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醫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驗指標包括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LP),γ-谷氨醯轉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 ALT與AST主要分佈在肝臟的肝細胞內。如果肝細胞壞死, ALT和AST就會升高。但這兩種酶在肝細胞內的分佈是不同的。ALT分佈在肝細胞漿,AST分佈在肝細胞漿和線粒體中。 急性肝炎和輕症的慢性肝炎, 主要表現為ALT的升高。因此,AST/ALT<1;慢性肝炎的後期,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細胞的破壞程度是嚴重的,線粒體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因此,AST升高明顯, AST/ALT>1甚至>2。 ALP和GGT在淤膽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時明顯升高, 酒精性肝炎患者的GGT明顯升高。白蛋白是在肝臟製造的, 當肝功能受損時, 白蛋白產生減少, 球蛋白是機體免疫器官制造的, 當體記憶體在“敵人”時, 球蛋白產生增加, 因而慢性肝炎病人由於肝功能減退,白蛋白產生減少,又由於體記憶體在肝炎病毒這個“敵人”,球蛋白產生增加, 而造成A/G比值倒置。 肝細胞受損時, 膽紅素的代謝及洩均發生障礙, 因此T-Bil和D -Bil均升高。 1)ALT與AST: ALT與AST主要分佈在肝臟的肝細胞內。正常值均為0~40國際單位。如果肝細胞壞 死,ALT和AST就會升高,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指標。 轉氨酶水平是判斷肝細胞病變的一個敏感指標,其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 髒疾病的活動狀況,但不能反映肝臟的病理過程。轉氨酶水平的高低是反映當時肝 髒炎症的活動狀態,而病理改變則是一個長期過程,所以兩者不一定成平行關係。 細胞內ALT的濃度高與血清內ALT濃度的100倍,因此,少部分細胞變性即可使血清 ALT水平增高,如急性肝炎時,肝損傷較少,但血清內ALT水平可明顯上升。如果肝 細胞已廣泛壞死,如重型肝炎或肝細胞數目減少,如肝硬化,此時ALT來源減少, 因此血內ALT濃度可以正常(此時儘管肝損害已相當嚴重)。 AST水平的增高提示有肝細胞壞死,意味著肝損害相對較重。但肝嚴重受損時,也 可因來源減少,而血清濃度正常,因此,ALT、AST血清濃度的高低不能反映肝損害 的程度。 2)ALP和GGT 鹼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醯轉肽酶(GGT或γ-GT)是診斷膽道系統疾病時常用 的指標。 鹼性磷酸酶幾乎存在於機體的各個組織,但以骨骼、牙齒、肝臟、腎臟含量較多。 正常人血清中的鹼性磷酸酶主要來自於骨骼,由成骨細胞產生,經血液到肝臟,從 膽道系統排洩。因此,淤膽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時此酶明顯升高。 γ-谷氨醯轉肽酶在體內分佈很廣,如腎、肝、胰等臟器均有此酶。但血清中的γ -谷氨醯轉肽酶主要來自肝臟,因此具有較強的特異性。肝膽系統疾病時,此酶升 高。當肝炎恢復期時,ALT和AST已經恢復正常後,γ-谷氨醯轉肽酶仍未降到正常 。因此,目前常以此酶作為患者是否可恢復正常工作的標誌。酒精性肝炎和阻塞性 黃疸的患者GGT明顯升高。 γ-GT正常值範圍5~54u/L,ALP正常值35~125u/L。 3)白蛋白/球蛋白(A/G) 白蛋白是在肝臟製造的,當肝功能受損時,白蛋白產生減少,其降低程度與肝炎的 嚴重程度是相平行的。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濃度降低。白蛋白 在體內起到營養細胞和維持血管內滲透壓的作用。當白蛋白減少時,血管內滲透壓 降低,患者可出現腹水。球蛋白是機體免疫器官制造的,當體記憶體在病毒等抗原( 敵人)時,機體的免疫器官就要增兵,來消滅敵人。因此,球蛋白產生增加。慢性 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產生減少,而同時球蛋白產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 。 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為35~50g/L,球蛋白為20~30g/L,A/G比值為1.3~2.5。 4)總膽紅素(TBIL)和直接膽紅素(DBIL) 人的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天。紅細胞死亡後變成間接膽紅素(IBIL),經肝臟 轉化為直接膽紅素(DBIL),組成膽汁,排入膽道,最後經大便排出。間接膽紅素 與直接膽紅素之和就是總膽紅素(TBIL)。 上述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均可使人發生黃疸。 如果紅細胞破壞過多,產生的間接膽紅素過多,肝臟不能完全把它轉化為直接膽紅 素,可以發生溶血性黃疸; 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時,或者因膽紅素不能正常地轉化成膽汁,或者因肝細胞腫脹, 使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洩膽汁受阻,使血中的膽紅素升高,這時就發生了肝細胞性 黃疸; 一旦肝外的膽道系統發生腫瘤或出現結石,將膽道阻塞,膽汁不能順利排洩,而發 生阻塞性黃疸。 肝炎患者的黃疸一般為肝細胞性黃疸,也就是說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均升高, 而淤膽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 總膽紅素的正常值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膽紅素的正常值為1 .71~7μmol/L(1~4mg/L)。
