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憤怒野虎

    這是二戰初期,義大利士兵缺乏鬥志,沒有軍魂有關。

    二戰前,義大利雖稱為資本主義列強,士兵卻毫無鬥志,不願上前線,認為那樣是為那些政客去賣命。因而,這個文藝復興最早的國家,講究藝術,不講戰鬥,一戰時期作戰風格就弱。

    義大利自古羅馬帝國滅亡後,就失去了尚武好戰的風格。其在世界上奪取的殖民地也極少,只有東非索馬利亞一角。二戰初期,墨索里尼環視世界,認為東非的衣索比亞“沒有後臺”容易欺負拿下(注:二戰前,非洲僅有衣索比亞和法國允許的塞內加爾兩個獨立國家)。

    然而,經歷抗英獨立的衣索比亞國民頑強抵抗,使義大利軍損失慘重。最後,義大利軍採用卑鄙施放毒氣手段,催毀衣索比亞軍防線,佔領亞的斯亞貝巴。

  • 2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大凡渾水摸魚者無非有兩種,一是自己把水攪渾了趁機摸魚,二是借別人把水攪渾了趁機摸魚;前者是危險分子,風險大,攪和不好一口渾水就嗆死了,後者是投機分子,風險小。

    二戰中的墨索里尼就是典型的投機分子。當德軍席捲整個西歐大陸,實施“海獅計劃”並發動不列顛空戰之際,他的投機心理再次膨脹,想與德軍一起入侵英國,分享大英帝國的“遺產”。但他的要求被希特勒婉言拒絕了。

    他的野心並不比希特勒小。他在眼紅德軍西線取得驚人勝利的同時,也要努力去實現義大利人期待已久的光榮與夢想。他盯住地圖上的地中海沿岸不放,這是建立“新羅馬帝國”的大好機會,決定立即進一步擴張在非洲的殖民地。

    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理想與現實。

    他野心勃勃的理想能否實現?是什麼樣的現實將他打回“原形”?

    重建地中海“新羅馬帝國”是他的最大夢想。

    凡投機分子都喜歡乾的一件事就是趁火打劫。法國淪陷前不到兩週,他向英法宣戰;當英國苦於保衛本土之際,其在非洲的殖民地令他垂涎欲滴,他認為搶奪它們的時機已經成熟。

    於是,他迫不及待地要一舉拿下北非。他的戰略是:攻佔埃及,奪取蘇伊士運河;攻佔英屬索馬利亞,控制紅海南部的出海口。

    他要將地中海成為“新羅馬帝國的內海”。

    此時的他還是有資本叫囂戰爭的。他在非洲北部集結了21.5萬軍隊,由巴爾博統帥,東非的意屬殖民地屯駐著22萬意軍。夾在他們之間的英軍總兵力只有6萬左右,7倍的兵力,讓意軍在數量上明顯處於優勢。

    在他看來,北非勢在必得。

    然而,出師不利。

    就在面對大好形勢,認為是機不可失的時候,兩支駐非意軍司令官卻遲遲不肯行動。他們認為,意軍“在沙漠裡必然會迅速而全面地釀成一場災難”。畢竟他們比較瞭解情況:意軍裝備陳舊,汽油儲存又少得可憐,飛機則是一戰時期的舊飛機。

    但他卻無視這一切,大罵部下“膽小怕事”,逼著部下趕快動手。

    這時,讓人倍感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巴爾博接受了攻佔埃及的命令後飛返途中。他的座機被意軍高炮部隊誤認為是英機,給打了下來,可憐的巴爾博一命嗚呼。

    大戰在即,這個“彩頭”可不是什麼好徵兆。

    浮誇、散漫的義大利部隊。

    格拉齊亞尼元帥接任巴爾博的職務後,糾集了6個師對埃及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意軍的先頭部隊一路悠閒自得地向前推進,倒像一次並不正規的長途拉練,用了整整4天的時間只推進97公里。這時,他命令部隊停止前進,一邊安營紮寨、修建一個半圓形的防禦要塞,一邊等著增派更多的人員和物資。

    浮誇、散漫的義大利人不僅不擅長作戰,就連構築防禦工事也拖拖拉拉、不緊不慢。令他們甚為滿意的是那些俱樂部之類的生活便利設施。有了這些設施,他們就可以聽聽音樂,跳跳舞,喝喝酒,甚至想在沙漠上踢上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因為,這個才是他們真正能引以為豪的遊戲專案。

    在意軍統帥部的一再催逼下,意軍攻佔了蘇丹、肯亞後,又向英屬索馬利亞進攻,英軍寡不敵眾,被迫撤往亞丁;格拉齊亞尼元帥的部隊也開始進攻埃及的英軍,很快侵佔西迪巴臘尼,並進逼亞歷山大港和蘇伊士運河。

    就在這時,德軍派去了一個龐大的軍事代表團,以“指導友邦羅馬尼亞組織和訓練它的軍隊”為由,佔領了羅馬尼亞戰略要地和石油產區。墨索里尼對他這位盟友事先不打一點招呼就侵佔他的“勢力範圍”十分惱火。

    他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進攻希臘。

    希特勒這時的心思主要放在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上,他擔心這位盟友把他進攻蘇聯的側翼巴爾幹攪得亂七八糟。因此,在意軍動手前匆匆趕往佛羅倫薩勸他回心轉意。

    不料,墨索里尼不聽勸。他不顧及戰線拉得過長、分散兵力的後果,又從阿爾巴尼亞出兵入侵希臘。雖然開頭幾天意軍取得了一點進展,但很快被希軍所擊退,不到10天,意軍全線潰退。

    控制地中海,維護蘇伊士運河的暢通,是英帝國的“生命線”。丘吉爾當然十分重視這一地區的安危,他果斷地從敦刻爾克撤出來的少量坦克中抽出1/3調往埃及,很快英軍增至15萬人。他又派遣英軍在克里特島登陸,支援希臘軍反擊。

    希軍推進了30英里,殲滅意軍3萬人。與此同時,英軍乘勝在北非和東非開始反擊。在兩個月的戰鬥中,他們不堪一擊,紛紛潰敗,英軍俘獲意軍13萬。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意軍在希臘的敗績,使墨索里尼時而憂慮焦急,時而暴跳如雷。這時,他不得不承認“局勢嚴重,甚至可能成為悲劇”。別無良策,他只好硬著頭皮去向他的盟友希特勒求助了。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 ,一個唯心,一個唯物,相同之處是不滿足的人永遠貪得無厭。但是,理想總被現實打敗,多少完美的計劃敗給了多變的變化,這時墨索里尼的感覺,應該就叫做失落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錦鯉魚飼養方法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