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吃學院
-
2 # 指尖小調
饅頭嚴重收縮(表皮很粗糙,皺皺巴巴,內部結構黑實無孔,硬度大,無法食用)一般蒸制後期或接蓋的一瞬間發生,嚴重收縮多表現為饅頭在充分膨脹的情況下,突然收縮。其本質可能是麵粉品質不高、面沒揉透或揉過了,發酵過了,蒸的時候氣壓太高、太低都有關係。
饅頭區域性收縮(表皮褶皺,白度降低,內部氣孔變小,彈性變小,口感發硬),多出現在靠近表皮的部分。其本質跟發酵、蒸制都有關,外層膨脹比較充分,孔洞比較大,更容易塌陷。一些饅頭可能在重新加熱的時候發生塌陷,究其原因,可能是蒸制過程中滅酶不徹底(蒸的時間短了,沒熟透),存放期間,酶的作用讓饅頭結構不穩定導致重新加熱時塌陷。
饅頭輕度塌陷(表皮褶皺收縮明顯,顏色發黃,內部氣孔變小,口感發硬,皮瓤有些分離,不太影響正常食用,但影響製作心情),這樣的塌陷大多是發酵程度不夠,內部還沒達到柔軟的蓬鬆結構就開蒸。
以上是從乾酵母發酵的角度來說的,除此之外,用老面,酸鹼不平衡(鹼兌少了)也會收縮。
所以,需要留意乾酵母用量(雖說用量越少,讓麵糰發酵的時間相對延長,饅頭吃起來發酵的滋味更自然,但也別用得太少,一斤面所用乾酵母量在3-5克之間比較保險),留意發酵溫度(溫度太高太低都不合適,冬天可以加蓋太陽曬著發酵,夏天就正常室溫即可)、發酵程度(溫度不同,時間不同,看發酵狀態最好。麵糰明顯長大,觸碰有彈性,即便扎孔,麵糰也屹立不倒)、火候(乾酵母饅頭一般用中大火,從冷水開始蒸,一個70克左右的饅頭,一般水開後蒸18-20分鐘即可)。
總之,饅頭收縮不可怕,多揉麵(手揉的話,機器揉注意及時檢視狀態,避免揉過揉斷面筋影響效果),跟面談點掏心窩子的話,慢慢的就能磨出一鍋鍋白胖饅頭了。
夏天蒸饅頭收縮的問題應歸納為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一是麵粉發潮,從而導致老面或酵母於其中不起任何發酵作用或很小作用,蒸出來會迅速收縮。
二是酵母老面不起作用或用量小,麵糰內部氣泡少,蒸出來也會迅速縮小。
三是其它都合格而蒸籠排氣孔小,內外氣壓差太大,當揭開鍋蓋時也會迅速縮小。
四是用的金屬鍋蒸,氣濾水滴在饅頭上,當揭開鍋時也會縮小。
出現蒸出來的饅頭縮小應該怎麼解決呢。
一是嚴格按春夏秋冬的不同季節使用麵粉水酵母的配比,充分拌勻和成麵糰然後進行第一次發酵。第一次發酵好的標準是用眼目測是原來麵糰的2倍大左右,第一次發酵的成功與否是蒸好饅頭的基礎。
二是一發好後再次揉麵也叫排氣,麵糰內部微孔均勻為目的,而後就可搓條分劑做饅頭了,揉饅頭的另一個目的是要揉出光面,也可用有揉麵功能的機器來後壓十多次,再捲成長圓條,用刀切成刀切饅頭,這樣效果更能好些。
三是二次發酵,要溫度在35-40度之間,這樣有十七八分鐘就二發好了,二發好的標準目測明顯增大,手摸鬆軟,這是就可以蒸制了。
四是蒸制一是用竹籠屜二是用開水蒸三是用大火蒸,特別提醒前五分鐘一定用大火。
做到以上幾點,饅頭收縮就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