通常醫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驗指標包括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LP),γ-谷氨醯轉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 ALT與AST主要分佈在肝臟的肝細胞內。如果肝細胞壞死, ALT和AST就會升高。但這兩種酶在肝細胞內的分佈是不同的。ALT分佈在肝細胞漿,AST分佈在肝細胞漿和線粒體中。 急性肝炎和輕症的慢性肝炎, 主要表現為ALT的升高。因此,AST/ALT<1;慢性肝炎的後期,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細胞的破壞程度是嚴重的,線粒體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因此,AST升高明顯, AST/ALT>1甚至>2。 ALP和GGT在淤膽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時明顯升高, 酒精性肝炎患者的GGT明顯升高。白蛋白是在肝臟製造的, 當肝功能受損時, 白蛋白產生減少, 球蛋白是機體免疫器官制造的, 當體記憶體在“敵人”時, 球蛋白產生增加, 因而慢性肝炎病人由於肝功能減退,白蛋白產生減少,又由於體記憶體在肝炎病毒這個“敵人”,球蛋白產生增加, 而造成A/G比值倒置。 肝細胞受損時, 膽紅素的代謝及洩均發生障礙, 因此T-Bil和D -Bil均升高。 1)ALT與AST: ALT與AST主要分佈在肝臟的肝細胞內。正常值均為0~40國際單位。如果肝細胞壞 死,ALT和AST就會升高,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指標。 轉氨酶水平是判斷肝細胞病變的一個敏感指標,其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 髒疾病的活動狀況,但不能反映肝臟的病理過程。轉氨酶水平的高低是反映當時肝 髒炎症的活動狀態,而病理改變則是一個長期過程,所以兩者不一定成平行關係。 細胞內ALT的濃度高與血清內ALT濃度的100倍,因此,少部分細胞變性即可使血清 ALT水平增高,如急性肝炎時,肝損傷較少,但血清內ALT水平可明顯上升。如果肝 細胞已廣泛壞死,如重型肝炎或肝細胞數目減少,如肝硬化,此時ALT來源減少, 因此血內ALT濃度可以正常(此時儘管肝損害已相當嚴重)。 AST水平的增高提示有肝細胞壞死,意味著肝損害相對較重。但肝嚴重受損時,也 可因來源減少,而血清濃度正常,因此,ALT、AST血清濃度的高低不能反映肝損害 的程度。 2)ALP和GGT 鹼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醯轉肽酶(GGT或γ-GT)是診斷膽道系統疾病時常用 的指標。 鹼性磷酸酶幾乎存在於機體的各個組織,但以骨骼、牙齒、肝臟、腎臟含量較多。 正常人血清中的鹼性磷酸酶主要來自於骨骼,由成骨細胞產生,經血液到肝臟,從 膽道系統排洩。因此,淤膽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時此酶明顯升高。 γ-谷氨醯轉肽酶在體內分佈很廣,如腎、肝、胰等臟器均有此酶。但血清中的γ -谷氨醯轉肽酶主要來自肝臟,因此具有較強的特異性。肝膽系統疾病時,此酶升 高。當肝炎恢復期時,ALT和AST已經恢復正常後,γ-谷氨醯轉肽酶仍未降到正常 。因此,目前常以此酶作為患者是否可恢復正常工作的標誌。酒精性肝炎和阻塞性 黃疸的患者GGT明顯升高。 γ-GT正常值範圍5~54u/L,ALP正常值35~125u/L。 3)白蛋白/球蛋白(A/G) 白蛋白是在肝臟製造的,當肝功能受損時,白蛋白產生減少,其降低程度與肝炎的 嚴重程度是相平行的。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濃度降低。白蛋白 在體內起到營養細胞和維持血管內滲透壓的作用。當白蛋白減少時,血管內滲透壓 降低,患者可出現腹水。球蛋白是機體免疫器官制造的,當體記憶體在病毒等抗原( 敵人)時,機體的免疫器官就要增兵,來消滅敵人。因此,球蛋白產生增加。慢性 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產生減少,而同時球蛋白產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 。 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為35~50g/L,球蛋白為20~30g/L,A/G比值為1.3~2.5。 4)總膽紅素(TBIL)和直接膽紅素(DBIL) 人的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天。紅細胞死亡後變成間接膽紅素(IBIL),經肝臟 轉化為直接膽紅素(DBIL),組成膽汁,排入膽道,最後經大便排出。間接膽紅素 與直接膽紅素之和就是總膽紅素(TBIL)。 上述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均可使人發生黃疸。 如果紅細胞破壞過多,產生的間接膽紅素過多,肝臟不能完全把它轉化為直接膽紅 素,可以發生溶血性黃疸; 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時,或者因膽紅素不能正常地轉化成膽汁,或者因肝細胞腫脹, 使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洩膽汁受阻,使血中的膽紅素升高,這時就發生了肝細胞性 黃疸; 一旦肝外的膽道系統發生腫瘤或出現結石,將膽道阻塞,膽汁不能順利排洩,而發 生阻塞性黃疸。 肝炎患者的黃疸一般為肝細胞性黃疸,也就是說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均升高, 而淤膽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 總膽紅素的正常值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膽紅素的正常值為1 .71~7μmol/L(1~4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