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72936648217

    巴山玉原名“八三玉”,巴山玉原石是一種晶料粗大、結構疏鬆,水乾、底差的“磚頭料”,但其顏色比較豐富,有淡紫、淺綠、綠或藍灰等顏色,是一種品級較低,含有閃石、鈉長石等礦物的特殊翡翠。

    特徵

    巴山玉由於結構上的原因、原石不能直接用作玉製品的原料,其製成品均需經最佳化處理。經處理的巴山玉的結構、顏色、透明度、硬度、光澤等部發生了變化。

    結構上以玉石的邊部、表面或裂隙發育的區域改變最明顯,遭受破壞的程度較深。玉石中心或原本緻密、裂隙少的區域受破壞的程度較小,這使經處理的巴山玉具有不均勻的特點。

    經處理的巴山玉的顏色仍為原生色,只是經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變白了,綠色也有些發黃.象翡翠中淺色的菠菜綠,但看起來不自然。形狀由天然團片狀、條帶狀向斑點狀、柳條狀 和碎塊狀轉化、凌亂且有飄浮感。

    改善後透明度有較大提高。巴山玉原石多為不透明—半透明,但因為裂隙多且分佈廣,處理的程度較深,處理後的玉石改觀很大,可達半透明—透明,整體潤澤度接近優質玉石。但細膩程度仍較差。改善後硬度下降很多。巴山玉原料的硬度比翡翠略低,而製成品的硬度由於先天質地疏鬆和後來酸漂洗雙方面的因素,下降為平均6.6左右,其中也不乏接近翡翠硬度的。

    光澤在改善後有很大提高、可達玻璃光澤,但光亮程度不如翡翠,有B貨的傾向,帶有樹脂或油脂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娛樂圈真的很亂嗎?你怎麼看?