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11554855145
-
2 # 使用者4243767351955
1、奶粉溶解性好壞與配方和工藝有關
同樣的衝調條件下,奶粉的速溶性好壞,主要是受配方和生產工藝的影響。而且這兩者是難以分開的:同樣的配方,生產工藝的好壞可能會造成速溶性的差異;同樣的生產工藝,不同的配方,生產出的奶粉速溶性也會有所不同。
2、奶粉本身含有難溶或微溶於水的營養成分
嬰幼兒配方奶粉主要成分中的蛋白質和脂肪都難溶或微溶於水,在奶粉完全溶解冷卻時,會有部分脂肪營養物質析出並附著在奶瓶壁上,這些沒關係,這是奶粉中的脂肪物質。沖泡奶粉時,在奶瓶底部的不溶解的沉澱物是不溶解物質不是其他雜質,不會對寶寶產生任何健康與安全的危險因素。
3、水溫、攪拌及水質影響
沖泡奶粉的水溫和攪拌方式不當,都會引起奶粉溶解不充分,造成奶瓶壁上有沉積物:
水溫偏高:高溫的水易使奶粉中的脂肪析出,吸附其他的奶粉顆粒,形成“疙瘩”樣奶粉團;析出的脂肪容易形成脂肪膜,靜止後懸浮於奶液表面;使奶粉無法充分溶解;還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影響消化吸收;某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免疫活性物質(如含雙歧桿菌)等很容易因此遭到破壞;
水溫偏低:奶粉有一定的親水性,水溫過低時,奶粉的溶解度下降,且奶粉是膠性混懸液,外層的奶液形成一個張力膜,故有出現類似“成團狀不融化”的現象;
過度沸騰:過度沸騰的水衝調奶粉容易造成沉澱掛壁。
4、奶粉分子顆粒大小的影響
顆粒大的奶粉,遇水後溶解速度很快,溶解性較好(不同批次生產奶粉存在顆粒大小、膨鬆度區別);
5、添加了含量較高的活性物質
如:酪蛋白磷酸肽(CPP)、α-乳清蛋白,活性益生菌,優質DHA等,因為要保證其營養活性,是幹法混合到奶粉裡的,也會出現溶解慢,瓶壁瓶底有白點,是屬於正常現象,不影響奶粉質量。
消化不良的根本原因是你給寶寶的餵養超出了寶寶自身的消化能力了,相對來說奶粉比母乳對寶寶消化的負擔會更大一些,因此出現消化不良的機率也要稍高;
這種情況下建議你要從自己的餵養方式上去找原因,看看是不是有哪些不合理的,比如餵養過於頻繁、奶粉沖泡的過稠、夜奶等等,找出原因來加以糾正、調整,才是解決消化不良最根本的方式,各種促進消化的藥物或其他手段,短時間內可能會有些幫助,但只要你的餵養方式是有問題的,那麼後面再次出現消化不良只是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