,這對我們構成了很大的威脅,你明白嗎?”
以前總聽說國外鼓吹“中國威脅論”,這會遇到活的了,這我就得跟你好好說道說道了。
我:“我不懂國際政治,我來這裡只是為了教學,這是我的專業,也是我熱愛的事情。我不遠萬里來到這裡,是因為我有對學生和對教育的熱愛。我認真對待我的每一個學生,不止教他們語言,也教他們做人的道理,讓他們學會理解世界,學會尊重不同。我希望讓他透過我,更多地瞭解中國,讓他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我希望他們長大以後能夠有更大的格局,能夠有獨立的思考,能夠學會辨別是非,不被周圍的言論和世界的潮流左右,這就是我來的主要目的。”
“當然,作為一個華人,我很希望他們能學好漢語,以後有一天真正有機會和華人交流交朋友,有機會去中國走走看看,生活一段時間,就像我現在在這裡一樣,我很享受這裡的生活,也很愛這個國家。”
一口氣說完了上面的一大段,全英語說的,現在原文已經不記得了,當時有點激動所以磕磕絆絆地,但是我覺得意思我都表達到了。說完這些,我們再沒有任何對話,知道下車。我一直沒有看他,眼睛直視前方,不卑不亢,堅毅果敢。他倒是看了我好幾眼,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下車的時候,我感謝他開車送我,祝他一天順利並且誇獎了他女兒。在那以後,我還是不經常在學校見他,但是每次見到,他都主動跟我打招呼了。
我覺得自己贏得了尊敬。
第二件事就長話短說啦,為了能適應當地的語速,為了能更多和人流暢地交流,為了不至於被誇不會感謝,被懟不會還口,我一直特別努力地學英語,練口語,但是堅持了幾個月,一直覺得效果不太好。
知道最近的假期和夥伴們去旅行,在一個旅遊景點和幾個工作人員隨意地攀談,被他們誇英語好。問我來自哪裡,我說中國,他們都說原來中國年輕人的英語說得這樣好,性格好還有禮貌,還誇我口音地道,還會用當地的很多俚語。上帝知道我怎麼把自己的美音硬生生掰過來的!
不過我真的很開心,因為自己的進步和成長,也因為小小地代表了一下中國普通民眾的形象。
發一張旅行的圖片,猜猜我在哪個國家呢~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