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範閒不是我

    “玩法”

    多名同學把一名男生抬起,然後以硬物來玩弄其下體,包括在柱上磨擦。在香港,這些行為通常稱為“con人”和“被人con”,臺灣則為“阿”與“被阿”。也有把二人的下體互相撞擊,稱為“X-con”。在學生宿舍,當一名男宿生生日,happycorner會是其中一種慶祝方式,另加唱歌贈興,歌詞改編自英文的生日歌,歌詞為重覆“Happycornertoyou”四次。

    在臺灣,學生玩阿魯巴時,通常都會把被罰者的下體撞往樹幹或任何柱狀事物,或以圍繞摩擦的方式戲弄受害者。通常,玩此遊戲的目的往往並非真的要製造被玩弄者肉體上的疼痛或傷害,而是一種群體意識的發揮(集中眾人的力量對付團體中唱反調或說錯話的搗蛋者),用來教訓受害者(以開玩笑的態度),或單純只是一種欺負弱小的娛樂。

    在廣東,這種遊戲被稱為磨柱,主要是把被罰者的下體撞往牆角,然後磨擦。很多時候太過激烈的玩法會磨穿甚至磨損褲子,且磨柱側重於磨,而不是撞。

    名稱由來

    在此種遊戲在不同地區幾種不同的名稱中,“HappyCorner”的起源是比較沒有爭議,它單純是源自生日快樂歌《HappyBirthday》的一種變體,但關於臺灣所使用的稱呼“阿魯巴”,起源則有點曲折。

    在早期,臺灣的年輕學子間就曾見過零星的類似遊戲出現,但當時此遊戲並沒有比較明確的命名,只有像是“撞條仔”(臺語,撞柱子的意思)之類的俗稱,或是根據遊戲時使用的物件工具而有像是上樹、上柱、上窗、上飲水機或乃至於上某人之類的稱呼。後來在解嚴前後,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階中學的學生在玩這個遊戲時,用臺灣話群呼:“乎死(臺語中發音類似“四”)啦!”當時因為該群學生中有一位剛得知阿拉伯文的“四”讀作“阿魯巴”(arba"atun)遂呼之,登時一呼百應,乃成該群學生後來遊戲時的代號隱語。此種用法其後逐漸傳開,乃成“阿魯巴”一辭的主要意含。

    但是,遠在地球彼端的加勒比海島嶼阿魯巴上,並不真的存在有食人民族與類似的行刑方式。事實上,大部分臺灣的學子普遍沒聽說過阿魯巴這地名的存在,對於這名稱的認知也僅止於這種不雅的遊戲而已,因此當人們聽到阿魯巴島時,往往會誤以為是虛構的玩笑事物,是個亟需闢謠的錯誤認知。

    Happycorner文化產生的問題

    Happycorner文化在1990年代在香港的大專界非常流行,特別是作為迎新營的重要活動。更可怕的,是有小部份人把這種遊戲用到兩個不太熟悉的異性同學身上,類似模擬性交。有學生因為拒絕參與有關行為,而被學長批評為“不合作”、“態度惡劣”。有學生因為抵擋不住朋輩的壓力而屈就,造成心理上的創傷。而這個年代的大學生,在性方面亦異常開放。有人指正是因為這種happycorner文化做成的。因此,這種活動受到一些人士的批評,據說會影響其效能力。亦曾有人在報章撰文來批判這種文化。

    由於這個遊戲危險又含性暗示,2005年1月臺灣教育部發文給各級學校,要求禁止學生玩阿魯巴。此外國防部早在2004年年初就已下令禁止於軍中玩阿魯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八泥犁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