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逗比的十一
-
2 # 求是棄非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
羅米歐與朱麗葉的愛情;
徐志摩與林徽因的愛情;
高君宇與石評梅的愛情;
傻郭靖與俏黃蓉的愛情!
-
3 # 燃燒的墨魚丸
“如果說《兔子快跑》展示了一個關於愛情的道理的話,它就是:一個人是多麼容易把對自己的鄙視誤解為對愛情的需要。兔子先生厭惡自己的平庸空洞,於是他不斷製造愛的泡沫。……愛情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可以遮蔽一個人存在的虛空,愛情的渺小之處在於它只能遮蔽這個虛空而已。”
“我想之所以永遠有這麼多人在忙著得到愛失去愛抱怨愛嘮叨愛,除了偉大的化學反應,還因為愛情是成本很小、‘進入門檻’很低的戲劇。如果要以做成一個企業、創作一個藝術品、解決一個科學難題、拯救一個即將滅絕的物種……來證明自己,所需才華、意志、毅力、資源、運氣太多,而要製造一場愛情或者說那種看上去像愛情的東西,只需兩個人和一點荷爾蒙而已。於是愛情成了庸人的避難所,於是愛情作為一種勞動密集型產品被大量生產出來。說到底一個人要改變自己太難,改變別人更難,剩下的容易改變的只是自己和別人的關係。在一起,分手,和好,再分手,第三者,第四者……啊,枝繁葉茂的愛情,讓一個可忽略可被替代可被抹去而不被察覺的存在,看上去幾乎像是生活。”
-
4 # 清風秋月
偉大的愛情就是不離不棄,生死相依。
在這方面,敬愛的周總理和鄧穎超為世人做出了光輝的典範。
敬愛的周總理無論從各方面都是最優秀的:顯赫的家庭,出眾的外表,高尚的品德,過人的才智……可以說,從古至今,再也沒有所有優點集於一身的男子,就是這樣勘稱完美的男人,從選定了鄧大姐之後,再也沒有愛過其它任何一個女子,他的愛是那樣純潔,那樣高尚,又是那樣令世人敬仰!
在戰爭年代,為了新中國的建設,他們和成千上萬的先烈們,風寒露宿,出生入死,拋棄了自己未出生的孩子,這樣的情懷,這樣的愛情,世人能有幾個做到?
和平年代,沒有孩子的他們依然恩愛如初,為了我們偉大的祖國能繁榮富強,他們更是日夜操勞,不辭辛苦,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有喜怒哀樂,也有七情六慾,但是他們為了大家,捨棄小家,在前進的道路上,他們把對對方的愛轉化為濃濃的親情,相互扶持,相互關愛,走完了最後的征程。
他們的愛世界罕見,他們的愛驚天地 泣鬼神,這樣的愛何等偉大,何等壯觀!
願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和親愛的鄧大姐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
5 # 生活需要點天馬行空
我贊同有本書說的,愛如煙花,只開一瞬。
我的很多同事說談愛情是太奢侈的事,結婚生子,日子就是在麻木的過著。我也覺得談愛情很矯情,騙騙未成年的孩子還行。
偉大的愛情只在電影和小說裡。因為現實少的可憐。電影和小說總寫把理想的愛情多麼偉大,讓那麼多少男少女誤以為愛情都是那麼美好,以致上當受騙。
想起丁一舟和賴敏的愛情是真的很偉大,丁一舟知道賴敏有不可治癒的病還是堅持照顧她的飲食起居,和她結婚,不圖她任何,帶她去各個地方。
偉大的愛情就是不圖別人的外表,不圖名利,不圖她的財產。明知它會幻滅,還依然願意跟她在一起,哪怕每天吃土。可惜,世間這樣的愛情太少太少太少。
-
6 # 言一呢
“愛情”這是一個神聖的話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愛情的定義也一直改變著,古時候愛情是相夫教子,相敬如賓的感情,現在更多的是相伴相守,相扶到老的願望。其實,再美好的詞語也不足以形容出它的本質。年輕時,愛情是熱烈的追求,年老時,愛情是平淡的相守。人這一生總要經歷幾段不同的愛情,美好的,幸福的,錯過的,遺憾的,無論怎樣它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我們為它哭過笑過痴過醉過,最後留下的也許是最適合的。那麼偉大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我想應該是失而復得的珍惜吧!因為愛所以執著,因為執著所以擁有,因為擁有所以珍惜,這便是偉大的愛情吧!
-
7 # 孫女士的生活
當我看到這個標題我想說,什麼是愛情,怎樣算偉大。
愛情,我覺得愛情是生死相依,不離不棄,是美好的,是高尚的,是人們所追求的,是人們覺得最幸福的。
愛情,而偉大的愛情,我認為應該是為了對方不計回報,和不顧一切的捨得和付出。如果你的愛情愛的轟轟烈烈,敢作敢為,不惜任何代價為了那個愛的人勇敢的去冒險,去犧牲,而最終換來的就是偉大的愛情。
而偉大的愛情還可分為多種,向我們的父輩,雖說是普普通通的人,而他們的愛是深入人心,甚至能使你觸心掉淚,你能說是不偉大嗎?還有身邊經常看到的夫妻中一旦一方患有不治之症時,而另一方不徣任何代價賣房賣地,甚至為親人獻血,捐獻骨髓,那這樣的愛不是也很偉大嗎?
所以我說雖然愛情是個神聖的話題,但就是有人能為了愛情相夫教子,相伴相守,年青時熱烈的追求,而年老時相依為命,為愛珍惜,為愛執著,我的理解這就是偉大的愛情。
回覆列表
一天, 一個男孩對一個女孩說:“如果我只有一碗粥,我會把一半給我的母親,另一半給你。”小女孩喜歡上了小男孩。那一年他12歲,她10歲。
過了10年,他們村子被洪水淹沒了,他不停地救人,有老人,有孩子,有認識的,又不認識的,唯獨沒有去救她。當她被別人就起來以後,有人問他:“你既然喜歡她,為什麼不救她?”他輕輕地說:“正是因為我愛她,我才先去救別人,她死了,我也不會獨活。”於是他們在那一年結了婚。那一年他22歲,她20歲。
後來,全國鬧饑荒,他們同樣窮得揭不開鍋,最後只剩下一點點面了,只好做了一碗湯麵。他捨不得吃,讓她吃;她捨不得吃,讓他吃!三天後,那碗麵湯發黴了。當時他42歲,他40歲。
因為祖父曾是地主,他受到了批頭。在那段年月裡,“組織上”讓她“劃清界限、分清是非”,她說:“我不知道誰是人民內部的敵人,但我知道,他是好人,他愛我,我也愛他,這就足夠了!”於是,她陪著他批鬥、掛牌遊街,夫妻二人在苦難的歲月裡接受了相同的命運!那一年他52歲,她50歲。
許多年過去了,他和她為了鍛鍊身體一起學習氣功,這時他們已調到了城裡,每天早上乘公共汽車去市中心的公園。當一個年輕人給他們讓座時,他們誰都不願意坐下而讓對方站著。於是兩個人靠在一起,手裡抓著扶手,臉上都帶著滿足的微笑,車上的人竟不由自主地全部站起來。那一年他72歲,她70歲。
她說:“10年後如果我們都死了,我一定變成他,他一定變我,然後他再來喝我送他的半碗粥!”
70年的風塵歲月,這就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